普安學校舉行了一次數學競賽活動,數學競賽試卷都只出了10道題,每題10分,滿分100分;且全部都是是非判斷題,要求是:對的打“√”,錯的打“×”。試卷和答卷是分開的。
競賽考試結束后,丁老師在教科室領了4位同學的答案后,回到了教室,報告同學們的成績:“聰聰得了70分,明明得了50分,馬小虎得了30分,丁丁得了……呵呵!”
“丁老師,怎么了,不會丁丁得了0分吧!”同學們問丁老師。“不,肯定不是的,是評卷老師打分時洋了一滴墨水,把得分給蓋住了,看不清了?!?/p>
“嗨!一場虛驚!”
“到教科室再核對一下就行了?!?/p>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不,我這兒有4位同學的答案,現(xiàn)在我把它們的答案寫在黑板E,讓同學們推算一下丁丁的得分。”說完,丁老師把4位同學的答卷情況寫在了黑板上:
同學們看著4位同學的答案情況和得分,都推算起來。
一會兒過去了,聰聰說:“我與明明比較發(fā)現(xiàn),第2、4、5、6、9、10題的判斷完全相反,那么我與他總有一人是正確的。這樣我倆可得60分,而實際我倆得了70+50=120分,說明還有60分是在第1、3、7、8題中得的,我倆第1、3、7、8題完全相同,即對這4道題我倆要么都對要么都錯,而我倆還要得60分,所以在第1、3、7、8題中有3道是都答對了的。這樣一來,在第2、4、5、6、9、10題中,我答對了4道,明明答對了2道。”聰聰一口氣說得有條有理。
小虎聽了聰聰的講解,再對照自己的答卷和得分,站起來說:“丁老師,我的第1、3、7、8題與聰聰和明明一樣,他倆這4道中答對了3道,所以我也是在這4道中對了3道,得了30分,其他的都是答錯了的?!?/p>
“說得很對?!倍±蠋熣f。
明明站起來說:“我與小虎比較,我比他多得20分,多得的分在第2、4、5、6、9、10道中,不同的是第6、9題,即我第6、9題是對的。這樣一來,推出聰聰第2、4、5、10是答對了的?!?/p>
丁老師聽了他們的分析,帶頭鼓起掌。丁老師接著說:“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得出第2、4、5、6、9、10題的標準答案。因為第1、3、7、8題中對了3道,所以,有如下4種標準答案,丁丁的答卷與上面4種標準答案對照,都只能得60分?!?/p>
評卷老師的一點粗心卻帶給了同學們一場精彩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