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這部電視連續(xù)劇,你一定看過吧!今天,我獻給大家的是屬于我家的《我愛我家》。
第一集:困難之家
(畫外音:媽媽)1997年,我和你爸結(jié)婚的時候,我剛好下崗。我們的新房是你爸單位分的一套六十平方米的“老筒子”樓,衛(wèi)生間和廚房是兩家共用的。那時,你爸的工資不過四五百元。第二年,你出生了,日子更緊巴了,既要顧著你,還要顧著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當(dāng)時,我們最值錢的家當(dāng)就是一臺二十一寸的彩電、一臺駱駝牌落地扇。誰還敢買新衣服呀?一年四季,我和你爸就那幾套衣服,舊的穿爛了,還舍不得丟:剪開了做抹布用;布料厚實一點的,就留著做拖鞋、棉鞋。
第二集:風(fēng)雨之家
(畫外音:爸爸)到2001年,日子更艱難了。你三歲那年,你媽因為長期營養(yǎng)不良,經(jīng)常犯頭暈。有一天,她爬梯子到曬臺上晾蘿卜干,一犯暈,和梯子一起倒下來,結(jié)果腰椎骨折,內(nèi)臟出血,手術(shù)做了十幾個小時。你媽昏迷了三天三夜,我只好把你送到姥姥家,請假在醫(yī)院照顧你媽。你媽在醫(yī)院住了五個多月,我瘦了一大圈不說,還背了一身債。實在沒法子想了,你媽只好出了院,回家療養(yǎng)。你姥姥和姥爺一商量,讓我賣掉房子還債,搬去和他們住。靠著你姥姥、姥爺?shù)膸椭覀儾潘闪艘豢跉狻?/p>
第三集:幸福之家
(畫外音:媽媽)直到2005年,你爸爸的工資漲到了一千六百元。2006年,地方招商引資,對下崗工人優(yōu)先安置,我也再就業(yè)了,每月能掙到五六百元,到2008年,我的工資漲到了八百元。我們家才“大翻身”!
(畫外音:我)現(xiàn)在,我們家擁有了一套九十多平方米的三居室。每天早上,媽媽從微波爐里拿出熱牛奶和面包,煎上兩個荷包蛋作為我的早餐。爸爸騎摩托車先送我上學(xué),再送媽媽上班。晚上回到家,媽媽變著花樣做晚餐,煎的、煮的、炸的、炒的,既美味,又營養(yǎng)。吃完飯,我們?nèi)視浇∩韴鋈セ顒踊顒印;氐郊?,打開冰箱,就能喝上一杯冰爽果汁。爸爸坐在沙發(fā)上看報紙,媽媽一邊織著毛衣,一邊看著三十二寸的液晶電視。我寫完作業(yè),還可以到書房上網(wǎng)看新聞、查資料、玩游戲,別提多愜意了。
拍攝后記
如果不是這次“拍攝任務(wù)”,我怎么也想不到我家還有這一段艱辛歷史。都說,小“家”連著大“家”。是呀,沒有祖國這個“大家”的巨變,哪來我們這個“小家”的幸福?我愛我“家”——我的“小家”和“大家”。
指導(dǎo)老師王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