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老師很委屈:“我只不過推了他一下。他就生氣了,沖我吹胡子瞪眼睛的?!崩闲iL勸慰她:“推也不好啊。在那樣的情境里,這個動作是很容易被理解成體罰的。批評責罰沒有錯,但必須有前提,那就是你與他有深厚的感情基礎?!毙×掷蠋熣f:“我平時對他不錯呀,不過他太調皮,批評是多一些?!崩闲iL說:“也許問題就是出在這里。平時你感情投入不多,而批評累積太多,他自然不會主動地站在你這邊,而只會站在怨怪你的另一邊。感情吶,就像錢存銀行一樣,存多了,利息也多,他對你的感情就好。批評則像從銀行取錢,你若存得多,那么可以取得多;如果你存得少,卻取得多,那就透支了,麻煩也就來了?!毙×致犃?,若有所悟。
生活中像小林老師遇到的情況并不少見,學生調皮,犯些錯誤,老師批評幾句很正常。但是,每次批評是否都被學生接受了呢?按理說,老師一片好心,即便是批評,也應該得到學生的理解。但是,情況并非如此。有些孩子能接受,或者最起碼嘴上承認錯誤。但有些孩子卻不以為然,有時還故意頂撞。如果老師缺乏定力,很容易怒火上涌,做出過激行為,使矛盾激化。不但收獲不到感恩,甚至形同水火。
從表面看好像是學生不懂事,不知道老師一番好心。其實,往往是因為老師的教育方式不夠藝術,簡單粗暴,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感受。有的學生“老練”一點,當面接受了,其實心里并沒有認可,矛盾還是結在那里;有的倔強一些,當面頂牛,或者通過不在乎、故意弄出聲響等方式表示反抗。不管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反抗,都是未解開的結,橫亙在學生心間,嚴重地阻礙師生交流,影響師生關系。
如果一個教師在平時不注意感情投入,比較多地使用批評責罰的武器,就像銀行透支一樣,感情也透支。當透支到一定程度,矛盾便會激化,造成嚴重的傷害。而相反,如果教師能在平時與學生多一些感情投入,講講故事,開開玩笑,一起做游戲,或者在課堂上幽默風趣一些,都能贏得他們的尊重和喜愛。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一些教師,上課幽默風趣,下課與學生嬉戲玩樂,童心常駐。他們也批評學生,聲音不高卻很鄭重,卻反見學生謹語恭肅。這樣的教育才入情入心。這樣的道理許多教師都懂,但往往因為忙碌或者想偷閑而無暇顧及。一旦師生感情淡薄,教師稍微不留意,言行有所過失,或者責罰過重,便容易導致師生矛盾激化。
銀行儲蓄揭示了資本投資本質的規(guī)律,其實,感情又何嘗不是?西方人際交往研究學者羅坎伯(Ross Campbell)是情感研究的專家,他說:“戶頭的款項愈多,你們的關系愈穩(wěn)固。即使偶爾因自私或不夠體貼而支款,你也不至于因此透支。信任和欣賞的準備金一旦陷入負債狀態(tài),而我們不斷透支的話,感情則會被推入破產邊緣?!闭f的是人際交往,其實也同樣適用于師生相處。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虎門外國語學校)
責任編輯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