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湖怪”之謎
迷霧重重的木解忌疑撲朔迷離的奇人怪事、光怪陸離的考古謎團……小朋友,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將帶你漫游神秘的未知世界,開啟你的探索之旅!
2005年6月,一群來自北京的游客在喀納斯湖面上乘船游覽,當船行進到三道灣附近時,他們突然看見一個巨型物體從岸邊游向湖心,最后由一個變成了兩個,一前一后。當事人拍攝了錄像,從錄像中可以隱約看出水下有個陰影,有的畫面還能看出露出水面的三角形的像背鰭的東西。真的有“湖怪”?
喀納斯湖不僅以景色秀美著稱,更因湖中神秘莫測、眾說紛紜的“湖怪”而令世人矚目。幾千年來,喀納斯湖區(qū)一直流傳著“湖怪”的傳說。在湖區(qū)生活的牧民曾在漆黑的夜晚聽到湖面上傳來隆隆的巨大聲響,在湖邊吃草的牛和羊有時會莫名其妙地失蹤,更有不少人看到有巨大魚形怪物在湖面上翻騰!
早在1987年7月,曾有一支科考隊來到喀納斯湖,他們發(fā)現(xiàn)了紅褐色的大魚,這些巨魚有60余條。據(jù)他們估算,這些魚的魚頭寬度有1到1.5米,魚體長10米以上,最大的魚可達15米,重量約2到3噸。隊員們試圖用羊腿和活鴨做誘餌捕捉巨魚,但沒有成功。
這樣巨大的魚到底是什么魚呢?有的科研人員認為,這些巨魚是巨型的哲羅鮭。哲羅鮭屬于鮭形目鮭魚科,是一種產(chǎn)于北方的冷水型食肉魚類。但是,隨后有專家指出,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哲羅鮭體長不足4米,體重也不過250千克,況且,喀納斯湖的目然環(huán)境也不能使哲羅鮭長這么大。可是,如果“湖怪”不是哲羅鮭,它們又是什么動物呢?難道是史前遺留的生物嗎?在喀納斯幽深的湖底,究竟還隱藏著多少秘密?
知識連連看:喀納斯湖,意為“峽谷中美麗而神秘之湖”,是我國唯一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接壤的自然保護區(qū),其奇特美麗的景觀被譽為“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斯湖湖面海拔1 374米,面積44.78平方千米。湖面碧波萬頃,群峰倒映,還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換顏色,每到秋季,層林盡染,景色如畫。是有名的“變色湖”。
跳舞草為何會跳舞?
我國云貴高原、四川、福建、臺灣等地的丘陵山地中,生長著一種能翩翩起舞的植物,人們叫它“跳舞草”。跳舞草對陽光非常敏感,一經(jīng)太陽照射,兩枚側(cè)小葉會自動地慢慢向上收攏,然后迅速下垂,不停地畫著橢圓曲線。這種有節(jié)奏的動作,就像舞蹈家舒展玉臂,翩翩起舞!跳舞草跳起“陽光下的舞蹈”,真是不知疲倦,傍晚時分它才停歇下來。
跳舞草何以起舞?植物學家普遍認為與陽光有關(guān),有光則舞,無光則息,就像向日葵沖著太陽轉(zhuǎn)動頭莖一樣。具體深入研究,又有各種分歧,有的認為是植物體內(nèi)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有的認為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生物的一種適應(yīng)性,它跳舞時可躲避一些昆蟲的侵害,再就是生長在熱帶,兩枚小葉舞動,可躲避酷熱,以保持體內(nèi)水分。跳舞草究竟為何晝舞夜停,還需繼續(xù)深入探索。
知識連連看: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跳舞草全株可以入藥,其葉片泡水洗面,可令肌膚光滑白嫩。
孫悟空的原型是誰?
早在20世紀初就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印度古代敘事詩《羅摩衍那》中那個智勇雙全、樂于助人的“哈奴曼”神猴,很可能就是孫悟空的原型。哈奴曼的神力大得驚人,能在空中飛行,一跳就可從印度跳到錫蘭(現(xiàn)在的斯里蘭卡),能把喜馬拉雅山拔起來背著走。它的武器是虎頭如意金棍,與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也有相似之處。
另外,甘肅榆林石窟中有一幅壁畫《唐僧取經(jīng)圖》。專家研究后認為,壁畫中一位緊隨唐僧,長得尖嘴猴腮的胡人可能就是孫悟空的原型。胡人名叫石磐陀,是玄奘西行時所收的弟子。胡僧與“猢猻”音近,因而“唐僧取經(jīng),胡僧幫忙”容易傳為“唐僧取經(jīng),猢猻幫忙”,從而為玄奘取經(jīng)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機。
孫悟空的原型究竟是誰?看來,這個問題還得繼續(xù)探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