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第一次抱母親》,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在“我”抱起母親的那一刻,你是不是也怦然心動,各種滋味涌上心頭?
酸——母親病得不輕,“我”抱起母親換床單時,因為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母親竟然這么輕!”生活了這么多年,今天竟然才知道!想到母親對自己的疼愛,“我”的心里一酸,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了。這一抱,抱出了太多的意外。
苦——記憶之門打開了,“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dān)子翻山越嶺?!蹦赣H是怎樣“翻山越嶺”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重擔(dān)”要挑起來?還有哪些“山嶺”要越過去?這樣聯(lián)想下去,我們就明白了:句子中的“重擔(dān)”,只是指挑在肩上的擔(dān)子嗎?不,母親挑起的是生活啊!而“翻山越嶺”這個詞兒,也不僅僅是翻過一道道山、跨過一道道嶺,實際上指的是母親為了子女、為了家庭所走過的艱辛道路!一輕一重,母親付出的太多太多。望著母親那瘦小的臉,“我”怎能不感到苦楚呢?這一抱,抱出了太多的感觸。
甜——在護士鋪好新床單,讓“我”將母親放回床上的時候,“我”又想起了“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把我們兄弟姐妹“從小抱到大”,于是就把母親“抱在懷里”,“輕輕地搖動”。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了“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這是欣慰的淚水,激動的淚水,甜蜜的淚水……這一抱,抱出了太多的感恩。
……
不難發(fā)現(xiàn),“我”的情感在變化,由平靜到不平靜,最后回到平靜。為什么情感在“動”?人物的內(nèi)心深處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閱讀此類課文,找到這個“動情點”,就能打開情感的密碼,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 。
在《第一次抱母親》中,“我”的內(nèi)心有兩次轉(zhuǎn)變,表現(xiàn)在兩次“抱”的過程中。在“我”的印象中,母親承受了那么多,身體肯定會比較重。正常情況下,都是母親抱子女?,F(xiàn)在因為換床單的需要,“我”第一次抱起母親,原先的感覺完全錯了,內(nèi)心受到很大的震撼。請注意,作者連用兩個“竟然”來表達自己的愧疚心情。想到母親疼愛子女的一幕幕,母親“抱”著我們長大,“我”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抱母親入睡。這一次的“抱”,蘊含的情感已經(jīng)不同了?!拔摇钡男撵`得到了凈化,情感上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把“愛”自覺地反哺到母親身上。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抱,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課文中的兩次“抱”,一次是動作激發(fā)情感,一次是情感引發(fā)動作,抓住這兩個動情點,我們就找到了進入人物內(nèi)心的密碼。
一般,此類課文都有這樣的特點。又如在《“番茄太陽”》中,“番茄太陽”在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而“我”的情感也由“灰暗無比”逐步變得陽光起來。抓住這些動情點,才會真正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體悟人物的情感。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刻不同尋常,讓我們怦然心動。同學(xué)們,把這些瞬間及時地記下來吧,它會潤澤我們的心靈,伴我們一天天長大。
(《第一次抱母親》,蘇教版小學(xué)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