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雖然很少人能聽懂鳥語蟲鳴,可人類與動物、植物之間的聯(lián)結卻是天然而緊密的,所以我們能懂萬物的心思。不要認為只是人類有情感,有時候,故事不僅在我們身上,其實也在它們那里。
故事來了
你問我是誰?不,我才不是烏鴉呢!我是一只百舌鳥,我的名字叫帕德。
在我們生活的熱帶雨林里,鳥類簡直不計其數(shù),它們全都色彩斑斕。而只有我們百舌鳥,身上黑漆漆的,毫不起眼。當我們立在枝頭時,那些鳥兒沖我們飛過來,大聲嘲笑我們。我們沮喪極了,這時我們的爸爸飛過來,安慰我們說:“鳥兒不可貌相,別傷心,孩子們!”
于是爸爸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仰起脖子發(fā)出一陣虎嘯聲,把五顏六色的鳥兒們嚇得魂飛魄散。
我們百舌鳥雖然其貌不揚,但是我們有著無與倫比的語言天賦。就像我們的媽媽常說的:“只要世上有的聲音,沒有哪一種是我們不會模仿的。”
當然嘍,天才出于勤奮。每天早晨,我們都飛到枝頭跟著爸爸學發(fā)聲。我們學潺潺的小溪淌水聲,學吱吱的猴子尖叫聲,學簌簌的風掠樹梢聲……我們學得很快,因為語言課帶給我們歡悅。
當然嘍,帶給我們歡悅的還有一些令人叫絕的惡作劇。
舉例說吧,戲弄老虎就是我們的最愛。
……
我們百舌鳥把這危險的游戲稱為“揪老虎尾巴”,不過爸爸多次警告我:“你可要小心,別玩過頭了!尤其要當心,不要站在枯木朽枝上面!”
——《虎嘯鳥》(節(jié)選)[德] 烏韋#8226;蒂姆
上面的內容,我們一讀就知道寫的是鳥。雖然以第一人稱——“我”來寫作,但我們都了解,講述故事的不是鳥而是人,他叫烏韋#8226;蒂姆,是德國人。鳥不會說人類的語言,真實的鳥的故事,可能只有鳥兒們自己知道。
可是,這個故事卻又那么明顯地在講鳥的故事。你看,無論是向你介紹自己,還是飛在枝頭立在枝頭的習慣,無論是鳥爸爸的安慰還是提醒,都在明白地告訴你——“我”是一只鳥。
這樣的創(chuàng)作,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完全當作故事里的角色,比如在這個故事里,就得把自己當作那只虎嘯鳥,用鳥的眼睛看世界,棲居在鳥的窩里,做著鳥的游戲。這是動物視角,也是角色的視角。
有些同學愿意嘗試這樣的表達方式,比如介紹冰箱、自己的小玩具或是小寵物等等,就把自己當作冰箱、小玩具或是小寵物,用第一人稱來講述。這是非常有趣的做法。得牢牢記住,當你這樣講述時,你就不是你,你就成了那臺冰箱,那個小玩具,或是那只小寵物。
再來看一段故事:
那個女人把我們頂在頭上,在叢林中穿行了三天,到后來,我們被帶到海邊。我們被弄上了一條海輪,裝進一個貨艙里。一開始,透過頭頂?shù)奶齑?,還能看到一小塊藍天,可是好景不長,天窗被人推上了。頓時四周黑漆漆一片,我感覺就像是坐在黑牢里。過了一陣子,周圍的一切似乎轉動和搖晃起來,我還聽到海水拍擊船身的嘩嘩聲。
“老想著到外面去闖蕩世界,可到頭來什么也瞧不見?!蔽易匝宰哉Z道。
“唉,這種時候還說什么闖世界,我情愿留在家里,哪兒也不去!”這是巨嘴鳥在說話,它是與我同時在林中被逮的。
——《虎嘯鳥》(節(jié)選)[德] 烏韋#8226;蒂姆
把自己當成了虎嘯鳥,于是眼睛里看到了貨艙天窗外的一小塊藍天,聽到了海水的嘩嘩聲,感覺到了船身的搖晃,還有被抓捕的無奈,放縱自由而失去自由的悔恨?;[鳥是鳥,我們卻對它的遭遇能夠感同身受。原來,這是鳥的故事,又像是人的故事。那行為是鳥的,那思想是人的。是作者賦予了虎嘯鳥人的情感,或是說,鳥也和人一樣有如此的情感?
如果你想用這樣特別的方式表達,除了上文說的角色視角,別忘了,那個角色身上藏著的是你的情感——人的情感。
你來說故事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生活里的一碗一爐,包括你身上的一手一足,都可以當作一個有獨立視角和情感的角色。你愿意成為誰?來寫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