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隨安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18)
評《中國人在俄羅斯》兼論其他
○李隨安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18)
俄羅斯學者阿·格·拉林在《中國移民在俄羅斯:歷史與現(xiàn)實》中運用檔案文獻與實際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對150年來俄羅斯的中國人群體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考察,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一些思考和疑慮。
俄羅斯;拉林;華僑華人;移民
一
我國的華人華僑問題研究很有成就,但是有一個明顯的不平衡,那就是偏重于研究東南亞、歐美國家的華人華僑,而對俄羅斯的華人華僑的關注較少。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尚無大部頭的關于俄羅斯華僑華人的專著。
倒是俄羅斯學者在這個領域推出了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在這些學者中,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臺灣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阿·格·拉林(А.Г.Л а р и н)是引人注目的一位。他1950年代曾在北京留學,后來成為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他的研究方向是中國的臺灣問題,與此同時又研究俄羅斯的華僑華人。2009年,這位70多歲的俄羅斯學者出版了一部新的著作——《中國移民在俄羅斯:歷史與現(xiàn)實》。[1]這部著作匯聚了拉林先生多年的心血,厚達512頁。全書共分三章,主要內(nèi)容如下:
第一章談中國移民史:沙皇俄國時期的中國移民;十月革命時期的中國移民;蘇聯(lián)時期的中國移民。
第二章談蘇聯(lián)解體后中國移民在俄羅斯的情況:數(shù)量和從事的行業(yè);商人;勞務工人;留學生;旅游者;非法移民;移民和法律;俄羅斯人對中國移民的評價;中國移民對俄羅斯、俄羅斯人的評價。
第三章談中國在移民領域的潛力和中國政府在移民方面的相關政策:中國移民數(shù)量的波動;移民的職業(yè)和生活水準;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政策;勞動力輸出;對非法移民的打擊;人才流失到海外及其回歸;全世界的華僑華人;華人族群與當?shù)鼐用竦年P系;中國移民和“中國威脅論”。
拉林先生在考察了俄羅斯境內(nèi)漫長的中國移民史之后,得出下列結(jié)論:十月革命前的中國移民與十月革命后的中國移民存在不同之處,也存在相同之處。不同之處是:十月革命前的中國移民中大多為干粗活的力工,而現(xiàn)在,商販占了中國移民的多數(shù);十月革命前,中國人移居俄羅斯的主要原因是失業(yè),而現(xiàn)在,這樣的中國移民不到一半;十月革命前,中國移民活躍在許多行業(yè)——建筑業(yè)、工業(yè)、商業(yè)、農(nóng)業(yè)、近海航運,現(xiàn)在,他們主要從事商業(yè)。相同之處是:過去和現(xiàn)在的中國移民都熱愛勞動、善于干活、生活簡樸;現(xiàn)在的中國商人像他們的前輩一樣組織得比俄羅斯商人嚴密,經(jīng)商的能力超過俄羅斯商人;現(xiàn)在的中國移民和過去的中國移民一樣慣于破壞俄羅斯的護照-簽證制度,這主要是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經(jīng)濟、政治、軍事的虛弱無力造成的。
拉林先生認為:前往俄羅斯的中國移民將會不可避免地增長,并將在俄羅斯的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俄羅斯政府應該嚴肅地對待中國移民問題,最好能友善地、堅定地把中國移民的活動納入國家的軌道之中。
拉林先生特別考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僑務政策,他向俄羅斯讀者詳細地闡述了中國政府對海外華人華僑實施的各種政策(如禁止“雙重國籍”),以及海外華人華僑對中國的現(xiàn)代化所起的作用。拉林先生之所以關注中國的僑務政策,一方面是因為想把中國的經(jīng)驗介紹到俄羅斯,另一方面是為俄羅斯與中國交涉中國移民問題提供決策依據(jù)。
拉林先生的研究方法是文獻資料和社會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為寫作這部著作,他去圖書館、檔案館收集了大量原始資料,其中一則關涉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1926年,鄧小平從法國巴黎來到莫斯科,在東方大學、中山大學學習了近一年,年底回國。在莫斯科期間,他有了俄語名字——“多佐羅夫”。拉林先生在這部著作里提供一份珍貴的檔案,這是中山大學聯(lián)共(布)支部書記Ш.阿戈爾給鄧小平寫的鑒定:
一個非常積極、精力充沛的黨員和共青團員(聯(lián)共(布)的預備人選)。中山大學共青團支部的最優(yōu)秀的組織工作者之一。在與別人的關系上,是同志。在學習上,名列前茅。在黨員素養(yǎng)方面,他是出色的(他是進行單獨工作的人——對國民黨黨員進行個別說服——這項工作總是委派最訓練有素的黨員去做)。此人可以委以組織工作。他具有在法國無產(chǎn)階級組織的工作經(jīng)驗。
中山大學聯(lián)共(布)支部書記(Ш.阿戈爾)[1]131
目前國內(nèi)關于鄧小平在蘇聯(lián)的情況只是較多地使用他在中山大學寫的“自傳”,特別是其中的最后一部分“來俄的志愿”,以及中山大學“黨員批評計劃案”中關于他的內(nèi)容。這份“阿戈爾鑒定”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檔案材料,對我們了解青年時期的鄧小平有重要的價值。
拉林先生不只是依據(jù)檔案文獻闡述問題,他還非常重視實際調(diào)查。他設計調(diào)查問卷,深入到俄羅斯境內(nèi)的中國人之中,發(fā)放問卷,個別交談,然后對獲得的信息加以分析,得出結(jié)論。這種將檔案文獻與實際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可以避免學術研究中的片面性,保證結(jié)論的全面性和可靠性。這是俄羅斯學術界的光榮傳統(tǒng),值得中國同行借鑒。拉林先生把這些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收進這部著作的附錄中,這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如果我們從“中國視角”對之加以解讀,可以避免俄羅斯學者的盲點,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
總之,《中國移民在俄羅斯:歷史與現(xiàn)實》內(nèi)容豐富,論述嚴密,是近年來海外出版的關于華人華僑歷史和現(xiàn)狀的優(yōu)秀著作之一。
二
拉林先生這部著作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對俄羅斯華人華僑歷史和現(xiàn)狀的了解,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一些思考和疑慮。由于立場、出發(fā)點、親身體驗、看問題的角度存在差異,所以我們和拉林先生的一些觀點不可能一致。
首先,俄羅斯學者對“移民”、“僑民”的定義與我們有很大的差距
中國方面與俄羅斯方面對“移民”的理解大不相同。在中國人的概念里,只有加入另一國國籍的人,才算是“移民”;只有長期生活于另一國、同時保持原先國籍的人,才被稱為“僑民”??墒嵌砹_斯方面把到俄羅斯的中國商販、勞務工人、甚至留學生、旅游者也看作移民,鄧小平在莫斯科待了不到一年,也被拉林先生列入“中國移民”的行列。俄羅斯的“移民”概念令中國人吃驚和困惑。概念的差異導致中俄雙方在某些問題上的極大分歧。例如,俄羅斯華僑的數(shù)量,俄羅斯方面認定的數(shù)字比中國的多得多,這是因為他們把留學生、旅游者、勞務工人都視為移民。
這本著作的封面上除了俄文書名《中國移民在俄羅斯:歷史與現(xiàn)實》,還有中文書名——《中國人在俄羅斯》。在我們看來,中文書名遠比俄文書名恰當、正確,因為“中國人”既包括真正的移民、僑民,還包括商人、勞務工人、留學生、旅游者。
第二,俄羅斯的排華史同樣血腥、黑暗
“排華”現(xiàn)象在許多國家都發(fā)生過,在俄羅斯也同樣存在,甚至更加強烈、持久。
中國人最難忘的是,曾經(jīng)被當作神靈供奉的“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斯大林也殘酷地驅(qū)逐、清除甚至殺戮華人。1930年代,由于無端地擔心中國人在未來的蘇日戰(zhàn)爭中充當“第五縱隊”,蘇聯(lián)軍警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將中國人清除出戶,將他們驅(qū)趕到中亞或寒冷的北部。幾乎一夜之間,遠東地區(qū)的中國人消失得干干凈凈。
與那些被誣蔑為“日本間諜”而遭槍決的中國人相比,被驅(qū)逐和流放應該算是幸運的了。不過,許多人在路上死去。到了流放地,能夠幸存下來的人也不多。黃佳說,他在蘇聯(lián)解體后去過外興安嶺,在那里遇到了3個中國老人。其中一位已八十歲,叫張德魁,他“見到我們兩位中國人,哇哇大哭,‘可見到祖國親人了!’他已經(jīng)有半個世紀沒看到從中國來的人?!睆埖驴戎袊耸?938年從海參崴被驅(qū)逐出來的。“家口”(老婆孩子)給轟到哪里去了,是死是活?他們都不知道。他們8名中國男人被發(fā)配到這高寒地帶,存活下來的只有3人。“我向他們說,中蘇關系改善了,中國已經(jīng)改革開放,你應當回老家看看。張說:‘老家不可能有人了哇……’”[2]
遭到蘇聯(lián)流放的不僅是普通的中國人,還包括中國的抗日戰(zhàn)士。中共早期黨員馬員生曾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在蘇聯(lián)的“大清洗”中受到牽連,被流放到遠東。他在回憶錄①馬員生.旅蘇記事[M].北京:群眾出版社,1987.中寫道:“一九三九年夏,一批中國人約有一百多,坐船路過農(nóng)場到沃爾索特去,也因水淺,停在岸邊,他們的未來得和我一樣。談話中知道他們大部分是從海參崴來的。據(jù)說,日本占領武漢后,蘇聯(lián)開始對在海參崴附近一帶的中國人進行大規(guī)模拘捕,許多人被判刑八年、十年……過了不久,又發(fā)來一小批女犯人,有人告訴我,中間有兩個中國女人。我很奇怪,便懷著好奇心去找她們……據(jù)她們說,一個中國人叫黃南波,一個朝鮮族中國人姓樸,曾在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中和日本人打過仗?!?/p>
即使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蘇蜜月時期,在蘇聯(lián)的中國僑民也仍然生活艱難。RZ先生50年代曾在赤塔的中國領事館工作過,他回憶說:他曾接待過一些遭受過苦難的華僑,聽過他們含淚的訴說。與那些被槍斃和被驅(qū)趕到偏遠地區(qū)的中國人相比,這一部分華人屬于“幸運”的一類——超強度的勞動,沒有人身自由。他們之所以得到蘇聯(lián)當局的“關照”,是因為他們有一門技術或?qū)iL。他們被打發(fā)到集體農(nóng)莊后,不知怎么的就欠下了這個農(nóng)莊一大筆錢。他們一年到頭地干著沒完沒了的活兒,但就是還不清這筆債;還不清債,就休想離開這個農(nóng)莊。集體農(nóng)莊的頭頭們把他們盯得死死的,想跑也很難。再說,在蘇維埃的統(tǒng)治下,所有的農(nóng)莊都一樣,跑到另一個農(nóng)莊也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境遇。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幸運”的華人華僑被蘇聯(lián)當局變成了現(xiàn)代的農(nóng)奴。雖然俄羅斯的農(nóng)奴制早在1860年就被沙皇廢除了,但是在20世紀的30年代,蘇聯(lián)當局又將這一罪惡的制度復活了。R.Z先生遺憾地說:為了當時中蘇友好的大局,他作為中國外交人員無法救助他們。①RZ先生的口述,他要求不得透露其姓名。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和蘇聯(lián)在很長的時期都竭力避免談及斯大林時代的蘇聯(lián)當局對中國人犯下的令人發(fā)指的罪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堅冰開始慢慢消融。1989年11月,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通過一項聲明,承認對一些在斯大林時期遭受強遷的民族的鎮(zhèn)壓行動是非法的、犯罪的。蘇聯(lián)解體以后,一些俄羅斯學者開始涉足這一長期被封禁的領域,他們發(fā)掘了一些檔案材料,訪問了一些健在的受害者,寫成了有限的、但是很有價值的文章。
拉林先生的這部著作對中國人在俄羅斯的苦難史著墨不多,而更多地注意俄羅斯人的感受。或許,他對中文文獻把握得不夠豐富。
第三,俄羅斯民族有強烈的排異性
從世界華人華僑史的背景來解讀拉林先生這部著作,讓我們感到:俄羅斯民族的包容性很弱,排異性很強。眾所周知,歷史上,直至當今,在世界的許多國家都有唐人街,有的國家為了吸引華人華僑投資,或者為了增加文化的豐富性,有意識地建設唐人街。但是,俄羅斯人卻對唐人街作出神經(jīng)質(zhì)的反應,出臺專門的法規(guī)禁止中國人聚居區(qū)的形成,這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做法截然不同。中國方面為了發(fā)展中俄經(jīng)貿(mào),決定投巨資在彼得堡郊區(qū)建筑“波羅的海明珠”,俄羅斯人竟然強烈反對!——彼得堡出現(xiàn)過多次集會抗議,一些市議員甚至宣講“中國人要通過人口奪取世界”,有兩個組織曾經(jīng)發(fā)起倡議,要求對是否修建“中國城”的方案進行全民公決。
中國學者于國政評論道:“俄羅斯民族是一個排他性很強、兼容性比較差的民族。正是由于這一民族特性,‘唐人街’在世界很多國家的城市都可以存在并能與當?shù)鼐用裣喟矡o事,而惟獨在俄羅斯被視作洪水猛獸,甚至一塊‘中國村’的牌子也使他們疑云四起。旅美華人有幾百萬,僅舊金山一市就有43萬人,而暫居全俄羅斯的中國人實際尚不超過50萬人,遠東地區(qū)只有5萬~6萬人,就使他們驚恐萬分,掀起軒然大波。如果說美國是一個‘碾碎民族差別的大磨坊’或一座‘民族熔爐’的話,那么俄羅斯就是一座‘把守嚴密的大城堡’或一個‘蜇趕異蜂的大蜂巢’。”[3]
俄聯(lián)邦移民局局長羅曼達諾夫斯基曾在2006年年底表示,俄堅決禁止在其境內(nèi)出現(xiàn)“中國城”那樣的外國移民聚居區(qū)。俄移民局副局長帕斯塔夫?qū)幰苍硎?“根據(jù)一些學術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如果外國移民在俄羅斯任何一個地區(qū)的數(shù)量超過當?shù)鼐用袢藬?shù)的20%,特別是當這些外國移民擁有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時,那么,這將會造成族群緊張,讓俄羅斯當?shù)鼐用窀械椒浅2皇娣??!盵4]
2009年11月13日《俄羅斯報》文章《逐漸到來,逐漸留下……》援引了俄羅斯科學院的《僑民在俄羅斯:社會測試》項目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該項目綜合了2008年調(diào)查的422份問卷樣本以及2009年的606份樣本。這篇文章揭示了俄羅斯民眾的排外性格:他們普遍對外來人持厭惡態(tài)度,在回答“自己所居住的地區(qū)是否愿意接受‘外來人’”這一問題時,54%的受訪者表示拒絕接受,48%受訪者更進一步表示,哪怕“外來人”僅僅是臨時居住,也不會被接納??v然中俄官方交往密切,但是接受訪問的俄羅斯人中,有半數(shù)表示不愿與中國人為鄰[5]。
然而,對中國方面關于俄羅斯“排異性”的認知,拉林先生根本不能接受[1]315。
第四,“中國人口擴張”是沒有根據(jù)的妄想癥
“中國威脅論”在俄羅斯有廣闊的市場,即使在兩國相繼舉辦“俄羅斯年”、“中國年”、“俄語年”、“漢語年”的情勢下,其聲音仍然時常出現(xiàn)。俄羅斯人覺得中國對俄羅斯的威脅是多方面的,龐大的人口是其中之一,“人口擴張”、“黃色浪潮”是他們制造出來嚇唬自己的夢魘。
俄羅斯人害怕中國人跑到他們的土地上去,其實,中國人對移居俄羅斯沒有興趣。近年來中國進行的民意調(diào)查顯示:中國人希望移居的國家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西歐諸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這些國家雖然屬于擠壓中國的陣營,但是發(fā)達、先進、富庶、社會環(huán)境優(yōu)越、發(fā)展機會多。俄羅斯,盡管它與中國結(jié)成了相互依靠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在應對美國、北約的戰(zhàn)略擠壓時處于同一戰(zhàn)線,但是中國人認為這個國家寒冷、落后、混亂、危險、光頭黨殺人、機遇少、不容易獲得財富,總之,缺乏魅力,不是一個適合移居的國家。①這里依據(jù)的是2次民意調(diào)查:2006年12月8-14日,“慧聰國際資訊媒體研究中心”進行的名為“中國城市居民對世界認知”的民意調(diào)查;2009年底,《環(huán)球時報》進行的名為“中國人看世界”的民意調(diào)查。
據(jù)2009年2月公布的中國新聞社課題組《2008年世界華商發(fā)展報告》,目前全世界華人華僑的總數(shù)為4800萬。1978-2008年,改革開放30年,從中國大陸移居國外的中國人超過600萬人。美洲是新華僑華人增長最多的地區(qū),歐洲的新華僑華人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有了顯著增加,大洋洲也是一個新華僑華人聚集較多的地區(qū)。
美國容納了中國移民300萬,加拿大130萬,澳大利亞70萬,新西蘭14.757萬,英國24.7萬,巴西36萬。這些國家都沒有喊叫“中國人口擴張”。而對中國移民憂心忡忡的俄羅斯,根據(jù)筆者的判斷,真正加入其國籍的中國移民僅僅兩三萬人。
澳大利亞不只是華僑華人比俄羅斯的多許多,在那里求學的中國學生更是多出好幾倍,多達13萬!俄羅斯的中國留學生只有2萬多名[6]。與俄羅斯相比,澳大利亞的人口數(shù)量和綜合國力要小得多,但是它面對大量的中國僑民和中國學生并沒有擔驚受怕,更沒有叫喊“中國人口擴張”。所以,俄羅斯方面擔憂“中國進行人口擴張”是沒有根據(jù)的。
俄羅斯人對安全的認知與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是不一樣的??赡苁?00年前蒙古人的征服和隨后兩個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給俄羅斯民族留下了痛苦的集體記憶,這一記憶漸漸演化成俄羅斯人對異族人的強烈懷疑和對“安全”的特殊理解。另一方面,國土的極其遼闊和人口數(shù)量的有限形成的矛盾持續(xù)地困擾俄羅斯人,他們好多年來一直背負著難以解決的人口難題,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一難題也不大可能得到解決。在這樣的形勢下,當面對中國的龐大人口時,俄羅斯人表現(xiàn)出焦慮情緒,這一情緒隨著近些年來兩國經(jīng)濟增長率的不平衡而被放大,其釋放渠道就是無休止地叫喊“中國對俄羅斯進行人口擴張”、“黃種人威脅”。
在“人口威脅論”這個問題上,拉林先生比他的許多俄羅斯同胞要理性一些。人人皆知,美國出于其全球戰(zhàn)略,總是設法離間中俄關系,方式之一是經(jīng)常以“中國威脅”、“中國擴張”來刺激俄羅斯的敏感神經(jīng)。2010年春天,美國一個謀士羅伯特·卡普蘭提出一個構想:與俄羅斯建立戰(zhàn)略聯(lián)盟,共同對付中國。他說:由于“中國正在逐漸侵略人煙稀少的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qū)”,俄羅斯可以接受這一倡議。
拉林先生在接受俄羅斯《獨立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中美兩國的角力能夠增強兩國對俄羅斯的需求,對俄羅斯來說,最聰明的辦法是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同兩國都保持良好關系。美國政治家說中國人將來要占領俄羅斯遠東地區(qū),是企圖以此說服莫斯科。拉林認為,要想使人口稀少、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處于安全狀態(tài),俄羅斯應盡快解決經(jīng)濟落后問題,并增加遠東地區(qū)發(fā)展的投入[7]。這一觀點與俄羅斯的另一位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俄中友好協(xié)會主席季塔年科的觀點是一致的。季塔年科曾針對俄羅斯媒體上關于中國對西伯利亞、遠東的威脅論調(diào),說過這樣的話:最大的威脅是俄羅斯自己在這個地區(qū)的開發(fā)方面無所作為。
第五、中國人在俄羅斯艱辛奮斗,彰顯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質(zhì),對俄羅斯做出巨大貢獻
對打拚于各國的中國人來說,俄羅斯這個國家也許是最不容易立足的國家。他們面對兩種勢力的折磨:一是強力部門的敲詐勒索,二是“光頭黨”的襲擊。俄羅斯警察慣于敲詐中國人以撈取錢財。中國商販的攤位在他們眼里就是肥肉,平時,他們借故進行各種檢查,肆意罰款。不只是中國商販,中國留學生、旅游者都是他們的敲詐目標。俄羅斯警察沒錢的時候,就想起中國人。中國人還是極端民族主義者“光頭黨”的襲擊目標。在俄羅斯,中國商人是頂著危險賺錢。一個中國商人說:“如果沒有膽量的,就不能在莫斯科呆著。在莫斯科的中國人,什么危險沒見過!”中國商人被敲詐、被搶、被打、打殺的事件很多,中國旅游者、中國學者、中國學生也時常遭到“光頭黨”的襲擊[8]。2009年春天,在莫斯科大學、普希金語言學院這兩所著名的大學,4個中國男女學生被“光頭黨”刺成重傷[9]。
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里,中國人仍然艱辛地經(jīng)商、求學,表現(xiàn)出不平凡的勇氣和毅力,對俄羅斯做出巨大貢獻。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俄羅斯居民的衣服、日用品、蔬菜、水果基本上由中國商人提供。2007年春天,俄羅斯出臺全面禁止外國人(實際上主要是針對中國人)從事商品零售的法令,中國商人被迫撤回國內(nèi),遠東俄羅斯人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在俄羅斯居民的要求下,俄羅斯當?shù)卣坏貌环潘闪藢@一法令的執(zhí)行力度。在與遠東相距萬里的首都莫斯科,情況也相似。2006年的信息表明:當時中國商人至少讓60%以上的莫斯科人穿上了印著中國商標的男女皮鞋、牛仔服及各式棉麻內(nèi)衣[10]。須知,莫斯科是一個特大城市,人口近千萬。以此為參照,中國人在俄羅斯全境的經(jīng)營額應該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有一個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這一點:據(jù)統(tǒng)計,每年有20萬個以上的集裝箱的中國貨物進入俄羅斯。
拉林先生關注中國人在俄羅斯的歷史和狀況,并以厚重的著作向我們介紹了中國人在俄羅斯的歷史和現(xiàn)狀?!八街惫倘徽滟F,但是畢竟出自俄羅斯學者的視角。中國人在向拉林先生表示感謝的同時,理應展開自己的研究,拿出有份量的研究成果,掌握這個領域的話語權。
[1]А.Г.Л а р и н.К и т а й с к и е м и г р а н т ывР о с с и и.И с т о р и яис о в р е м е н н о с т ь.Мо с к в а:В о с т о ч н а як н и г а,2009.-512с.
[2]認為中國會滅亡斯大林清洗30萬遠東中國人[EB/OL].(2008-12-16)[2010-02-24]http:∥www.hs w.cn/news/2008-12/16/content_10473739.htm.
[3]于國政.俄羅斯遠東地區(qū)與中國關系的制約因素分析[J].東歐中亞研究,2002:(4).
[4]俄羅斯為什么不喜歡“中國城”?[EB/OL].(2009-08-06)[2010-03-27]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8/hongkong090806b.sh tml.
[5]調(diào)查顯示:半數(shù)俄羅斯人不愿與中國人為鄰[EB/OL].(2009-11-18)[2010-03-25]http://world.people.com.cn/GB/10402041.html.
[6]“人民網(wǎng)·強國論壇”.再進俄羅斯俄羅斯副總理茹科夫?qū)υ捴袊W(wǎng)友[EB/OL].(2007-02-02)[2010-03-23]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143124/147553/149234/ind.
[7][俄]弗拉季米爾·斯科瑟列夫.美政治家鼓吹聯(lián)手俄羅斯阻中國成東半球霸主(玉鵬,譯)[EB/OL].(2010-04-23)[2010-06-08]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11435617.html.
[8]高 遠,趙全敏.莫斯科華商頂著危險賺錢[EB/OL].(2006-08-25)[2010-04-03]http://gb.cri.cn/12764/2006/08/25/1865@1190063_2.htm.
[9]人身安全無保障留學勿選俄羅斯[EB/OL].http:∥www.pinglaoshi.com/digg/news/detail.jsp?uniqueid=90fd082f-39fc-45a3-a587-21c4c997.
[10]汪嘉波,趙全敏.中國商販層次差別巨大[EB/OL].(2006-08-25)[2010-04-12]http:∥gb.cri.cn/12764/2006/08/25/1865@1190063_2.htm.
Review onThe Chinese Imm igrant in Russianand Others
L I Sui-an
(Historical Research Institute,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of Helongjiang,Harbin,150018,china)
The Russian scholarА.Г.Л а р и нcomparatively systematic observed the Chinese immigrant in Russian in the recent 150 years by using archive files and investigation in his The Chinese Immigrant in Russian:History and reality,which at the same time arouses our considering and suspicious.
Russian;А.Г.Л а р и н;overseas Chinese;immigrant
D634.3;K12.4
A
1006-1398(2010)04-0037-07
2010-06-21
李隨安(1962-),男,安徽經(jīng)縣人,研究員,主要從事中俄文化關系研究。
【責任編輯 龔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