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愛華 李建設(shè) 高艷明 陳瑛
番茄嫁接新方法
——斜切針接法
羅愛華 李建設(shè) 高艷明 陳瑛
番茄是我國主要蔬菜之一,隨著設(shè)施蔬菜生產(chǎn)的發(fā)展,根結(jié)線蟲病、青枯病、枯萎病等土傳病蟲害日趨蔓延,土壤次生鹽漬化等連作障礙越來越嚴重,利用抗性砧木進行番茄嫁接栽培是解決該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
目前我國瓜類蔬菜的嫁接栽培普遍,技術(shù)已相當成熟,然而在番茄上的應(yīng)用還相對較少。番茄傳統(tǒng)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法、劈接法等,但這幾種方法嫁接效率較低、緩苗慢。為此,推薦一種既省事又易成活的番茄嫁接方法——斜切針接嫁接法。試驗證明,該方法嫁接成活率高、傷口愈合快、簡單易學(xué)、嫁接效率高,且能有效地調(diào)整徒長苗。
①砧木品種的選擇 嫁接栽培的主要目標是提高抗逆性、抗病性,砧木本身的抗性對嫁接苗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進行番茄砧木的選擇時,應(yīng)選擇抗性較為全面,可同時兼抗青枯病、枯萎病、根結(jié)線蟲病等多種病害的番茄砧木,如國外引進的砧木品種久留大佐、坂砧一號、大維番茄根砧、春樹等;近幾年國內(nèi)研究的番茄砧木品種果砧一號等能抗多種土傳病蟲害,均可作為番茄嫁接栽培的優(yōu)良砧木。
②接穗品種的選擇 根據(jù)栽培的季節(jié)、氣候等條件選擇適合當?shù)卦耘嗟姆哑贩N。
③嫁接材料 嫁接針為長15 mm,直徑0.3 mm的鋼針。
將接穗和砧木同時播種,若所選砧木生長較慢,可提前幾天播種。采用基質(zhì)穴盤育苗,先將基質(zhì)拌濕拌勻后裝入72孔或105孔穴盤中,將基質(zhì)稍壓實后每穴播入一粒種子,覆土后將水澆透。
3.1 嫁接時期
待接穗和砧木長出3~4片真葉,下胚軸直徑為3.5 mm左右時進行嫁接。
3.2 嫁接部位
嫁接時砧木保留1片真葉較適宜,成活率高,且較高的刀口位置,利于防止定植后土傳病菌的侵染。此外,嫁接時砧木留1片真葉,嫁接苗在生長前期形成了較強的光合系統(tǒng)和生殖生長基礎(chǔ),為早熟、高產(chǎn)、抗病打下了物質(zhì)基礎(chǔ)。
3.3 嫁接方法
嫁接時選砧木和接穗粗細一致的苗子,先用刀片在砧木第一片真葉上方1~1.5 cm處將砧木向上斜切,去掉上部,其切線與軸心線呈45°角,要求切面平滑。然后用嫁接針在砧木切面的中心沿軸線將接針插入1/2,余下的1/2插接穗。用同樣的方法將接穗呈45°角向下斜切,將切下的接穗插在砧木上。要求砧木和接穗的切面緊密對齊,以利傷口愈合。然后用塑料薄膜將切口裹住,用回形針夾緊,栽入育苗缽中。嫁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切面衛(wèi)生,以防感染病菌,降低成活率。
苗子接好后進行底部供水,吸足水后擺放在小拱棚中,扣棚保濕,光照強時,棚上覆遮陽網(wǎng)。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18~22℃,最好不超過30℃或不低于15℃。棚內(nèi)濕度保持在85%~90%,澆水時用小噴壺往棚膜上噴水,切勿將水濺到傷口處。
番茄嫁接后,前3~4天完全密閉、遮光,第5~7天早晚適當通風(fēng),第8~10天早晚通風(fēng)且摘去遮陽網(wǎng),10天以后正常管理。在此期間,注意去除砧木萌芽。
羅愛華,寧夏大學(xué)A區(qū)1#信箱,750021,電話:13639581443,E-mail:ynsfah@126.com
李建設(shè),高艷明,陳瑛,寧夏大學(xué)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