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玲
河南汝南縣人民醫(yī)院 汝南 463300
筆者對42例留置尿管的病人實施心理干預,可提高病人留置尿管后的舒適度,減輕病人的緊張和恐懼。
1.1 資料 選擇2009-01~2009-10入住本科的需留置尿管的病人84例按時間順序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2例,病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病人在留置導尿前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并講解留置尿管的方法意義和目的。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然后對2組留置尿管病人24 h內(nèi)舒適度進行比較分析。
1.3 護理干預方法 (1)下尿管前對患者進行宣教,讓患者了解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和家屬耐心介紹留置尿管的方法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以取得患者的有效配合。(2)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談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問題,消除患者的恐懼,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支持。教會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并給予心理支持和有效的心理溝通。讓患者產(chǎn)生安全感。(3)選擇合適的導尿管按無菌操作原則進行留置導尿術。(4)留置尿管后采用解釋、安慰、暗示等心理治療手段使患者放松,指導患者臥床休息根據(jù)病情安排活動和飲食,同時讓患者禁煙禁酒。觀察留置尿管的情況及時與病人交流。(5)告知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潔,在與病人交流時調(diào)節(jié)好周圍環(huán)境讓病人消除緊張情緒,給病人講解情緒與疾病及其所產(chǎn)生癥狀的關系,使病人消除負性情緒,以正性情緒積極面對治療
1.4 舒適度進行評定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1],根據(jù)病人主觀感受記錄舒適程度。留置尿管期間病人無感覺不適為0級,輕微不適感輕度疼痛有尿意為1級,中度不適有尿急、刺激樣疼痛但能忍受為2級,嚴重不適有尿急尿痛幾乎不能忍受伴煩躁為3級。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 結果 2組留置尿管的病人舒適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病人舒適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留置尿管病人舒適度進行比較
留置尿管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雖然是臨床最基本的診療技術,但患者仍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存在緊張、恐懼、甚至拒絕接受留置導尿。目前醫(yī)務人員較為注重導尿時的舒適度而忽落了留置尿管后尿道的刺激癥狀。這就給護理工作如何提高病人的舒適度提出了新課題。
尿道有豐富的神經(jīng)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經(jīng)纖維分布整個尿道,感覺交感神經(jīng)纖維傳遞疼痛、觸覺和溫覺[2]。在下尿管前對實驗組的患者告知留置尿管的不適使之對留置尿管有一定的認識??梢灾鲃訁⒂谛睦響ふ{(diào)節(jié)。盡量減輕不適癥狀。而對照組接受一般的心理護理在緩解焦慮方面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內(nèi)容距患者的心理要求有差距,因而作用比較有限。本組病例表明,實驗組的病人對留置尿管產(chǎn)生的尿道刺激等不適癥狀明顯低于對照組。
尿道刺激癥狀是留置尿管病人不適的主要原因,而且尿道疼痛和不適易引起病人煩躁不安,易導致留置尿管出血對病程恢復極為不利,如何將尿管留置引起的不適降至最小,是臨床護理的重點。醫(yī)務人員在進行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不能粗暴,對病人要實施舒適護理。如保持病室環(huán)境清潔、加強生活護理、協(xié)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維持舒適的臥位。護理人員還要有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不斷的聽取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意見,讓患者主動參與護理活動,使他們無論是在心理還是在生理方面都能達到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同時要注意尿管插入的深度,一般男性(25±2)cm,女性(13±2)cm。注意放置尿管的方法位置和拉力的影響,避免損傷尿道和膀胱而出現(xiàn)黏膜損傷,水腫和出血。從而出現(xiàn)更嚴重的不適。總之,對留置尿管的病人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和舒適護理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適度,能提高病人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配合。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2-53.
[2] 楊翠芳,趙哲玲,肖華.全麻手術病人導尿時機的選擇[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