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染妮,張 剛
(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 電子工程系,陜西 西安 710089)
ZigBee是一種新興的無線網絡技術,主要是針對低速率的通信網絡設計的。它是基于IEEE820.15.4協議棧的一組涉及到網絡、安全、應用方面的無線通信標準。IEEE820.15.4是一種新興的無線通信協議,它確定了低速個人區(qū)域網絡標準,定義了物理層PHY和介質訪問層MAC。ZigBee協議在PHY和MAC層的基礎上對網絡層NWK進行具體定義,為應用層提供API函數。
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將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結合在一起,具有信息采集、傳輸和處理的能力。它可以組成星型、樹狀、網狀的網絡拓撲,可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WSN)的組網以及其他無線應用。這些特點使得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具 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ZigBee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功耗低,被業(yè)界認為是最有可能應用在工控場合的無線方式。2.4 GHz頻帶提供的數據傳輸速率為250 Kb/s,915 MHz頻帶提供的數據速率為40 Kb/s,而868 MHz頻帶提供的數據速率為20 Kb/s。它采用跳頻技術和擴頻技術。另外,它可與254個節(jié)點聯網。節(jié)點可以包括儀器和家庭自動化應用設備。它本身的特點使得其在工業(yè)監(jiān)控、傳感器網絡、家庭監(jiān)控、安全系統(tǒng)等領域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ZigBee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1]。
圖1ZigBee體系結構圖Fig.1 Architecture diagram of ZigBee
1)低功耗由于ZigBee的傳輸速率低,發(fā)射功率僅為1 mW,而且采用了休眠模式,因此ZigBee設備非常省電。據估算,ZigBee設備僅靠2節(jié)5號電池就可以維持長達6個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時間。
2)時延短通信時延和從休眠狀態(tài)激活的時延都非常短,典型的搜索設備時延為30 ms,休眠激活的時延是15 ms,活動設備信道接入的時延為15 ms。因此ZigBee技術適用于對時延要求苛刻的無線控制(如工業(yè)控制場合等)應用。
3)網絡容量大一個星型結構的ZigBee網絡最多可以容納254個從設備和1個主設備,而且網絡組成靈活。
4)可靠采取了碰撞避免策略,同時為需要固定帶寬的通信業(yè)務預留了專用時隙,避開了發(fā)送數據的競爭和沖突。MAC層采用了完全確認的數據傳輸模式,每個發(fā)送的數據包都必須等待接收方的確認信息。如果傳輸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進行重發(fā)。
傳感器節(jié)點由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傳輸和電源等模塊組成。本系統(tǒng)采用以MSP430為核心的控制模塊,以CC2420為無線收發(fā)模塊,MSP430與CC2420通過SPI方式通信。MSP430采用主模式,CC2420采用從模式,節(jié)點的傳感器模塊與主板分離,模塊化的設計提高了節(jié)點在不同應用中的靈活性。系統(tǒng)構成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傳感器硬件節(jié)點組成框圖Fig.2 Block diagram of sensor hardware node
CC2420與處理器MSP430的連接非常方便。它使用SFD,FIFO,FIFOP和CCA等4個引腳表示收發(fā)數據的狀態(tài);而處理器通過SPI接口與CC2420交換數據、發(fā)送命令等,其硬件接口電路如圖3所示。
圖3CC2420與MSP430的接口電路Fig.3 Interface circuit of CC2420 and MSP430
因為CC2420支持硬件加密、硬件校驗、硬件生成幀頭。MSP430是具有超低功耗的16位單片機,它是功能強大的CPU內核:16位CPU和高效的RISC指令系統(tǒng),無外擴的數據地址總線,在8 MHz時可達到125 ns的指令周期,具有16個快速響應中斷,12位的A/D轉換器能及時處理各種緊急事件。CC2420具有完全集成的壓控振蕩器,只需要天線,16 MHz晶振等非常少的外圍電路就能在2.4 GHz頻段工作。
CC2420收到物理幀的SFD字段后,會在SFD引腳輸出高電平,直到接收完該幀。啟動了地址辨識,在地址辯識失敗后,SFD引腳立即轉為輸出低電平。FIFO和FIFOP引腳表示接收FIFO的緩存區(qū)狀態(tài)。如果接收FIFOP緩存區(qū)有數據,FIFO引腳輸出高電平;如果接收FIFO緩存區(qū)為空,FIFO引腳輸出低電平。當FIFOP引腳在接收FIFO緩存區(qū)的數據超過某個臨界值時,或者在CC2420接收到一個完整的幀以后輸出高電平。臨界值可以通過CC2420的寄存器設置。CCA引腳在信道有信號時輸出高電平,它只在接收狀態(tài)下有效。在CC2420進入接收狀態(tài)至少 8個符號(symbol)期后,才會在CCA引腳上輸出有效的信道狀態(tài)信息。
SPI接口由CSn,SI,SO和SCLK引腳組成。處理器通過SPI接口訪問CC2420內部寄存器和存儲器。在訪問過程中,CC2420是SPI接口的從設備,接收來自處理器的時鐘信號和片選信號,并在處理器的控制下執(zhí)行輸入/輸出操作。SPI接口接收或者發(fā)送數據時,都與時鐘下降沿對齊。CC2420與MSP430是通過SPI連接的,其中MSP430處于主模式,CC2420處于從模式。MSP430還有4個I/0與CC2420相連,主要起查詢CC2420狀態(tài)的作用。
1)電路板設計時,要采取抗干擾措施。射頻電路沒有占用布線面積,而需覆銅并連接到地,以屏蔽RF,從而達到有效抗干擾目的。
2)CC2420底部應接地。為了降低延遲,減少串擾,確保高頻信號的傳輸,要使用多個接地過孔將CC 2420芯片底部和地層相連;器件要緊密地分布在CC2420的四周,并使用較小的封裝。
3)應用中的傳感器節(jié)點要高度集成,保證不會對目標系統(tǒng)的特性造成影響,受外形尺寸限制,模塊必須能夠集成更多元件。
ZigBee網絡層主要支持3種拓撲結構[2-3]:星形網絡(Star-Network)[4]、樹狀網絡(Cluster-Tree Network)、網狀網絡(Mesh Network)[5-6]。
星形網是由1個ZigBee協調點 (FFD)和1個或多個ZigBee終端節(jié)點(RFD)組成的,如圖4所示。
圖4 星形網絡Fig.4 Star network
ZigBee協調點必須是FFD,它位于網絡的中心,負責發(fā)起建立和維護整個網絡。其他的節(jié)點(終端節(jié)點)一般為RFD,也可以為FFD,它們分布在ZigBee協調點的覆蓋范圍內,直接與ZigBee協調點進行通信。星形網的控制和同步都比較簡單,通常用于節(jié)點數量較少的場合。
樹狀結構中,節(jié)點可以采用Cluster-Tree路由傳輸數據和控制信息,如圖5所示。
圖5 樹狀網絡Fig.5 Tree network
枝干末端的葉子節(jié)點一般為RFD。每一個在其覆蓋范圍中充當協調點的FFD向與其相連的節(jié)點提供同步服務,這些協調點又受ZigBee協調點的控制,ZigBee協調點比網絡中的其他協調點具有更強夫的處理能力和存儲空間。
網格形網(Mesh網)一般是由若干個FFD連接在一起組成骨干網,它們之間是完全的對等通信,如圖6所示。
圖6 網狀網絡Fig.6 Mesh network
每個節(jié)點都可以與其無線通信范圍內的其他節(jié)點通信,但也有被推薦為ZigBee協調點。網狀網絡是一種高可靠性網絡,具有“自恢復”能力,它可為傳輸的數據包提供多條路徑,一旦一條路徑出現故障,則存在另一條或多條路徑可供選擇,但正是由于兩個節(jié)點之間存在多條路徑,它也是一種“高冗余”的網絡。
ZigBee路由選擇協議應該滿足以下條件:1)必須對拓撲的變化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并且避免路由環(huán)路的產生;2)必須高效利用帶寬資源,盡可能壓縮開銷;3)必須盡可能縮短傳遞的數據量,節(jié)約能源。
基于以上基本要求,ZigBee路由協議主要有以下算法:Cluster-Tree路由算法,ADDVjr路由算法,Cluster-Tree&ADDVjr路由算法。
Cluster-Tree路由算法的描述如下:當一個網絡地址為A,網絡深度為D的路由節(jié)點(FFD)收到目的地址為D的轉發(fā)分組時,路由節(jié)點首先需要判斷目的地址D是否為自身的一個子節(jié)點,然后根據判斷的結果采取不同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分組。若地址D滿足
則可以判斷D地址節(jié)點是A地址節(jié)點的一個后代節(jié)點。
判斷后采取的分組轉發(fā)措施如下:
1)目的節(jié)點是自身的一個后代節(jié)點,則下一跳(next hop)的節(jié)點地址為:
2)目的節(jié)點不是自身的一個后代節(jié)點,路由節(jié)點將把該包送交自己的父節(jié)點處理。這一點與TCP/IP協議中路由器將路由表項中不存在的分組轉發(fā)給自己的網關處理類似。
AODVjr(AODV Junior)協議是一種基于按需距離矢量路由 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的簡化版本的AODV路由協議,而AODV路由協議是一種按需路由協議,它利用擴展環(huán)搜索的辦法來限制搜索發(fā)現過的目的節(jié)點的范圍,支持組播,可以實現在ZigBee節(jié)點間動態(tài)的、自發(fā)的路由,使節(jié)點很快的獲得通向所需目的的路由。
一次路由建立由以下3個步驟組成:1)路由發(fā)現;2)反向路由建立;3)正向路由的建立。經過這3個步驟,即可建立起一條路由節(jié)點到目的節(jié)點的有效傳輸路徑。在這個路由建立的過程中,AODVjr使用 3種消息作為控制信息:1)Route Request(RREQ),路由請求分組;2)Route Replies(RREP),路由回復分組;3)Route Error(RERR),路由錯誤分組。
AODVjr的優(yōu)點是,相對于有線網絡的路由協議而言,它不需要周期性的路由信息廣播,節(jié)省了一定的網絡資源,并降低了網絡功耗。缺點是在需要時才發(fā)起路由尋找過程,會增加交換分組到達目的地址的時間。由于ZigBee網絡中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不大,而更重視對網絡能量的節(jié)省,因此可以說AODVjr協議是非常適合應用在ZigBee網絡中的。
在 ZigBee中,目前常用的的是“Cluster-Tree&AODVjr”路由算法,這種方法結合了Cluster-Tree與AODVjr的算法優(yōu)點。網絡中的節(jié)點被分成 Coordinator、RN+、RN-、RFD 這 4種類型。其中Coordinator和RF+的路由算法相同,Coordinator、RN+、RN-是全功能節(jié)點,能充當其他節(jié)點的路由節(jié)點;RFD只能充當Cluster-Tree的葉子(Leaf-Node)。如果待發(fā)送數據的目標節(jié)點是自己的鄰居,即直接通信。反之,3種類型的節(jié)點處理數據包的方式各不相同:RN+可以啟動AODVjr,主動查找到目標節(jié)點的最佳路由,且它可以扮演路由代理(Routing Agent)的角色,幫助其他節(jié)點查找路由;RN-只能使用Cluster-Tree算法,它可通過計算判斷該把數據包交給自己的父節(jié)點還是由某個子節(jié)點轉發(fā);而RFD只能把數據交給父節(jié)點轉發(fā)。
基于本文設計的用ZigBee方式通信的無線測溫系統(tǒng)在某變電站中進行了安裝實驗?,F場測溫節(jié)點安裝在變電站的母線上,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將測來的數據傳輸到計算機終端以便監(jiān)控母線的溫升。實踐表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實時性好,通信方便且速率高;2)建設成本低。由予采用ZigBee的無線公網平臺,只需安裝好設備即可,不需要專門布線,投資少、見效快,后期升級、維護成本低;3)覆蓋范圍大,易組成網絡,容易增加測溫點。
ZigBee依據IEEE 802.15.4標準和ZigBee規(guī)范,可以在數千個微小的傳感器之間實現協同通信。在“ZigBee無線傳感網絡的路由協議研究”中,應用ZigBee技術來構建無線傳感器網絡,并利用文中介紹的3種拓撲形式和3種通信協議來組成無線網絡,很好地實現了設計目標,為構建無線傳感網絡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隨著微電子技術、ZigBee技術以及傳感器技術的發(fā)展,ZigBee無線傳感網絡將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1]BARKER N.ZigBee and Blueto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J].Journal of Computing&Control Engineeing,2005,16(2):20-25.
[2]IAN Marsden.Network Layer Overview[EB/OL].(2005-06-15)[2010-03-17].http://www.zigbee.org/en/events/documents
[3]HEILE Bob.Wireless sensors and control networks:enabling new opportunities[EB/OL].(2005-06-06) [2010-04-02]http://www.zigbee.org/en/events/documents.
[4]Heideman J,Silva F,Intanagonwiwat C,et al.Building efficien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th low-level naming[R].Proceedings of the Eighteenth ACM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2001:146-159.
[5]Akyildiz I F,Su W,Sankarasubramaniam Y,et al.Wireless sensor network:a survey[J].Computer Networks,2002(38):393-422.
[6]Zorzi M,Rao R R.Geographic random forwarding(GeRaF)for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multihop performance[R].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03,2 (4):121-135.
[7]Chakems I D,Klein-Berndt L.AODVjr,AODV simplified[J].ACM SZGMOBIL Mobile Computingand Communications Review,2002,6(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