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超 林芳宇 楊曉宏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 蘭州 730070
作者:楊曉宏,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康超、林芳宇,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是黨根據新形勢新任務,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信等信息技術和手段,對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實施教育培訓的新舉措。該工程從2003年4月開始試點工作,由組織部和財政部負責相應工作,從試點工作開始到在全國全面展開,已經建成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并計劃在2010年底全國基本建成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體系,在鄉(xiāng)鎮(zhèn)、村基本實現站點全覆蓋。同時,針對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開發(fā)一系列政治理論、實用技術等教材,建立一支服務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骨干隊伍。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使得農村中小學和教學點配備了教學光盤播放設備和成套教學光盤,農村小學具備衛(wèi)星教學收視點。農村初中基本具備計算機教室,初步形成農村教育信息化的環(huán)境,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1]。該工程由教育部、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負責于2003年12月開始實施,到2007年底,已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完成建設任務,覆蓋中西部36萬所農村中小學,并針對農村中小學教師和學生開發(fā)一系列教學資源,培訓一支初步掌握遠程教育應用能力的農村教師隊伍。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主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農村適用信息和優(yōu)秀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方便快捷地送到基層群眾手中。該工程由文化部和財政部于2002年4月開始實施,通過建設數字文化資源、發(fā)展基層服務網絡、構建先進實用技術體系、建設管理與技術骨干隊伍、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基本建成資源豐富、技術先進、服務便捷、覆蓋城鄉(xiāng)的數字文化服務體系,使廣大基層群眾能夠普遍享受到數字文化服務。
綜合分析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這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資源,發(fā)現其具有共同特點:1)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資源大致可分為基礎設施資源、教學資源、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四大類;2)都擁有自己的信息傳輸渠道,以終端站點為主的基礎設施資源都建在鄉(xiāng)鎮(zhèn)或農村;3)都針對工程開發(fā)一系列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主要面向農村;4)都建立一支自己的人才隊伍;5)經費來源主要是中央投資和地方投資。
首先,基礎設施投資大,有必要通過整合避免重復建設和閑置浪費。由于三大文化教育工程開展時間不同,工程之間應充分利用已有基礎設施,避免重復建設。但由于實施的部門不同,相互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調不充分,已有基礎設施沒有充分整合,這是對國家資源的巨大浪費。其次,教學資源具有共性,有必要通過整合實現共建共享。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服務對象雖然各有側重,但是主要提供的是教育、文化、科技和管理等為農村服務的信息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共享。然后,人力資源可通用,且有必要通過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對人才進行充分利用。綜合利用已有人才隊伍,他們業(yè)務相對熟悉,技術比較熟練,通過整合能充分利用已有人才隊伍的優(yōu)勢,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三大文化教育工程資源整合的最終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合理建設與配置資源,在實現工程目標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財政支出。
1)政策支持為整合提供了保障。早在2006年12月,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領導協(xié)調小組辦公室、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下發(fā)《關于做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與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資源融合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12個省、區(qū),做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與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資源整合工作。在200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國農村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意見》中就明確地提出:“要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各種資源,共同建設,多方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庇纱丝芍畬Α罢腺Y源,共建共享”相當重視。
2)工程共性為整合提供了基礎。三大文化教育工程都是國家實施的重大工程,雖然由不同的主管部門實施,但國家財政部均參與其中,其設備的投入均是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分擔,特別是中西部地區(qū),中央財政的投入占有較大的比例[2]。由此,三大工程在投資方面有實現宏觀統(tǒng)籌規(guī)劃的可能。同時,三者的服務對象基本上是農村最基本的群眾,在服務平臺、服務方式、服務手段、服務內容、終端設置等方面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工程之間存在溝通合作的可能。
3)已有的人力資源為整合提供了動力。三大文化教育工程資源整合實施的好壞最終依靠懂技術、懂管理、志愿為農村信息化服務的各級人才。三大文化教育工程實施以來,各個工程都建立一支自己的骨干隊伍。這些骨干隊伍中的人才掌握一定的技術或者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特別是大學生村官和志愿者的參與,為各工程注入新的活力,也為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資源整合提供了動力。
信息服務三合一的基礎設施整合策略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一個綜合信息服務站點,同時為三大文化教育工程提供信息服務。例如可以將遠程教育村級站點、村級文化室和學校進行資源整合,建立農村綜合服務站,為農村黨員干部、農民群眾和學生提供信息服務,以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
這種整合不但使設備得到相對優(yōu)化的組合,更重要的是相關教學資源和工作人員也得到整合。設在學校的綜合站點,站點管理可以由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負責,也可以由教師和村級負責人共同負責。信息技術教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相對較高,工作效率較高,有利于站點的管理,也有利于村級負責人對技術的交流學習。在這種情況下,重點要協(xié)調好學校的教學與農村黨員干部、農民群眾的遠程培訓,協(xié)調的因素包括教學時間、負責人員等,要做到既不影響學校教學,又能使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更好地受教育。
信息服務三合一的基礎設施整合策略不但有效地整合基礎設施資源,使綜合站點功能多元化,還有效地整合相關的人力資源,同時為教學資源提供了共享的平臺。在財力資源方面,由于原來3個站點的運營資金集中到一個信息服務站點上,綜合利用這些資金不但能保障設備的良好運行,還能及時升級設備,創(chuàng)造更好的服務環(huán)境。
在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建設大量數字資源,為三大文化教育工程教育教學提供服務,滿足農村黨員干部、農民群眾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目前,我國三大文化教育工程都已經建有自己的資源數據庫,這些資源數據庫的物理位置分布在不同節(jié)點上,由相關部門進行對資源的管理。為實現這些數字資源的共享,利用數據庫服務器將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資源集中起來,在同一個系統(tǒng)內提供信息服務并對資源進行統(tǒng)一管理。在這種策略中,所有數字資源的建設任務仍屬于原部門,只是提供綜合平臺,實現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數字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和規(guī)劃。
這種數字資源共享策略,在不改變三大文化教育工程數字資源物理位置的同時,通過互聯網和數據庫服務器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實現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和規(guī)劃,可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
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由不同部門牽頭建設和推廣,從各個工程來看,工程管理、資金的分配等最終的執(zhí)行主體都是縣級,以縣為主的資源整合策略就是一個縣統(tǒng)管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教育資源,協(xié)調各類教育活動的開展,為各種教育活動提供最有利的環(huán)境。
統(tǒng)籌基礎設施資源,就是將各個工程擁有的基礎設施進行清點,根據一個縣的情況合理配置,在縣的范圍內實現基礎設施資源的協(xié)調。由于一個縣處于既非宏觀又非微觀的位置,在一個縣的范圍內,所掌握基礎設施資源較為明確,各組織部門領導相對容易溝通協(xié)調,也易于調控。在這個基礎上,基礎設施資源的整合不但具有實踐性,還能獲得一定的實效。
統(tǒng)籌教學資源,由于同一個縣的種植結構、氣候條件和生活習慣等相似,以縣為單位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會更有針對性,較能滿足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的需求。同時,縣級一般都有課件開發(fā)的能力,必要的時候能開發(fā)適合本地實際的課件。
統(tǒng)籌人力資源,由于一個縣的各鄉(xiāng)鎮(zhèn)單位相關人才結構較容易掌握,對人才的需求也比較清楚,這有利于人力資源的配置。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中,主要統(tǒng)籌教學資源開發(fā)人員和站點管理員。
統(tǒng)籌財力資源,由于一個縣的省市經費都經過縣財政,縣財政根據實際情況對經費進行合理分配,有利于經費的合理利用。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進農村教育信息化,給廣大農村和基層帶來大量優(yōu)秀資源。同時,工程的實施和開展需要多方力量的長期共同支持。本文主要針對三大文化教育工程的資源整合方面進行一些探討,希望能對工程的應用有所裨益。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目標將全面實現[D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438&infoid=35713
[2]吳建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資源整合之我見[J].圖書與情報,2008(1)
[3]周和平.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督導和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總結會議暨古籍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DB/OL].http://www.ndcnc.gov.cn/datalib/opensts/2010/2010_02/opensts.2010-02-02.1289686596/view
[4]楊曉宏,賈巍.以縣為主的“農遠教”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7(8)
[5]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手冊[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