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玉
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是教學觀念的一次大變革,是要將多年來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和需要為中心,以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基礎,以學生個性差異為目標。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
激發(fā)興趣是教育成功之本,所以,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動機的來源。因此,必須千方百計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中筆者經?;钴S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教形容詞、副詞比較等級時,學生了解其基本用法后,筆者叫3個小組的學生上臺進行比賽畫貓,看誰畫得快,誰畫的貓最好,讓其他同學用英語進行評價?!癐 think Lilan’s drawing is the best.”“Xiaozhang drew the fastest.”學生積極參與到比賽中,情緒高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并鞏固了形容詞、副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又如,中考總復習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似乎被學習壓力而取代,注意為他們調味特別重要。在復習“打招呼、問候”的交際用語后,進行對話表演,別開生面,一位女生熱情擁抱另一位女生歡迎到她家做客,這個簡單的動作滲透了西方文化,開闊了視野,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如教鐘點的表示法時,教師先讓學生看模型,然后發(fā)問:“What time is it?”引導學生答出:“It's six.”然后撥動指針,反復操練這一句型。這樣,學生邊看邊說,容易理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游戲活動等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將學生潛在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出來。
在課堂上,筆者注意多提示,少講解,給學生留出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積極進行思考、討論、實踐、反思、再實踐,通過任務活動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足夠量的聽、說、讀、寫的項目練習,去感知知識、發(fā)展思維、領悟技能、學會學習。
如在學習Britain and Ireland閱讀課文時,可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通過報刊、雜志、網絡等途徑搜集其背景知識,以“How do you know about the United Kingdom”為話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課堂上,設計學生采訪活動。每四人一組,其中一位當記者采訪三位扮演分別來自England、Scotland、Ireland三地的學生。學生主動利用課文中詞匯句型,自編自演,參與的熱情高漲。特別是學生在采訪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課下又布置題目為My Hometown的作文,讓所學知識運用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中。完成后,讓學生互相傳閱、批改,交流看法。這樣做不僅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促進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認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同時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如進行問題討論時,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各自的職責:領導者、記錄員、檢查者、報告者、操作者等。總之,要使學生既積極主動參與又要各盡其責。另外,教師也要進行監(jiān)督并給予必要的指導,任務完成后師生共同評價討論結果及成績。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能聽懂、大膽開口說是關鍵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緊湊安排對話表演、小組討論、適當的朗讀背誦,促使學生自主地去聽、去說、去讀,時間一長便養(yǎng)成聽、說、讀的好習慣。備用英語糾錯本、英語隨筆本,加強讀寫習慣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如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先引導學生精讀教材中的課文,給學生一些能直接從原文中找到答案或進行判斷的題目,再給出需要對原文進行分析、簡單判斷的題目。最后給出須深層推理的找main idea或根據原文判斷表達是否正確的試題。這種梯級式的訓練有利于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精讀是必要的,泛讀也是不可缺少的。筆者常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文章,閱讀中鼓勵學生善于運用詞典,及時幫助解決閱讀中的生詞問題。長期堅持學生就養(yǎng)成了勤于用詞典的習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測某個詞在句子中的詞義的習慣同等重要,學生有了閱讀中處理單詞的好習慣,課外閱讀難度降低,閱讀能力定會迅速提高。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全方位的優(yōu)質服務,學生的自主學習才會持久,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探索,做好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全面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去運用書本的知識和原理,關注現實問題,把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真正讓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