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韻
華東黨史報刊評審會述要
周奕韻
2010年5月25日至27日,2009年度華東黨史報刊評審會在上海召開。來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華東六省一市黨史研究室的領導和黨史報刊社負責同志,以及云南、廣西、遼寧、新疆黨史研究室和黨史報刊社的相關負責同志5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上海黨史報刊社社長徐建剛主持,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俞克明致歡迎詞,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曲青山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曲青山在講話中指出,要做好黨史工作和辦好黨史報刊,首先,黨史工作者要認清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要認識到黨史工作的重要意義。黨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資政育人,資政是為現(xiàn)實和未來的治國理政服務;育人就是教育當代人和后來人。其次,近兩年黨史工作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如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工作部署,在這個部署中,提出了學習黨史的要求;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等),全黨將掀起大規(guī)模學習黨史的熱潮,黨史工作者應當抓住機遇,大有作為。再次,黨史報刊有權威、有資源、有經驗,但也存在散、小、弱的問題。要揚長避短,發(fā)揮優(yōu)勢。要繼續(xù)通過評審會等方式交流經驗,促進學習,在黨史報刊的發(fā)展壯大方面走出一條有特色的新路來。
會議交流了華東六省一市各黨史報刊社2009年度工作情況,并就如何進一步做好黨史報刊工作進行熱烈討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如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陳雄指出,黨史報刊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機制,就必須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zhàn),既要重視廣大讀者“可讀性”的需求,也要適應廣大黨史工作者深化黨史理論研究的需求,從而使雜志成為服務科學發(fā)展大局的輿論窗口,普及宣傳黨史知識的重要陣地,廣大黨員干部工作學習的良師益友。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副巡視員李林達闡述了如何辦好黨史報刊的幾點思考:一是要辦刊理念必須緊跟時代,體現(xiàn)時代精神;二是要從提高編輯素質入手,加強編輯隊伍建設;三是要逐步確立黨史文化的品位意識和市場意識;四是從實際出發(fā),不要搞形式主義;五是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努力辦成“精品屋”;六是加強對期刊的管理,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青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張紹麟認為,要圍繞中心,發(fā)揮期刊為現(xiàn)實服務的作用;要突出特色,發(fā)揮期刊的窗口和陣地作用,在科學發(fā)展中提升黨史期刊工作水平。江西《黨史文苑》雜志主編梅宏認為,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是立刊之本;做大做強期刊平臺是發(fā)展之基;強化策劃、形成特色是生存之道;融入社會、合作多贏是開拓之翼。江蘇《世紀風采》雜志主編徐樹法在發(fā)言中談到,要堅持黨史期刊的政治性,形成特色,形成品牌,確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安徽《黨史縱覽》雜志副總編周平在發(fā)言中指出,黨史刊物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以宣傳黨的光輝歷史、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為己任;同時要堅持貼近現(xiàn)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渡虾|h史與黨建》副主編、編輯部主任袁志平總結雜志工作時表示,昨天的黨建就是今天的黨史,今天的黨建就是明天的黨史。黨史報刊可以在黨史和黨建的結合點上做文章,起到資政和引領作用;要抓住社會熱點問題,敢于亮明觀點,維護黨史的真實性,顯示黨史報刊的權威性。上?!饵h史信息報》副主編、編輯部主任虞驍表示,黨史報刊應以弘揚主旋律為己任,不斷拓寬領域,擴大宣傳效應,提升報刊層次。
會議評審了華東優(yōu)秀黨史報刊、優(yōu)秀黨史文章、優(yōu)秀欄目、優(yōu)秀編輯等。與會代表一致表示,2009年,華東黨史報刊發(fā)展上了新臺階; 2010年,華東黨史報刊將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與時俱進,科學發(fā)展,為宣傳黨的歷史、為建設學習型政黨、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本文作者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輯 上海 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