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印
(河北鋼鐵集團司家營研山鐵礦機動供應科,河北 灤縣 063701)
隨著礦石生產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礦場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和管理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設備的運行狀況,直接影響著礦場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設備運轉正常,則礦場的鐵礦產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對安全高效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結合筆者所在單位,其礦場機械設備有如下使用特點[1]:
(1)露天作業(yè)。礦場機械設備幾乎全部為露天作業(yè),工作環(huán)境惡劣。有時為了保證工程的需要,對設備的要求非常高,既要保證作業(yè)的的品質和效率,又要保證設備的可靠性,一旦發(fā)生故障,能夠及時排除。
(2)結構技術復雜。礦場機械設備的種類繁多,不同的設備有著不同的結構和技術規(guī)格,涉及機、電、液、計算機等各個領域。其技術更新亦較快,這樣就對使用和后勤管理部門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設備投資金額較大。購買礦場機械設備的投資額均較大,一臺設備數十萬、數百萬,有的甚至上億元。采礦單位購買設備后,轉化為固定資產,按時提取折舊,而由于工程的不確定性,使得單位增加了潛在負債率。
為了延長礦場機械的壽命,在機械使用方面必須堅持實行“兩定三包”,即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管,包保養(yǎng);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即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yǎng),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正確使用機械,嚴格執(zhí)行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并對機械設備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將操作者經濟收益與機械使用費(如燃料電力費,維修費,保養(yǎng)費,工具費等)掛鉤,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職業(yè)培訓。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環(huán)境因素對礦場機械的自身影響很大。當需要露天作業(yè)時,其性能受到作業(yè)場地的溫度、粉塵污染及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很大。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個別礦場忽視了環(huán)境因素對使用機械的影響,未采取相應的保護和適應性措施,致使機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壽命縮短,甚至釀成事故。所以,露天作業(yè)時,在現場應采取有效的養(yǎng)護措施,如經常使施工便道保持平整,及時養(yǎng)護;雨天將便道上的水坑及時填平;晴天經常灑水,減少現場粉塵,都對延長機械壽命有利。
對礦場機械實行定期保養(yǎng),是延長設備壽命的關鍵。各礦山開采施工單位,對設備的保養(yǎng)有很多明確的規(guī)定,但有的施工單位一到工期緊、任務重時,就往往只追求產量而忽視了設備的保養(yǎng)工作。認為只要機械設備正常運行,沒有故障,就無需停機保養(yǎng)。殊不知,若不及時保養(yǎng),往往會使機械設備由于疲勞而出現大的故障,甚至發(fā)生事故。定期保養(yǎng)能消除機械隱患,若忽略這一點,則既增加維修費用,又耽誤工程工期
維修工作是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采用合理的維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目前通用的為“低成本快速修理法”。實施此法,除了機械設計時采用維修性設計,提高機械的維修性外,在維修實踐上還可考慮下列方法:
(1)零件換位。施工機械上的許多零件,如推土機,挖掘機的履帶銷,柴油朵缸套等,在運行中往往承受單向負荷,從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損,如果適時地更換受到有不均衡負荷零件的位置,使它們的磨損均衡,則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2)刷鍍與膠粘修復。在施工現場運用刷鍍膠粘修復工藝,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復失效零件。
(1)工程機械切忌粗暴操作。工程機械作業(yè)應柔順平和,否則必然產生沖擊負荷,使工程機械故障頻發(fā),大大縮短其使用壽命。因為粗暴作業(yè)產生的沖擊負荷,一方面會使機械結構過早磨損、斷裂、破碎,另一方面又使液壓系統(tǒng)內產生沖擊壓力,沖擊壓力又會使液壓元件損壞,油封和高壓油管接頭與膠管的壓合處過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閥頻繁動作使油溫上升。
(2)要注意氣蝕和溢流噪聲。在工程機械作業(yè)中要時刻注意液壓泵和溢流閥的聲音,如果液壓泵出現“氣蝕”噪聲,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如果某執(zhí)行元件在沒有負荷時動作緩慢,并伴有溢流閥溢流聲響,應立即停機檢修。
(3)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司機停放工程機械時,要保證接班司機檢查時的安全和檢查方便。檢查內容有液壓系統(tǒng)是否滲漏、連接是否松動、活塞桿和液壓膠管是否撞傷、液壓泵的低壓進油管連接是否可靠、液壓油箱油位是否正確等。此外,常壓式液壓油箱還要檢查并清潔通氣孔,保持其暢通,以防氣孔堵塞造成液壓油箱內出現一定的真空度,致使液壓油泵吸油困難或損壞。
首先要明確,機械設備不僅是施工生產的現代化工具和主要手段,而且是重要的物質資本、資源和資產,機械設備管理是一種系統(tǒng)工程。在現代企業(yè)制度下,分決策層、管理層、勞務層等組織機構。3層合理分工、協同發(fā)展,層層定崗到人,對機械設備進行綜合管理。管理層建立機械設備臺賬,建立詳細技術資料檔案,一機一檔,并定期組織檢查,技術檔案要有專人負責保管。
對機械設備采用集中配置統(tǒng)一調配,綜合配置與專業(yè)化配置并重,特殊設備配置專業(yè)隊伍,一般設備綜合配置,盡量擴大配置,這樣有利于隊伍調動,人隨機走,保持機械設備管理的相對穩(wěn)定性。為避免機械設備的閑置,避免個別單位對不用設備占有情況的發(fā)生,設備調配權應屬于企業(yè)的設備部門。各單位的機械設備由于工作性質發(fā)生變化,或由于季節(jié)性停用,設備部門有權將其調往需要的單位。對于調遷費用,由調入項目部負擔,調入設備如有損壞,由調出項目部負責維修費用,做到各負其責。這樣,既避免了調出項目部常常將損壞設備應負擔的維修費用轉嫁給調入點,又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
實行績效制度,充分發(fā)揮工程機械管理、操作、維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實現定機、定人、定崗位、包維護?!叭ㄒ话敝贫鹊膱?zhí)行情況,將直接影響到施工企業(yè)的工作效率、施工安全和工程機械的完好程度。
工程機械設備使用管理,是設備管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工作的優(yōu)劣與企業(yè)效益直接掛鉤,其使用目標是提高效益和利用率。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機械設備在不段更新換代,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的技術和管理人員不斷地加強學習,增強專業(yè)技術水平,科學合理地使用管理機械設備。針對這種情況,企業(yè)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集中培訓”的方法,加大技術培訓力度,選拔和培養(yǎng)一批懂技術的專業(yè)人才,參與設備管理與決策,激勵其技術創(chuàng)新,使企業(yè)始終處于同行業(yè)先進技術的前沿,保持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優(yōu)勢和技術裝備,以滿足企業(yè)今后的發(fā)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有重點地組織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參加機械設備操作競賽,形成學知識、比技術、鉆業(yè)務的良好氛圍,并根據工程具體情況,采用示范表演、技術知識講座、觀摩學習等形式,及時推廣宣傳有實效的經驗體會,以點帶面,逐步提高工程機械操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同時又要注意保持人員的相對穩(wěn)定,以提高人員的專業(yè)化水平。2.3 嚴格實施機械設備報廢制度
設備本身就是技術,是物化了的技術,是在實物形態(tài)上體現著勞動資料形成的知識和科學成就。在某種意義上講,采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就是依靠科學技術提高現代化管理程度的體現。機械設備若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應堅決予以報廢:
(1)主要結構、主要機件已損壞到不堪使用,再進行大修已經不能達到使用安全要求者;
(2)機械設備的主要部件已老化,技術性能落后,耗能高出正常值25%以上,效率低,已無改造價值者;
(3)修理費用高達原值50%以上,在經濟上不如更新合算者;
(4)屬于淘汰機型,配件無供應來源者。
總而言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礦場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體會到機械設備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員的全面參與和積極配合。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設備穩(wěn)定運行為目標,緊緊抓住搞好設備現場管理、強化維修保養(yǎng)這項中心工作,重視各級管理人員技術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機械設備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逐步使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走上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市場化的軌道。
[1]彭 敏,劉東海.論工程機械及其控制技術的發(fā)展[J].山西建筑,2007,33(9):3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