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霞
(長春市中心醫(yī)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由先進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品。近年來,靜脈留置針在國內的應用日趨廣泛。
靜脈留置針近年來在我院廣泛使用,我科于2002年3月開始使用,多用于嚴重多發(fā)傷,腹腔內出血、有機磷農藥中毒、上消化道出血、腦血管內出血、腦血管意外、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及癲癇等躁動的病人。保持靜脈通道的暢通,有利于治療時用藥及搶救。使用目的是對長期輸液者,能保護血管,減少患者因反復穿刺造成血管損傷及精神上的痛苦。為急救提供有效的通道。
我院應用某廠生產的一次性密閉式靜脈留置針可根據病人年齡、病情、血管情況和輸液量的多少,選擇合適型號的筋脈留置針。在不影響輸液速度的前提下,應選用細短留置針,應使用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入機體血管,一般用22號。
同常規(guī)筋脈輸液法:治療車、治療盤、無菌棉簽缸、復合碘醫(yī)用消毒棉簽、止血鉗、剪刀、膠帶、固定敷料、筋脈留置針、輸液器2個、彎盤、脈枕、小橡膠單、一次性治療巾、止血帶、污物碗、方盤、污物桶、洗手液、輸液治療單、靜點藥物、靜點卡、、膠水、抹布。對躁動的患者視需要準備約束帶。
靜脈的選擇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率,且與滲液及靜脈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較大的關系。選擇筋脈多為粗直、有彈性、暴露、血流豐富、無筋脈瓣的,且易于固定的靜脈。多選不需要特殊體位的前臂頭靜脈,肘正中筋脈、由于人體下肢的靜脈瓣多,血流緩慢,已發(fā)生靜脈炎,所以不作為首選。
同一般輸液法,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嚴格檢查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讓病人取平臥位選擇血管消毒穿刺部位為8cm×10cm,后旋轉松動留置針外套管,沿靜脈的走行,以15~30°進行靜脈穿刺,進針速度宜慢,見到回血后降低角度5~10°,針芯退出0.5cm,連針帶管送入血管,送入時以免穿透血管,并且保證外套管在血管內。立即用右手按住針柄不動,以針柄為支撐,左手將外套管全部送入靜脈內或邊送管邊退針芯,抽出針芯直接與輸液器相連接,用一次性無菌透明敷料做封閉固定套管針,輸液貼固定延長管,用輸液器調解器調解輸液速度。保持無菌敷貼的完整,防止脫落。
(1)目的是保持暢通的靜脈通絡。將導管內殘留的藥液沖入血管,避免刺激局部血管。
(2)封管液①種類:等滲鹽水:用量5~10mL,停止輸液后每6~8h沖管1次。稀釋肝素液:用量2~5mL,抗凝作用可持續(xù)在12h以上。②肝素液的配置:原則上每毫升鹽水含10~100u。一支肝素12500u稀釋于125~1250mL生理鹽水中。(3)封管方法:①正壓封管:將針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內,推注封管液剩0.5~1mL,邊推注邊拔針。應采用連續(xù)不間斷,邊推注邊旋轉式退出針頭的方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使其充滿整個導管腔。②脈沖式封管:即推一下停一下。
一般為3~5d,最好不超過一周。有學者認為,只要局部無靜脈炎的發(fā)生,輸液通暢,且患者無穿刺部位不適,就可以不變更穿刺部位,但多數學者仍主張靜脈留置時間不超過7~14d為宜。
穿刺技術不熟練,反復穿刺后將導管置入靜脈內,若導管尖端受損,留置期間易形成堵塞。穿刺過度,刺破靜脈后壁,可致置管失敗或引起液體滲出及靜脈炎,僅將針尖刺入靜脈而外套管尚在靜脈壁外,是常見送管失敗的原因。穿刺角度過小,劃傷靜脈壁,穿刺及留置期間疼痛明顯并引起液體滲出及靜脈炎。
置管前護士應將靜脈留置針應用的目的、意義及價格告訴患者及其家屬,讓患者及家屬認可,讓其了解有關靜脈留置針的護理知識,常見的并發(fā)癥及預防的方法,避免置管的肢體過度活動。對長期輸液患者,指導其自行保護血管,在用藥結束后經常輕輕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輕搓催手背、足背。做手部伸握動作,局部進行熱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環(huán)及血管彈性,套管針可留置5~7d。
防止筋脈炎及局部炎癥反應。(1)穿刺前嚴格檢查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如有破損或過期禁用。(2)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皮膚消毒面積比一般靜脈穿刺要大且要徹底,套管脫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保持穿刺點無菌,覆蓋透明敷料,保持敷料透明干燥,固定牢固,但不易過緊,以免引起患者不適。輸液前及輸液后檢查穿刺部位及靜脈走行有無紅腫熱痛及靜脈硬化等現象,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如發(fā)現異常應及時拔除導管。(3)合理選擇靜脈,盡量避免使用靠近神經、韌帶、關節(jié)、受傷、感染的靜脈。(4)掌握藥物的性能,特點及使用的注意事項,注意輸入藥物的濃度及速度。用甘露醇時局部熱敷或提高藥物的溫度,使血管的通暢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時,必須確保針頭在血管內才能滴入藥物,應用刺激性強,濃度高的藥物時應縮短留置時間,一般不超過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