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龍
(湖北省荊門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 湖北荊州 448000)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是一種無結石的膽囊急性炎癥,具有發(fā)病急、發(fā)展快等特點,臨床容易化膿、壞疽甚至進展為穿孔,臨床容易誤診和漏診[1]。近年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與該病的影像學診斷技術提高相關。以往臨床治療,常對癥狀較輕、無腹膜炎表現以及無膽囊積液患者行保守治療,如病因治療、糾正電解質、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但患者一旦出現較為嚴重并發(fā)癥時,再行手術則往往喪失最佳搶救時機,會發(fā)生膽囊壞疽和穿孔等,危及生命[2]。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腹腔鏡手術指征的進一步擴大,目前臨床主張明確診斷后,積極給予抗炎、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適當處理合并癥后,及早手術治療,首選膽囊切除術,并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3]。與傳統(tǒng)術式比較,腹腔鏡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顯著優(yōu)勢。本研究對我院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急性非膽石性膽囊炎53例行腹腔鏡手術患者,探討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我院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急性非膽石性膽囊炎53例患者,男32例,女21例。年齡35~67歲,平均46.8歲。臨床表征為右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畏寒發(fā)熱,黃疸等,伴有右上腹部壓痛。所有患者均既往無膽囊結石病史,繼發(fā)于創(chuàng)傷及手術后,經B超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發(fā)病24h內27例,24~48h內22例,超過48h4例。術前B超檢查見膽囊腫大,膽囊內無結石,膽囊壁增厚,膽囊周圍積液,超聲莫非氏征。其中合并高血壓6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糖尿病2例。所有患者均無腹腔鏡膽囊手術禁忌。
術前給予患者常規(guī)抗炎、輸液、禁食,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對癥治療,控制患者血壓在標準范圍內(140~90mmHg),控制空腹血糖8.0mmol/L內。采取氣管插管全麻。采取四孔法,在臍上或臍下做1.2~1.5cm切口,劍突下、右肋緣下鎖骨中線處及腋前線處做0.5cm切口,分別穿入Trocar,CO2氣腹壓力為8~12mmHg。形成氣腹后觀察膽囊周圍粘連程度,逐次分離膽囊于周圍的粘連,最大程度顯露Calot三角。電凝棒或鈍頭吸引器分離粘連,粘連緊密則使用電鉤或分離鉗分離,致密粘連可用剪刀剪斷。根據膽囊炎癥和Calot三角粘連情況,確定全部切除膽囊還是部分切除。術中發(fā)現患者存在較多炎癥或膽囊抓破膽汁滲漏,取出膽囊后要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同時術中還要注意沖洗肝上下間歇。術后留置乳膠引流管,觀察48~72h,引流液少于15mL,B超檢查腹腔內無積液則可拔除引流管。術后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3~5d。術后注意加強監(jiān)護,控制血壓和血糖等。
本組研究病例均順利完成腹腔鏡手術,經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53例患者均為急性非膽石性膽囊炎,無漏診和誤診病例。其中急性化膿性膽囊炎38例,壞疽性膽囊炎15例,其中穿孔4例。所有病例術中均可見膽囊壁明顯充血、膽囊腫大、張力變大、漿膜失去光澤,膽囊黏膜出現不同程度壞死等。本組病例住院時間6~13d,平均住院時間9.8d。手術時間45~140min,平均手術時間95min。所有患者均治愈,未發(fā)生膽管損傷等并發(fā)癥。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發(fā)病急,病死率高,具有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急性膽囊炎發(fā)作時,膽囊及肝門區(qū)嚴重水腫、粘連以及壞疽,需行膽囊切除術。傳統(tǒng)術式因膽囊水腫嚴重,膽囊張力變高,較難夾持,存在較大手術風險。早期腹腔鏡也有諸多的指征限制,隨著技術的不斷嫻熟,腹腔鏡適用指征較為擴大。目前腹腔鏡應用于急性非膽石性膽囊炎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顯著優(yōu)勢。耐心細致的剝離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的膽囊與周圍組織的粘連,很少出現急性結石性膽囊欲網膜剝離困難,剝離避免采用撕扯法,防止廣泛滲血。行腹腔鏡治療急性膽囊炎手術時機不要超過72h,超過時間較長時則膽囊漿膜與周圍組織粘連緊密,很難分離[4]。如果膽囊內張力較高,則先穿刺減壓后再進行手術,術中避免反復鉗抓膽囊,防滲血擾亂術野。術中清洗分辨出膽囊管、膽總管、肝總管三管,避免熱損傷。術后放置置留管引流排出膈下間隙積液,減少術后發(fā)熱并觀察是否出血及膽漏等。總之,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臨床治療應盡早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患者情況符合腹腔手術指征時,首選腹腔鏡作為治療方法。
[1]黃志強.黃志強膽道外科[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55~358.
[2]巴明臣,毛靜熙,陳訓如,等.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時機[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0,17(1):14~15.
[3]戴途,李建平,陳波,等.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的診治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8,15(1):80~81.
[4]龔連生,張陽德,劉恕,等.腹腔鏡治療急性膽囊炎[J].中國內鏡雜志,2003,5(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