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云 包銀珍 呂寅峰 洪 晶 陸 斌 孫 涌 (浙江省富陽市婦幼保健院 311400)
隨著城市工業(yè)現(xiàn)代化的迅速發(fā)展,鉛對環(huán)境的污染日益嚴重。兒童是鉛污染的易感人群,血鉛每上升100μg/L(0.483μmol/L),兒童智商下降6~8分。因此,鉛中毒已成為威脅兒童身體健康和智力發(fā)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于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對富陽市富春街道兒童進行血鉛測定調查時,對血鉛超標兒童采取以健康教育為主配合適量補鋅的干預措施,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在我院保健門診及社區(qū)集體兒童健康體檢中,輕度鉛中毒患兒264例(血鉛指標在100~299μg/L),年齡9個月至6歲。
1.2 分組 對264例血鉛超標的兒童全部進行特定內(nèi)容的健康教育指導。選擇其中同時配合補鋅治療的兒童119例作為觀察組;另外將僅接受健康教育指導的兒童145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兒童年齡、性別構成大體一致。
1.3 干預方法
1.3.1 健康教育 ①設立兒童鉛中毒防治咨詢門診,對來門診的兒童家長面對面地宣傳鉛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幫助家長尋找鉛源,讓孩子遠離鉛源;②在幼兒園和社區(qū)內(nèi)開展鉛中毒的防治知識講座,對兒童及其家長進行鉛中毒防治的健康教育,如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多吃富含鈣、鐵、鋅的食物,防止或減少鉛在胃腸道的吸收;③發(fā)放宣傳資料,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等宣傳鉛中毒的有關知識,呼吁使用無鉛汽油,降低大氣環(huán)境中的鉛污染;動員社會各界開展鉛中毒預防性健康教育,提高群眾對鉛毒害作用的認識。
1.3.2 補鋅 觀察組在上述健康教育基礎上給予葡萄糖酸鋅顆粒70mg/包(含鋅10mg),35mg/次,3歲以下每日2次;3歲以上每日3次;共口服3個月。兩組在觀察期間均不服用其他保健食品和藥物。4個月后按觀察前同樣的方法對兩組兒童進行血鉛復查。
兩組兒童4個月后進行追蹤復查。對照組復查121例,占觀察人數(shù)的83.4%;失訪24例(16.6%)。觀察組按要求服鋅并接受復查96例,占該組觀察人數(shù)的80.7%;失訪23例(19.3%)。觀察組干預前119例,血鉛值(155.3±8.1)μg/L,干預后測96例血鉛值(89.9±5.6)μg/L;對照組干預前145例血鉛值(146.6±5.0)μg/L,干預后測 121例血鉛值(92.1± 4.0)μg/L。
兩組干預后血鉛水平均較干預前有大幅度下降,且均降至正常范圍。觀察組干預前后的自身對照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u=69.80,P<0.01);對照組干預前后的自身對照比較,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u=92.32,P<0.01)。兩組間比較,干預前觀察組血鉛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93,P<0.01),兩組間不可比。
我們對輕度鉛中毒患兒采取積極的健康教育和營養(yǎng)指導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通過介紹鉛中毒的相關知識,使患兒家長了解到鉛中毒對兒童成長的危害,主動配合改善患兒營養(yǎng),幫助家長找到引起患兒鉛中毒的特異性鉛暴露源,并進行相應的干預。營養(yǎng)指導可提醒家長如何防鉛中毒,保證膳食中有足夠的鋅、鐵、鈣等元素。行為指導是通過對家長的教育,規(guī)范家長和兒童的一些具體行為,特別是杜絕一些將環(huán)境中的鉛帶入兒童體內(nèi)的危險行為。田宏等[1]研究發(fā)現(xiàn),血鉛與血銅、鋅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性,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鉛超標時,血漿鋅則低于正常水平。本次觀察結果顯示,健康教育指導能達到降低鉛值的目的,同時適量補鋅也能達到降低血鉛的目的。因此,筆者認為,在開展健康教育指導的同時,是否需要適當補充鋅尚需進一步觀察。
本次觀察兩組患兒均有較高的失訪率,是否對結果有所影響,尚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
[1]田宏,劉忠良,焦宏,等.鉛中毒兒童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變化[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12(3):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