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樹 顏正春
湖南省永州市皮膚病防治所 永州 425000
痤瘡是一種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發(fā)病率 70%~87%,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超過了哮喘和癲癇[1]。2008年 6月 ~2009年 6月我科采用異維 A酸聯(lián)合阿達帕林凝膠治療尋常痤瘡患者56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共 98例,男 49例,女 49例,年齡 17~45歲,平均 21歲,病程 20天 ~3年,平均 32個月 。 98例均為輕中度痤瘡,隨機分為治療組 56例,對照組4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具有可比性(P>0.05)。兩組患者用藥前 2周均未使用任何內(nèi)外用藥物治療。排除妊娠期婦女、肝腎功能異常、高脂血癥者,不能遵醫(yī)囑配合治療者。育齡期婦女服藥期間及停藥 1年內(nèi)嚴格采取避孕措施。
治療組予異維 A酸膠丸(商品名:特維絲),體重≤50kg,1次 10mg,1天 2次;體重 >50kg,1次10mg,1天 3次,均飯后即服。每晚睡前外用 0.1%阿達帕林凝膠(商品名:達芙文),用前先清洗面部,擦干皮膚再外用藥物,并輕揉片刻。對照組僅使用阿達帕林凝膠外用,用法同治療組。每周復診 1次,連續(xù)用藥 8周觀察并判定療效。
3.1 療效標準 治愈:皮損消退≥90%;顯效:皮損消退≥80%;好轉(zhuǎn):皮損消退≥30%;無效:連續(xù)用藥8周皮損消退 <30%,炎癥同前或加重。治愈加顯效為有效率。
3.2 結(jié) 果 治療組 56例中,治愈 32例,顯效 18例,好轉(zhuǎn) 5例,無效 1例,有效率 89.3%;對照組 42例中,治愈 10例,顯效 12例,好轉(zhuǎn) 14例,無效 6例,有效率 52.4%。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3 不良反應 治療組中大多數(shù)患者有口唇干燥,輕度惡心,給予對癥處理,可耐受。兩組部分患者因外用阿達帕林凝膠出現(xiàn)皮膚燒灼和刺痛感。
痤瘡的發(fā)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炎癥反應等諸多因素相關,異維 A酸膠丸用于治療痤瘡時具有縮小皮脂腺組織,抑制皮脂腺活性,減小皮脂分泌,減輕上皮細胞角化及毛囊皮脂腺口的角質(zhì)栓塞,并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繁殖,從而有效減少粉刺、丘疹、膿皰的形成。異維 A酸膠丸為脂溶性,進餐時服用可促進其吸收。阿達帕林是人工合成第三代維 A酸類藥物,具有比其他外用維 A酸藥物(及全反式維 A酸)更強的抗炎、抗增生和調(diào)節(jié)表皮細胞分化的能力,其不良反應少于其他的同類藥物[2]。阿達帕林作用于角質(zhì)形成細胞的分化,使毛囊角化正常化,抑制粉刺形成并溶解粉刺,減小毛囊直徑,使角質(zhì)層疏松,加速粉刺排出,抑制皮脂腺增生和炎癥反應,從而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3]。本組結(jié)果顯示,異維 A酸聯(lián)合阿達帕林凝膠治療尋常痤瘡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皮膚科醫(yī)師分會·中國痤瘡治療指南專家組.中國痤瘡治療指南[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8,37(5):339.
[2] 張錫寶,趙辨.阿達帕林—治療痤瘡的新藥[J].臨床皮膚科雜志,1999,28(2):132.
[3] 靳培英.維 A酸在皮膚病治療中的進展[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33(6):44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