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芹
(泰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失眠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的睡眠,其臨床表現為難以入睡,甚至徹夜不眠,或睡后易醒,醒后難以入眠,或似睡似醒,醒后仍感困乏[1]。失眠包括入睡困難、清晨覺醒過早、睡眠時間短、睡眠中斷、白晝睡眠時間過多[2,3]。它約占內科門診的10%左右[4]。WHO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約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癥的困擾[5],我國有40%的人睡眠不足。因此,改善失眠癥病人睡眠質量,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我院近年來對60例失眠癥病人給予熱浸酸棗仁治療的同時,結合辨證施護,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116例以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54~82歲,平均62歲,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Ⅱ-R)中失眠癥的診斷標準[6,7]。均已排除患有其它嚴重性器質性病變。將110例患者隨即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男46例,女21例;對照組50例,男32例,女18例。2組年齡、性別、病情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 法
取酸棗仁30 g,搗碎,裝入暖水瓶中,加入95℃±的熱水300~500 ml,保溫浸泡4~5 h,搖抣,取上清液200~400 ml,于晚飯后0.5 h,睡前1 h代“水”頻服。對照組服用西藥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等西藥催眠藥物。
兩組干預患者失眠改善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患者失眠改善
P< 0.01
3.1創(chuàng)造舒適的睡眠條件和環(huán)境:將患者安排在清凈的房間,并且保持病房整潔,空氣清新,適度開窗。避免突然而來的噪音及恐怖、驚駭等刺激。指導病人晚餐不易過飽過晚,以清淡、富含維生素的軟食為主,防止大便干燥。協(xié)助患者晚間熱水泡腳,睡前及時排盡小便,指導患者進行促進睡眠的練習,使患者精神放松,安靜入睡[8]。
3.2養(yǎng)生指導: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前在室外空氣新鮮的地方漫步30min或聽輕松的音樂,不做劇烈活動、過度興奮。指導病人使用放松術,如緩慢地深呼吸,默念數字、聽單調的滴水聲、鐘表滴答聲等,讓心境寧靜平和,有助于睡眠[9]。
3.3心理護理:失眠主要原因是心理社會因素,因此心理治療是關鍵。中醫(yī)學提出“以心醫(yī)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 治療組在采用藥物治療前,先進行心理護理,指導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減少思慮,適時、適宜地進行體育鍛煉,暗示患者,只用酸棗仁一味藥就能完全治好失眠,而且對藥物依賴性的戒斷治療具有很高的治療效果。在護理失眠病人時一定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加強精神護理,及時開導安慰,消除不良疑慮,保持心情舒暢,使之能積極配合調治。
中醫(yī)認為,失眠雖屬心神疾病,在古代書籍中又稱“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靈樞經·口問》認為“陽氣盡陰氣盛則目暝,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10]。說明睡眠是陰陽平衡的體現,良好的睡眠是生命活動的象征。失眠癥是一種常見疾病,我國一般人群中有10%~20%患有失眠癥,國外報道達30%~35%[9]。冠心病病人心理壓力大,長期處于少眠狀態(tài),使之產生焦慮、緊張、不安、煩惱、悲傷和痛苦等不良情緒,常此以往,耗傷了心肝之陰氣,心肝血虛,則心失所養(yǎng),神不守舍;肝虛陰傷則魂無所藏,故見心神不寧、失眠、健忘、多夢、目眩之癥。酸棗仁系鼠李科植物酸棗仁的干燥成熟種仁,經清炒,破碎后的藥品,入心經與肝經,味甘滋補,故能補養(yǎng)心、肝之陰血,而有安神定魂之效。屬滋養(yǎng)性安神之品,是治療血虛煩躁不眠之要藥[11]。本組資料顯示熱浸酸棗仁法治療失眠較之西藥治療效果差異顯著,尤其是長期失眠者。該方法組方簡單、服用方便,適合于失眠發(fā)病率高的冠心病群體,久服無副作用,也不會成癮,值得臨床推廣。
[1] 張惠珍,郝厚碧,葉小英. 失眠癥的中醫(yī)護理[J]. 全科護理,2009,7(8):2193-2194.
[2] 楊亞娟,席淑華,趙金娣.腦卒中病人失眠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50.
[3] 劉曉聯(lián),裴顯俊,勒曉玉.睡眠障礙及其護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8):364-366.
[4] 殷鳳禮.西醫(yī)內科學基礎[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7.429.
[5] 錢之玉.失眠及其藥物治療[J].中國藥師,2005,8(1):13-21.
[6] 沈漁.精神病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80.
[7] 王祖承.精神科綜合征[M].第一版.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80-84.
[8] 陳素梅,王卉. 冠心病患者睡眠護理干預探討[J]. 中國民族民間藥,2009,17(3):170-171.
[9] 張惠珍,郝厚碧,葉小英. 失眠癥的中醫(yī)護理[J]. 全科護理,2009,7(8):2193-2194.
[10] 張玲.不寐中西醫(yī)結合護理[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1(12):1148.
[11] 蕾載權,張廷模.中華臨床中藥學(下卷)[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49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