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瑞士特約記者 宋 文 本報記者 王躍西
圍繞是否接收2名美國關塔那摩監(jiān)獄的“東突”囚犯,瑞士國內最近出現很大爭議。12日,瑞士聯邦議會安全事務委員會以15票贊成、1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要求瑞士聯邦政府拒絕接收來自關塔那摩監(jiān)獄的任何恐怖嫌犯。這一結果令部分瑞士媒體及“大赦國際”等組織大呼失望。中國反恐問題專家李偉13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瑞士議會的做法反映出他們已經客觀認識到國際社會面臨的威脅,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據瑞士《晨報》等媒體報道,瑞士議會一名女發(fā)言人12日表示,自從圣誕節(jié)前美國發(fā)生炸機未遂事件后,瑞士十分擔心接收關塔那摩囚犯會引發(fā)安全問題。此外,瑞士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也提醒瑞士外交部:注意接收“東突”囚犯的安全風險。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上臺后,宣布將于2010年1月底關閉設在古巴美軍基地的關塔那摩監(jiān)獄,并積極為監(jiān)獄中在押恐怖嫌犯尋求接收方。瑞士政府在奧巴馬就職的第二天就表示支持奧巴馬盡快關閉關塔那摩監(jiān)獄,并表示愿意在接收囚犯方面做出努力。
早在去年8月,瑞士就派出代表團訪問關塔那摩監(jiān)獄,通過查閱檔案以及面談方式,對囚犯做出安全評估,初步確定“可以接收人選”,其中包括2名中國籍“東突”囚犯。隨后,瑞士日內瓦州和位于西北部的盧拉州表示,“愿意在此方面做出貢獻”。去年12月,瑞士司法部長伊夫琳表示,瑞士可能接收更多來自關塔那摩監(jiān)獄的囚犯,包括一些中國籍嫌犯。去年12月18日,中國駐瑞士使館向瑞士聯邦政府致函表示,“中國籍涉嫌囚犯應被遣返中國”。
瑞士聯邦議會宣布12日的投票結果后,立即引起媒體和各黨派的極大關注。《日內瓦論壇報》、《瑞士時報》等紛紛撰文各抒己見。贊成一派認為,考慮到“關塔那摩釋放的囚犯又重回恐怖陣營”的事件逐漸增多,瑞士政府應該對此前做出的“安全評估”重新考慮。另外,瑞士的“人道之舉”其實是在幫助奧巴馬獲得民意高分,瑞士沒有必要將自己置于利益受損的風險之下。
也有媒體持反對意見,認為瑞士不應受中國“干涉”,應當努力保護瑞士的“人道主義政策”不容侵犯。如果瑞士政府采納議會安全事務委員會決議,意味著“瑞士寧愿激怒美國也不愿得罪中國”。西方人權組織“大赦國際”也鼓動說,如果將“東突”囚犯引渡回中國,他們面臨的可能是酷刑甚至于死刑。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安全與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李偉1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美國國防部的數據顯示,從關塔那摩監(jiān)獄釋放的囚犯再次從事恐怖活動的趨勢明顯增加,再次加入恐怖組織的比例已經從11%上升到14%,這令美國十分頭痛。尤其是不久前發(fā)生的美國圣誕節(jié)炸機未遂事件,策劃者正是從關塔那摩監(jiān)獄釋放出來的一名囚犯,這對美國和西方沖擊很大。美國拒絕將關押在關塔那摩的囚犯遣返回本國的做法十分不負責任,對國際反恐局勢不利。盡管一些人還帶著冷戰(zhàn)思維看問題,但我認為這次瑞士議會的做法反映出瑞士已經客觀認識到國際社會面臨的威脅,做出了正確的選擇?!?/p>
一名瑞士學者13日向《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瑞士聯邦政府在與地方政府玩“貓捉老鼠的游戲”,面對盧拉州政府愿意接收囚犯的表態(tài),聯邦議會通過上述決定,為聯邦政府走出“困境”提供了借口與依據。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姜瑜12日也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在本土釋放或者將有關中國籍恐怖嫌犯轉移至第三國安置,也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名義接收這些恐怖嫌犯。姜瑜說,希望瑞方從中瑞關系大局出發(fā),重視中方關切,切實履行國際義務,拒絕接收關塔那摩中國籍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