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壯志
作為近鄰,長期戰(zhàn)亂的阿富汗形勢難免影響到中國的國家利益。所以,中國應在阿富汗問題上更加主動,更加富有建設性和進取心,這關系到中國周邊戰(zhàn)略是否成功和國際形象能否提升。
但要強調的是,中國不會出兵阿富汗。單靠武力,只能使一個完整的國家支離破碎,不能解決阿富汗問題。中國應對阿富汗采取迂回的策略。
從目前來看,一味擴大經濟援助效果并不好。從東京的國際援助會議,再到倫敦、巴黎,籌集的資金不斷增多,但阿富汗重建還在起步階段。有內部原因,阿政府執(zhí)政能力有限,軍閥割據,腐敗橫行;也有外部原因,西方國家雖出手闊綽,但大都附加條件或直接為軍事行動服務。各種援助并未真正惠及普通民眾。
然而,中國躲在其他大國背后發(fā)揮作用也不可取。阿富汗是大國展示實力與影響的舞臺,大國都立足于本國的長遠利益投棋布子。阿富汗局勢發(fā)展與中亞、巴基斯坦密切相關,關系到中國數千公里邊界線的長治久安。如果處處禮讓,不主動出擊,就會陷入被動,眼前雖不吃虧,卻會傷害長遠的經濟和安全利益。
那么,中國應如何發(fā)揮作用呢?首先是依托國際組織,主導一些國際合作,吸納更多國家參與。這樣的國際組織包括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國、亞洲開發(fā)銀行等。中國主動提出一些項目方案,通過多方共同努力,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尤其是上海合作組織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因為與阿富汗相鄰的中亞國家、巴基斯坦分別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和觀察員,在阿富汗有獨特影響的俄羅斯也是該組織的重要成員。但這種合作的前提要體現中國的價值與目標。
其次是積極爭取阿富汗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和解。由于中國恪守不干涉別國內政、大小國家平等的原則,能夠與阿富汗的各個政治派別直接或間接地進行接觸,有條件促成各方談判,實現民族和解。和解是實現和平的唯一出路。如果中國在這方面能有所作為,即便只作談判的中間人和東道國,也會爭取到阿富汗人民和鄰國的擁護,體現大國的作用。
再次是保持經濟投入的力度??筛淖兘洕度牒驮姆绞?,選擇相對穩(wěn)定、對中國非常友好的地區(qū),搞合作項目。政府提供風險擔保,支持和保護國內的企業(yè)到阿富汗發(fā)展,既可使合作有聲有色,又可避免單純援助阿政府遇到資金流向不明的問題。
最后是善于做人的工作,擴大人文領域的交往。通過培訓、教育領域的合作,讓更多的阿富汗青年到中國學習。除了中國已在阿富汗援建公路、醫(yī)院、學校等民生項目外,擴大接納培訓和留學人員的數額,可得到阿民眾更多好感,為中阿友好關系的未來奠定基礎。
總之,主動介入阿富汗的和平與重建,對中國而言的確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是介入的方式不是派兵,而是非軍事性質的援助手段?!?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