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的日益開放,涉外婚姻已不再是一個時髦話題。一些人為了改變自己的人生際遇和生存環(huán)境,試圖通過婚姻這座橋梁來實現(xiàn)自己的出國夢想。這其中雖然有不少成功美滿的事例,但也有人草率地將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外嫁上面,最終鑄成了人生大錯。發(fā)生在廣西柳州市一名外嫁女身上的故事,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只接觸幾天時間,“80后”女孩看上大她15歲的澳籍華人
家住柳州市柳北區(qū)的黃卉慧,是位“80后”女孩,在柳州市棉紡廠工作。她身材高挑,容貌超群,雖然出身
于一貧寒的工人家庭,但是從小心性高傲,長大后總向往過那種錦衣玉食的富貴生活。盡管黃卉慧只是技校畢業(yè),卻把自己從里到外包裝得像一個高級白領麗人,言談舉止也刻意模仿知識分子。正是由于她的冷傲外表,令一個個想接近他的男士卻步。誰也不知道這個“冷美人”的內(nèi)心,對自己的婚姻大事是怎么打算的。
2004年冬季,黃卉慧的兩位同齡女友分別嫁到了日本和加拿大,這對她觸動很大。她也是一位觀念很前衛(wèi)的姑娘,認為愛情不分國界,只要對方各方面條件好就行。
說來也巧,2005年元月3日,黃卉慧初中時的同學秦小麗,約了4位澳大利亞的網(wǎng)友(3男1女)來柳州游玩。秦小麗知道黃卉慧有外嫁的心思,出于好心,便邀請黃卉慧前來陪同這幾位外國網(wǎng)友一起游玩。
在陪游的幾天里,黃卉慧與一位叫朱剛強的男子特別談得來。年屆四旬的朱剛強是澳籍華人,雖然年長黃卉慧15歲,但他長相還可以,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小得多。通過一周時間的接觸,朱剛強對黃卉慧處處表現(xiàn)得關懷備至,給涉世未深的黃卉慧留下了好印象,也贏得了她的好感。黃卉慧不想放過這次難得的機會,臨別時向朱剛強要了手機號碼,并將自己的一張彩照,連同自家的電話號碼及本人的手機號碼一起給了朱剛強。
兩人分別幾天后,黃卉慧撥通了朱剛強的手機號碼……
2005年1月30日,朱剛強居然真的再次來到柳州跟黃卉慧會面。這次相見,雙方都省卻了一般戀愛過程中的繁文縟節(jié),很快就纏綿在一起,直接進入談婚論嫁的主題。
出國心切,草率成親
短短一個星期,黃卉慧就稀里糊涂地跟朱剛強登記結(jié)婚了。雖然朱剛強沒為黃卉慧花什么錢,但黃卉慧覺得自己能夠嫁給一個有錢的外籍華人,最終使自己也成為一個華僑,她已經(jīng)很滿足了。
2005年2月28日,在朱剛強沒有花一分錢的情況下,黃卉慧便心甘情愿地跟他走上了紅地毯。在此之前,黃卉慧只向朱剛強提出一個要求:“父母養(yǎng)育了我20多年不容易,在我出嫁這天,你是不是應該向我父母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朱剛強當即表示,這個要求合情合理,只不過自己這次來得倉促,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馬上拿出彩禮錢來。他要黃卉慧先向自己的閨中好友借2萬元錢送給父母,待他回到澳大利亞后,馬上就將錢匯過來。
無奈,黃卉慧只好向自己的幾位好朋友東拼西湊借了2萬元錢,在婚禮上以朱剛強的名義送給了自己的父母,一時獲了個滿堂彩。
婚后,朱剛強只在柳州呆了7天,便急急忙忙獨自回澳大利亞了。其間,他只到黃卉慧家住過一天,其余時間都是在賓館度過的。
之后,黃卉慧只能用手機跟朱剛強聯(lián)系。對于丈夫朱剛強,黃卉慧只知道他住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家里經(jīng)營著一家超市和一家中餐館,收入在澳大利亞華人中處于中上等水平。所有這些,都是朱剛強對她說的。其他情況,黃卉慧都不了解。
盡管朱剛強家的經(jīng)濟條件不錯,但他在電話中卻從不提那2萬元彩禮的事,黃卉慧也不好意思開口問。
閃電似的婚姻以馬拉松似的方式結(jié)束
2005年4月3日,黃卉慧不慎將手機丟失。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卻給朱剛強提供了“玩失蹤”的機會。
數(shù)日后,當黃卉慧買來新手機與朱剛強聯(lián)系時,卻怎么也聯(lián)系不上了。一連幾天都是如此,朱剛強仿佛人間蒸發(fā)了,無奈的黃卉慧只好等朱剛強打來電話??傻攘藘蓚€月,仍然音信全無,心急如焚的黃卉慧不得不去找同學秦小麗。秦小麗也感到奇怪,說朱剛強好久沒有上網(wǎng)聊天了。
黃卉慧感到事態(tài)有點嚴重,但她仍不愿放棄朱剛強,先后寫了幾封言辭懇切的信寄往澳大利亞,結(jié)果都如石沉大海。
2005年8月21日,黃卉慧通過秦小麗與網(wǎng)友聯(lián)系獲悉,朱剛強的家已搬遷,手機號碼已更改。直到這時,她才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這天晚上,黃卉慧徹底失眠了,想想自己二十好幾的人了,稀里糊涂地結(jié)了婚,卻過著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以前還能和丈夫通通電話交流交流,可現(xiàn)在……
每當夜深人靜,黃卉慧面對空蕩蕩的屋子,心里便會涌起無限的凄苦。她想離婚,可又找不到當事人。她只有心存僥幸,盼著朱剛強能有一天良心發(fā)現(xiàn),重新回到她的身邊。就這樣,黃卉慧一直拖了兩年多,未得到朱剛強的任何消息,她才以夫妻長期分居,感情破裂為由,于2007年12月10日向柳州市柳北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解除她與朱剛強的夫妻關系。由于被告人蹤影全無,法院要求黃卉慧先在報紙上刊登告示,到時若仍沒有朱剛強的音信,法院才能作缺席判決。
在告示刊登后規(guī)定的時限內(nèi),一直未見朱剛強與黃卉慧聯(lián)系,黃卉慧于2008年3月25日再次走進柳北區(qū)人民法院,遞交了訴狀。2008年8月18日,柳北區(qū)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公開開庭審理。
庭審中,黃卉慧頹廢地坐在原告席上,訴說著自己的不幸和要求。鑒于黃卉慧與朱剛強的婚姻確已名存實亡,加之他們既無子女撫養(yǎng),又無財產(chǎn)可割分,法官當庭作了缺席判決,準許黃卉慧與朱剛強離婚。由于是涉外婚姻,按規(guī)定黃卉惠在半年時間內(nèi)不許再婚。
令黃卉慧痛心的是,一場閃電似的婚姻卻以馬拉松似的方式來結(jié)束它。她為此付出的不僅是永不復歸的處女之身,還有3年多來身陷噩夢般婚姻桎梏中的艱難歲月。
2009年7月12日,筆者特意與黃卉慧通了電話,詢問她是否已走出那段婚姻的陰影?黃卉慧深有感觸而又毫不隱諱地說:“我當初之所以迫不及待地用青春做賭注,完全是想通過外嫁去國外享受闊太太般的生活。可令我萬萬沒料到的是,國門尚未邁出,就被對方騙了個透心涼!”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