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媽媽!”女兒大聲叫著。匆忙趕到房間,只見地板上一攤牛奶,奶瓶和蓋子歪倒在床頭柜邊?!霸趺椿厥?”我氣不打一處來?!胺?。”小家伙瞧瞧我,慢吞吞地答道,一臉無辜的樣子?!澳憧纯?,一大早就弄得亂七八糟,剛剛才收拾好……”不分青紅皂白,我忍不住一通批評。女兒知道自己有錯,低頭不語。正當我數(shù)落完畢打算拿拖把打掃時,她突然大喊:“食指媽媽,你是食指媽媽!”什么食指媽媽?我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你剛才喊媽媽什么啊?”“你就是食指媽媽,每次都會批評我,從來不表揚的!故事里就是這樣講的。”說著,小家伙拉開抽屜拿出一個光碟,“喏,就是這里的故事講的?!?/p>
原來是關于一個小朋友的故事。他的爸爸和媽媽對待他的態(tài)度完全相反。爸爸總是伸出大拇指夸獎他:“你真棒,真了不起!”他媽媽總是伸出食指來指責他:“你是怎么弄的,又錯了,怎么學的?”嚴厲的指責使得孩子在媽媽伸出食指指向他的一剎那,失去了自信。故事里就把這個媽媽稱為“食指媽媽”。
看完這個碟片,我陷入了沉思:女兒4歲不到,打翻一次奶瓶就是個天大的錯誤嗎?當然不是。問題出在大人對她的嚴厲和苛求。我希望她完美無瑕,希望她出類拔萃……回想這么多年,給女兒的鼓勵、贊美屈指可數(shù),嚴厲地向她伸出食指卻是“家常便飯”。如今,“食指媽媽”的稱號給了我當頭一棒,反省之余,決定收起食指。
女兒很喜歡畫畫。一次,我悄悄走過去想看看她在畫什么。剛剛靠近,她就說:“媽媽,你看,小雞要給太陽公公打電話了?!倍ňσ豢矗恢弧笆帧崩锬弥捦驳男‰u躍然紙上。想到以前錯誤的教導方式,我調(diào)整語氣,好奇地問道:“小雞有什么事要和太陽公公說啊?”小家伙忽然站起來看著我,一本正經(jīng)地說:“小雞想喊太陽公公起床呢,今天雖然是禮拜天,但不能變成大懶蟲。”這樣的表達,這樣的語氣,不正是我平時教育女兒的說詞嗎!我把挑剔的心收了起來,對女兒說:“寶貝,你真棒,不但想象力豐富,還非常懂事哦。”女兒聽到我的表揚,小臉蛋笑開了花,還振振有詞道:“我不是小懶蟲,要早睡早起?!?/p>
因為心態(tài)的改變,我體驗到了女兒帶來的很多驚喜與感動。記得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廣場上撿磚塊“蓋房子”。女兒見了,非常期待地問:“媽媽,我可以去嗎?我不會弄臟衣服的?!蔽倚α诵?“去吧,弄臟了也沒關系。”那天,女兒“蓋”了一座小橋,問她為什么,她眨巴眨巴眼睛說:“我想把這座小橋放在大河上,這樣山里的小朋友上學就不用繞幾十里山路了?!迸畠旱恼嬲\與美好的愿望讓我內(nèi)心泛起感動。看著這座歪七扭八的“小橋”,我豎起了大拇指:“寶貝,想得真好,山里的小朋友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女兒注意到了我認真的表情,突然說:“拇指媽媽,你是拇指媽媽!”只這一句,我欣慰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