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新課標下影響英語教學的四個因素:和諧的師生關系、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彰顯教學魅力、組織課外活動、用激情感染學生。
【關鍵詞】新課標 英語教學 因素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設計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轉(zhuǎn)變教學角色。當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努力營造民主、和諧、開放、有效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當然,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要盡量避免時下新課改的一些誤區(qū):假大空,吵鬧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主線不能丟。那種在課堂教學中,只讓學生自己看書、討論,教師自己置于旁觀者地位,不周密考慮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不恰當?shù)貑l(fā)引導等等,都是沒有起到應有的主導作用的表現(xiàn)。那么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才能實施有效的英語教學呢?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為了了解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幫助他們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盡管很多情感因素有外顯的表現(xiàn),但更多的情感是內(nèi)在的。教師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的情感,學生才有可能與教師交流。此外,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相互促進。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往往與他們學習上的成功和失敗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上的成功能夠促進情感態(tài)度的積極發(fā)展,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又有利于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學心理學認為,在教育過程中的情感激發(fā)與興趣培養(yǎng)是認知過程中的一個中心環(huán)節(jié)。師生感情融洽。關系親密和諧,是排除非智力因素干擾。保證教好學好的前提。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懂得,要學生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就必須首先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相互關系?!坝H其師,信其道”則說明了教師處理好與學生之間關系的重要性。90后一代是特殊的一代,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已經(jīng)形成了所謂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就需要教師去了解學生,和學生進行溝通,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當然,處理好師生關系并不是對學生遷就學生。
二、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彰顯教學魅力
教學要起到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景,通過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其次教師要充分運用語言藝術。1、語言要生動形象。生動形象的語言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情緒興奮,劉認知產(chǎn)生興趣;教師要運用語言藝術,使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菰锏闹R趣味化。2、語言要科學嚴謹。3、語言幽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偶爾穿捕一些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活躍課堂氣氛,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接受知識。
語言是教師的勞動工具,足教師的思維、道德、學識、情感等多種因素的綜合體現(xiàn)。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就足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蹦敲?,我們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這一源泉,用自己的智慧去開肩學生的智慧,尤其應該以自己智慧的語言激活課堂,引領學生開扁智慧的心靈。
有人詮釋得好:語言是最奇妙美麗的東西,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意義的傳播,還能夠?qū)⒄f者的感情準確地傳達給聽眾。語言風趣的教師本身是一首歡快動人的歌,一本令人深思的書。教師采用幽默的方式講課,特別是一些敏捷的對話形式,能使教學潤色生輝,能給人以如灑如密的感染力,使學生覺得上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三、定期組織課外活動
毫無疑問,英語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但是定期有組織的英語活動與英語課堂教學教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是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補充、開拓和延伸。課外活動更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創(chuàng)造力的再開發(fā),具有很明顯的自主性、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趣味性的特點。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對學生緊張的學習是一種有益的調(diào)節(jié),可以寓教于樂,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掌握知識、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必須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有意義的英語活動。例如:每學期組織一次英語節(jié)、英語話劇表演,學唱英文歌、英語演講比賽等等。通過這些課外活動,使學生的所學知識得到了遷移,從而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
四、用激情感染學生
激情源自教師對知識的切身感悟和對受教育者的真摯情感。一堂好課的基礎是授課者的激情,激情可以把知識再次點燃,燃燒的過程既感染自己,也感染別人。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情感的奔流,那么學生對知識的感覺就是遲鈍的,學生就很難產(chǎn)生濃厚興趣。反之,教師如果充滿激情,流動著熾熱的情感,學生會積極配合,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激情意味著創(chuàng)造。這種創(chuàng)造是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深沉的愛,有愛才有激情,有激情才能不畏艱難,奮力求索。我們把藏于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這種求知欲望、對知識的興趣挖掘出來,使之變?yōu)閷W習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去領悟知識殿堂的美妙。一個會教學的人,一定是一位會創(chuàng)造激情的人,是一個懂得激發(fā)學生激情的人。一旦教師引領著學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愛的潛能,并告知他值得去愛的東西時,也就算是深情為師之道了。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是無論使用什么教學方法,都必須具有科學性。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的理論學習,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特點,不斷總結(jié)出富有科學性、理論性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