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南京中華門城堡下的象棋攤前來了一位年輕的老外。
在兩個老者對弈的地方,身高近2米的他,不得不屈著身子低著頭往下看棋盤,一招一式都看得非常仔細。有幾個中老年人看他對象棋很有興趣,似乎想告訴他象棋的一些門道和名堂,誰知這個小老外好開心,用洋式漢語做了自我介紹:“我是德國來華留學生,今天就是想學象棋的!”于是幾位老棋迷從攤主那里借了一副棋子,并把德國小伙子帶到了另一邊高一點的石條凳上。
中年的老朱毛遂自薦當起了小伙子的老師。在簡單扼要地說明了中國象棋的文化淵源后,就直截了當地介紹起每個棋子的位置和作用。小伙子聽得非常認真,有不懂的地方還要老師重講并加以演示。爾后,經旁人提醒,老師和學生干脆擺上棋子對弈起來。說起來是邊下邊教,實際上是許多人站在小老外一邊幫助出謀劃策。盡管如此,小老外還是手忙腳亂,不是走了蹩腿馬,就是炮不隔子平射而發(fā),有時還讓自己的卒子倒過頭走。好在圍觀者都能當他的老師,沒有一個人在他走錯棋子時去笑話他。相反,當他走出意想不到的好著時,大家會不約而同地伸出大拇指夸獎他。最后,當棋盤上出現(xiàn)紅單車加雙兵對黑單車的殘局時,老師明顯處于下風。此時,小伙子因為水平有限,走出了幾著自殺的棋,但朱老師卻很大度地讓他重走,還告訴他相應的棋理。在眾人幫助下,經過幾個回合終于將老師擊敗了。但是這個洋學生并沒有得意,而是非常感激老師一下午的辛勞,向老朱深深地鞠了一躬。
細心的棋友發(fā)現(xiàn),這個身穿普通中式春裝,束了長發(fā),背著書包的德國小伙子,手里始終拿了一本畫有簡易中國象棋圖形的小本子,每走一步棋或詢問別人得到解答后,就在小本子上記下一些旁人看不懂,但肯定與學棋有關的文字。當德國小伙子最后帶著微笑和大家再見,表示今后有時間還來學棋時,棋迷老朱特別感嘆道:“都說德國人做事特別認真,以往不太相信,這個小伙子的表現(xiàn)讓我感受到了。與其說人家來向我們學棋,還不如說我們得好好地向人家學習一板一眼做事的認真精神?!?/p>
眾人聽了老朱的這番言語,無不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