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早在1899年12月流亡國外時,就開始關心河北經濟的發(fā)展。1912年9月,他先后到河北省張家口、石家莊、保定、唐山等地區(qū)視察經濟發(fā)展狀況,其發(fā)展河北經濟的設想初步形成。1919年10月,在他制定的發(fā)展中國實業(yè)計劃中,許多具體內容都涉及到河北經濟發(fā)展計劃。該計劃分為交通、工礦、農林等三部分,其中以發(fā)展交通為核心,以建設鐵路為重點,各部分相輔相成,又互相獨立制約,構成完整體系。具有鮮明的歷史背景和地方特色,融科學性、實用性、預見性和參考性于一身。
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斗,建設家鄉(xiāng),已部分完成了孫中山河北經濟發(fā)展計劃。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河北人民搶抓機遇,全方位改革開放,迫切需要借鑒先賢遺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在這里,筆者特將該計劃發(fā)表,以饗讀者。
一、發(fā)展河北交通事業(yè)
(一)鐵路:
1、改良舊線路。
1912年,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北上考察河北省境內京張、京漢、京沈、石太、津浦等5條鐵路。9月6日,孫中山先生自北京出發(fā),視察由中國工程師詹天佑設計修建的京張鐵路,在張家口車站發(fā)表演說,并與群眾合影留念,然后返回北京。17日,孫中山自北京出發(fā),率交通部專家視察京漢鐵路至石家莊,發(fā)表了激動人心的講演。18日,他從石家莊出發(fā),視察正太鐵路至山西太原。路上,孫中山與工程師梁上棟談話,主張將正太鐵路的窄軌距改造為標準軌距。24日,孫中山自天津出發(fā),視察京沈鐵路至榆關。他非常推崇借款修京沈鐵路的方法。指出:“……我國京奉(筆者按:今遼寧沈陽)鐵路,是借外債以修成者,后以所得之利續(xù)修京張鐵路?!?6日,孫中山自天津出發(fā),視察津浦鐵路至江蘇浦口。
2、開辟新線路。
a、張家灣——四道河口線:此線起自吉林省渾江市臨江,至承德地區(qū)的圍場縣張家灣進入河北省,沿陰河谷地的山灣子、姜家莊,至吐里根河谷地四道溝、二道河口、四道河口出省,至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多倫。此線全長約100公里,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b、北港——水泉線:此線起自河北省唐山地區(qū)樂亭縣北港鄉(xiāng)撈魚尖——孫中山設想的北方大港,沿灤河谷地進入唐山地區(qū)的樂亭縣、灤縣、遷安縣、遷西縣、承德地區(qū)的承德縣、承德市、灤平縣張百灣、隆化縣太平莊、灣溝門、郭家屯、豐寧縣紅石磖、干溝門、四岔口、水泉出省,至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多倫。此線全長約400公里,除承德縣至承德市路段外,其余路段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c、北港——青龍線:此線起自北方大港,沿灤河谷地進入唐山地區(qū)的樂亭縣、灤縣、遷安縣、承德地區(qū)的青龍縣出省,至吉林省乾安。此線全長約150公里,其中北港至遷安路段與北港至水泉線重合,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d、北港——大青溝線:此線起自北方大港,經唐山地區(qū)的灤南縣、唐山市出省,至天津市。然后再進入河北省廊坊地區(qū)的香河縣,出省至北京市。沿京張鐵路進入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家口地區(qū)的張北縣、尚義縣大青溝出省,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此線全長約560公里,除北京至張家口路段外,其余路段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e、北港——娘子關線:此線起自北方大港,經唐山地區(qū)的灤南縣柏各莊、豐南縣田莊出省,至天津市。然后再進入河北省廊坊地區(qū)的大城縣、滄州地區(qū)的河間縣、衡水地區(qū)的安平縣、石家莊地區(qū)的深澤縣、無極線、石家莊市,沿石太鐵路從娘子關出省,至陜西省西安。此線全長約380公里,除石家莊至娘子關路段外,其余路段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f、北港——鹽山線:此線起自北方大港,經唐山地區(qū)的灤南縣柳贊、豐南縣畢家(瞿阝)出省,至天津市。然后再進入河北省滄州地區(qū)的黃驊縣岐口、舊城、鹽山縣出省,至湖北省武漢。此線全長約160公里,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g、北港——海興線:此線起自北方大港,經唐山地區(qū)的灤南縣柳贊、豐南縣畢家(瞿阝)出省,至天津市。然后再進入河北省滄州地區(qū)的黃驊縣岐口、海興縣出省,至上海市。此線全長約150公里,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h、張家口——大青溝線:此線起自張家口市,經張家口地區(qū)的萬全縣、張北縣東壕、尚義縣大青溝出省,至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此線全長約110公里,其中部分路段與北港至大青溝線重合,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i、古北口——楊樹嶺線:此線起自北京,從河北省承德地區(qū)的灤平縣古北口入省,經灤平縣巴古什營、張百灣、灤河、承德市,然后沿京哈線從平泉縣楊樹嶺出省,至遼寧省錦西縣葫蘆島。此線全長約170公里,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j、崗子窯——涉縣線:此線起自浙江省海鹽——孫中山設想的東方大港,從河北省邯鄲地區(qū)的磁縣崗子窯入省,經磁縣石場、涉縣合漳出省,至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此線全長約65公里,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k、磁縣——涉縣線:此線起自河北省邯鄲地區(qū)的磁縣,經邯鄲市的峰峰礦區(qū)臨水、邯鄲地區(qū)的涉縣出省,至湖北襄樊。此線全長約70公里,全線目前尚未修建鐵路。
(二)運河:
1、恢復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自古以來就是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過巨大作用。它流經河北省廊坊、滄州、衡水、邢臺等4個地區(qū),長度約275公里。其中廊坊地區(qū)境內北運河的長度約25公里,滄州、衡水地區(qū)境內南運河的長度約150公里,衡水、邢臺地區(qū)境內衛(wèi)運河的長度約100公里。隨著近代航海業(yè)發(fā)達,津浦鐵路通車和黃河泛濫成災,至民國初年,京杭大運河已近于廢湮。對此,孫中山先生感到非常痛惜,呼吁恢復京杭大運河航運。孫中山說:“千百年來,為中國南北交通樞紐之古大運河,其一部分,現在改筑中者,應由首至尾全體整理,使北方、長江間之內地航運,得以復通?!睂O中山先生又說:“如果加多近來的大輪船和電船,自然更加利便。不過近來對于這條運河,都是不大理會;我們要解決將來的吃飯問題,可以運輸糧食,便要恢復運河制度……”
2、開辟北方大港至天津運河。
孫中山先生不僅主張恢復京杭大運河航運,而且積極號召在北方大港至天津間另辟一條新的運河。他設想該運河起自北方大港,經唐山地區(qū)的灤南縣柏各莊、曾家灣、豐南縣東四莊出省,全長約100公里。運河建成后,將降低北方大港至天津運輸費用,提高運輸能力,溝通灤河、海河兩大水系,可謂“引灤入津”的最早張本。另外,隨著沿河工廠的設立,將大大提高該地區(qū)的工業(yè)化程度,補償運河修建投資,一舉多得。孫中山先生說:“應筑一新運河,由吾人所計劃之港(筆者按:指北方大港),直至天津,以為內地諸河及新港之連鎖。此河必深而且廣,約與白河相類,俾供國內沿岸及淺水航船之用,如今日冬期以外之所利賴于白河者也?!?/p>
(三)公路:
1912年10月,孫中山先生發(fā)表談話,設想在全國每個縣都鋪設400公里的公路,作為鐵路、運河運輸的補充。河北省共有約140個縣,按照上述標準,則應鋪設公路56000公里。孫中山先生說:“惟縣內人民多少不同,若以大路一百萬英里(筆者按:每英里約等于1.6公里)除四萬萬人數,則四百人乃得大路一英里,以四百人造一英里之大路,決非難事?!睂O中山先生又說:“著手辦法須先招股,設一公司,計劃交通所用的本錢,與連接的縣分,合設一個交通機關,兩邊籌劃起來,沿路地主,多可入股。劃定了經費之后,就可以測量路線,雇人開筑。筑完之后,公司里就可以備了幾座公共自動車或公共馬車,供人租用,或由別的商家出來營業(yè),那入款必定很多,足抵造路的費。東洋車,以及農人裝載貨物的牛車、馬車,也多可以收捐,作為修路的費用?!?/p>
(四)海港:
1、建設北方大港。
1919年10月,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最早提出了在河北省唐山地區(qū)樂亭縣北港鄉(xiāng)撈魚尖創(chuàng)建北方大港的宏偉目標。孫中山先生設想的北方大港位于大清河、灤河入??谥g的渤海岸邊,此處地理位置最佳,與天津、歧河口相比,該港水深、泥沙少、冬季不封凍;與秦皇島、葫蘆島相比,該港距天津較近。孫中山先生希望北方大港取代天津,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海港、交通樞紐和工業(yè)基地,與上海、廣州具有相同的規(guī)模;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與紐約具有相同的規(guī)模。北方大港分為港口和城市兩個區(qū)域。其中城市區(qū)域面積應為數十平方公里,人口數百萬人,街道建筑規(guī)劃整齊,運河穿城而過,貫通城內兩個人工湖泊,面對港口區(qū)域是3個用橋梁聯結的海島公園,煤炭、機械、船舶、食品等工業(yè)行業(yè)發(fā)達。其中港口區(qū)域分成內、外貨運碼頭、小船水塢、漁船碼頭等部分,它不僅是水運交通的起點,還是陸運交通的中心。6條放射型鐵路通往全國,運河直達天津,全年通行的遠洋航運遍布全球,是河北、山西、內、外蒙古、新疆、山東西部、河南北部、遼寧南部、陜西東北部、甘肅東北部的出???。
2、發(fā)展秦皇島漁港。
秦皇島位于渤海灣與遼東灣交界的海岸邊,是河北省唯一的水深不凍天然良港。1898年4月,秦皇島被辟為對外商埠。1903年,碼頭建設竣工,成為開灤煤礦外港,京沈鐵路傍港而過,使它成為水陸交通孔道。1912年9月,孫中山先生視察京沈鐵路和榆關煤礦,設想將秦皇島改建成內地與東北、內、外蒙古間的鐵路樞紐。孫中山還計劃將秦皇島改建成附屬于北方大港的漁港,這是非常有見的的。因為該港右擁渤海灣漁場,左抱遼東灣漁場,近海漁業(yè)資源十分豐富,可常年出海遠洋捕撈作業(yè),具有寬廣的漁業(yè)發(fā)展前景。
二、發(fā)展河北工礦事業(yè)
(一)煤炭業(yè):
河北省煤炭資源儲量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太行、燕山山麓地帶,早在千年前就開始采掘,1919年,開灤煤礦年產煤炭400萬噸,六河溝煤礦資本達300萬元,臨城煤礦也有發(fā)展。孫中山先生認為:“煤為文明民族之必需品,為近代工業(yè)之主要物,故其采取之目的,不徒純?yōu)槔嬗?,而在供給人類之用。”1912年9月21日,孫中山從石家莊致電袁世凱,要求農林部派專家隨他考察石太鐵路沿線的煤礦。24日,孫中山又沿京沈鐵路視察開灤、榆關等煤礦。1919年10月,孫中山為北方大港選址時,充分考慮了縮短開灤煤礦與出??陂g的距離這個因素,以節(jié)省運費,提高競爭力。至于在河北省新煤礦的選址、投資等具體問題,孫中山主張“留以待專門家用科學之眼光考察之”
(二)鋼鐵業(yè):
盡管河北省鐵礦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但直到1916年,只有商辦的龍煙鐵礦公司在張家口成立,資本500萬元。孫中山先生說:“在近代工業(yè)中,稱為最重要原質者,是為鋼鐵?!薄爸彪`(筆者按:指河北)、山西無盡藏之煤鐵,應以大規(guī)模采取之,今假以五萬萬或十萬萬元資本,投諸此事業(yè)?!睂O中山進一步“提議建一大煉鋼廠于煤鐵最富之山西、直隸”,認為開設鋼鐵廠有4大益處,即“一、容納貧民;二、以圖漏卮;三、吸收外利;四、便利實業(yè)?!?/p>
(三)機械制造業(yè):
孫中山先生提倡發(fā)展河北省煤炭、鋼鐵工業(yè),是為了建立河北省機械制造工業(yè)的基礎和前提。在孫中山設想的河北省機械制造工業(yè)體系中,特別重視農業(yè)、礦山機械制造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孫中山認為農業(yè)機械制造是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客觀條件,而河北省豐富的煤、鐵礦資源又是農業(yè)機械制造的物質保證。孫中山說:“此工場直設于煤鐵礦所在之鄰地,即工力及物料易得之所?!钡V山機械制造也是孫中山關注的焦點,只有制造出大量的礦山機械設備,才能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河北省煤鐵礦資源。孫中山主張礦山機械制造廠“應設立于漢口與北方大港各地”,在開辦初期,普通的礦山機械制造廠應以小規(guī)模經營,隨著煤鐵礦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發(fā)展,逐步擴大規(guī)模。國家可利用外資,開設大規(guī)模的礦山機械制造廠,產品價格應非常低廉,可采用現金或賒借等多種出售方式。對于其它機械制造廠,孫中山先生主張應設于鋼鐵廠附近,以節(jié)省原材料運費,提高經濟效益。
(四)船舶修造業(yè):
民國初年,除天津外,河北省船舶修造業(yè)完全是一片空白。孫中山先生在提出建設北方大港的宏偉計劃時,同時提上議事日程的還有建設河北省的船舶修造業(yè)。孫中山提出,河北省的船舶修造廠應設在北方大港等海岸及內河港口,專門負責制造遠洋、近海、內河的商船和漁船。他說:“內河淺水船當以一定之吃水基準為基礎設計之,噸位應如2英尺級、5英尺級、10英尺級之類。漁拖船應以行1日、行5日、行10日分級為基準,沿海船可分為2000噸級、4000噸級、6000噸級,而駛赴海外之船則當設定12000噸級、24000噸級、36000噸級為基準。”河北省船舶修造廠制造的商船和漁船,將行駛在北方大港、秦皇島漁港、京杭大運河、北港至天津運河的航線上,構成河北省遠洋、近海和內河航運體系。
(五)棉紡織業(yè):
河北省特別是石家莊、衡水、邢臺、邯鄲等地區(qū)植棉歷史悠久,是中國主要的棉花產地,被稱為“冀南棉?!薄Ec悠久的植棉歷史相比,河北省棉紡織工業(yè)十分落后。民國初年,只有石家莊等地的幾個小規(guī)模的棉紡織廠。為扭轉棉花產地棉紡織工業(yè)落后的畸形局面,發(fā)展河北省的棉紡織工業(yè),孫中山先生主張:“當于產棉區(qū)域設諸大紡織廠,而由中國立中央機關監(jiān)督之,于是最良節(jié)省之結果可得,而可以較廉之棉貨供給人民也?!?/p>
(六)食品加工業(yè):
民國初年,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河北省的食品加工業(yè)特別是面粉加工業(yè)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面對河北省面粉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孫中山感到無比興奮。孫中山先生認為,包括河北省在內的長江以北地區(qū),主要以小麥、燕麥及谷類為主食,應在這個地區(qū)“……諸大城鎮(zhèn)當設許多磨麥機房,此種機房,當由中央一處管理,以得最省費之結果。”河北省沿渤海岸邊的長蘆鹽場是中國主要產鹽區(qū),也是中國海鹽制造業(yè)搖籃之一。長蘆鹽場海鹽制造歷史悠久,生產工藝古老落后。民國初年,天津塘沽久大精鹽有限公司效益較好,成為河北省食品加工業(yè)的重要行業(yè)。孫中山先生在提出建設北方大港的宏偉計劃時,同時提出改良北港附近長蘆鹽場的生產技術,使用近代最新制鹽工藝,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保障人民對食鹽的生活需求。他滿懷信心地預測:“今以本計劃遂行之始,僅能成中等商港計之,只此一項實業(yè)(筆者按:指海鹽制造業(yè)),已足支持此港(筆者按:指北方大港)而有余?!?/p>
三、發(fā)展河北農林事業(yè)
(一)農業(yè)生產:
歷史上,農業(yè)生產曾長期是河北省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而糧食種植業(yè)又是河北省農業(yè)生產的支柱產業(yè)。河北省是中國主要的糧食產地,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谷子和薯類等。由于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壓迫,再加上水旱蝗蟲等自然災害,河北省的農業(yè)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況。1917年至1918年的10個月內,河北全省有103個縣遭受水災,顆粒無收。北洋軍閥政府并不放松對農民的壓榨,帝國主義也加緊經濟掠奪。在河北省的邯鄲地區(qū),直系大將王占元以每畝2元的代價,強占農民大量土地。孫中山先生沉痛地揭露說:“前三年中國北方本是大旱,沿京漢、京奉(筆者按:今遼寧沈陽)鐵路一帶,餓死的人民本是很多,但是當時牛莊、大連還有很多的麥、豆運出國外”。1912年9月,面對嚴酷的現實,孫中山先生提出解決中國農業(yè)問題的根本方法,即“耕者有其田”。實行“耕者有其田”的途徑,是運用政治和法律手段來“平均地權”。孫中山說:“則以為農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并為之整頓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利。農民之缺乏資本至于高利借貸以負債終身者,國家為之籌設調劑機關,如農民銀行等,供其匱乏,然后農民得享人生應有之樂?!敝挥袑嵭猩鲜鲎龇?,河北省的農業(yè)生產才能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當河北省的農業(yè)生產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時,孫中山進一步要求“我們就把北方、東三省多余的豆、麥拿來供給南方,更要把南方多余的米拿去供給北方和東三省?!?/p>
(二)林業(yè)生產:
民國初年,河北省是個缺少林木資源的省份,森林覆蓋率很低,根本沒有人造林,天然林植被稀疏,只有零星的樺、楊次生林,散落在太行、燕山山麓一帶。孫中山先生把發(fā)展河北省的林業(yè)生產當作農業(yè)生產的重要保障,當作防止水旱蝗蟲等自然災害的根本方法。孫中山先生解釋說:“有了森林,遇到大雨時候,林木的枝葉可以吸收空中的水,林木的根株可以吸收地下的水。”“有了森林,天氣中的水量便可以調和,便可以常常下雨,旱災便可以減少?!睂τ谂まD河北省森林資源貧乏局面,孫中山先生提出:“于中國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孫中山鄭重建議,在河北省廣泛種植人造林,綠化所有的荒山禿嶺,提高森林覆蓋率,發(fā)展林業(yè)生產,使林業(yè)成為經濟產業(yè),改善人民的生活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