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在診所里的故事
大約在前一個診所工作了半個月后,Charles醫(yī)生決定把我調(diào)到Riverdale康復醫(yī)療中心。這是一排連棟診所,規(guī)模比較大。Charles、Tamhankar醫(yī)生、Martha經(jīng)理每人一房,皮膚科、口腔科、骨科醫(yī)生也每人一房。做賬和收銀人員各用一房,放射科兩間房,理療室在建筑的最里面,除一個大廳和理療人員的休息室外,周邊十一二個用布簾子分隔的單間用于物理治療。
在這家康復醫(yī)療中心工作的Jenny和Chrlstine為理療師,Juan是理療師助理,Ella、Mark、Carla、Danny、王馨欣和我為助手。理療師除評估病人外。工作與大家一樣,主要不同還是薪水。王北京中醫(yī)學院畢業(yè),“六四”前來美,曾在密西根從事理療和中醫(yī)針灸,診所經(jīng)驗豐富,與同事關系挺好。其夫胡小江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大博士,那時正在布朗克斯做住院醫(yī)生,恰好與通過考試的陳強華共事。診所里的同事有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有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這里的確像個世界大家庭。
美國醫(yī)療體系與中國不同,診所和家庭醫(yī)生(Family Doctor)是其主要網(wǎng)絡。診所與醫(yī)院差別只是設備有無或多寡,醫(yī)生都是個體戶,他們在醫(yī)院和診所掛單,可以掛幾個地方。家庭醫(yī)生負責處理普通疾病,??茊栴}轉診。一般人們有病時多是上診所看自己的家庭醫(yī)生,重病需住院才轉到醫(yī)院。法律規(guī)定,醫(yī)院對急癥病人必須先作救治。同時醫(yī)藥分家,診所沒有自己的藥房。
美國有許多不同的醫(yī)療保險公司,多數(shù)人由單位或自己出資買有保險,低收入或退休者,國家免費承擔。保險人在自己醫(yī)療公司里可以自由選定一個家庭醫(yī)生。病人例行體檢或看病后,保險公司支付診所的診斷、檢查、治療等費用。由于病人可以自由選擇醫(yī)生,診所服務質量就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回頭率及診所收入,病人的任何抱怨(Complain)都會引起高度關注。從這里不難看出診所競爭的激烈以及員工工作的重要性,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診所生存和自己的飯碗。我曾在一些診所看到過這樣一段標語:“Patients pay your salary(病人支付你的薪水)。”它形象地反映了診所員工和病人之間的關系。
我們診所以骨科疾病理療為主,病人多為車禍、工傷后遺癥或疼痛綜合癥,一般每天四五十人,多時七八十人,較為緊張。我們工作內(nèi)容包括熱、冷療、臘療、頸或腰椎牽引、超聲波、水療、透熱法、經(jīng)皮神經(jīng)電刺激療法、按摩和指導患者功能鍛煉等。治療目的是為骨骼、肌肉系統(tǒng)失調(diào)者改善癥狀、減輕痛苦、恢復功能。就工作性質而言,對于我這個十年臨床經(jīng)驗的骨科醫(yī)生,的確是“小菜一碟”,我成為診所骨傷專業(yè)知識最強的治療師。這當然有利于理療工作,但因患者并非危重病人,因此復雜的醫(yī)學知識并非唯一重要的。通過有效地服務,讓病人滿意才是工作的重心。我的同事都是美國公民,很多為土生土長,唯我一人是剛剛拿到工卡的外國人:當然大家并不強調(diào)這些,有些員工甚至都不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但如何與美國人打交道,他們經(jīng)驗豐富。或許Charles醫(yī)生認識到這一點,工作不久便把我調(diào)進了有華人王磬欣工作的這家診所。對此我也挺高興,畢竟我與王都來自中國,遇事可以互相商量。
我們的工作程序是,在指定地方拿取病歷,把病人帶到治療問,遵循Charles或Tamhankar醫(yī)生處方運用經(jīng)皮神經(jīng)電流刺激、熱濕布裹法等,通常開機15-20分鐘。完畢后,繼續(xù)其它治療,如按摩、指導功能鍛煉等,全部結束叫下一位患者。這里的病人一般都很配合,但也有例外,一位名叫Heather的老太太是個代表。
那是在剛開始在新的康復中心工作不久后的一天,我遇上了一位叫Heather的病人。這位病人是個60多歲的白人老太太,體態(tài)比較臃腫,柱著拐杖,行動遲緩。Heather患有多處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按照Charles醫(yī)生的處方,有雙手和雙足臘療(Paraffin),背部經(jīng)皮神經(jīng)電流刺激(TENS)和熱濕布裹的治療(Hot Pack),背部按摩和四肢功能鍛煉。臘療是將臘和礦物油混合加熱成液態(tài),用來浸襄手或足部的療法;經(jīng)皮神經(jīng)電流刺激是運用低伏特電流通過電極作用于疼痛局部的療法;熱濕布裹法是將混裝有矽、明膠和化學制劑的墊子加熱后敷于疼痛部位的療法。它們都是臨床常用的緩解疼痛的理療手段。
我將做手足臘療的兩個容器推到了治療間,并按規(guī)定先將患者足部浸入裝有加熱液態(tài)臘容器,進去出來,先后7次,塑料袋襄住足部,毛巾包扎,橡筋纏上;然后按同樣方法完成了手部程序。再囑咐患者平臥治療床上做背部其它理療,對方馬上提出不愿臥床,我只得讓她坐在椅子上,將電療儀電極橡皮片涂上粘膠劑,貼在患者背部疼痛區(qū),墊上毛巾,放置剛從熱水柜中取出的濕熱墊子,用彈性繃帶將墊子纏在背部。然后打開電療儀開關,調(diào)節(jié)電流到患者滿意的強度。
20分鐘后關機,取出熱敷墊和電療儀,作背部按摩。完成后,應該進入指導患者四肢功能鍛煉了,可是Heather卻要求按摩上臂。然而醫(yī)生處方上沒有這一治療,我只好耐心解釋,但這位固執(zhí)的患者不愿放棄要求。這時其他同事告訴我,她是一位特殊患者,要求特多,而且一定要有求必應,醫(yī)生也拿她沒辦法。只得在不違犯原則的情況下,盡量滿足要求。我為她作了上臂按摩,患者又提出腿部按摩,因為這些額外的要求,大大延長了治療的時間。
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每當她來理療,要求總有變化,而且治療不能耽擱。有趣的是,以后凡是她到診所,總是魔術般地輪到了我。打聽方知因為大家都“怕”這位病人,因此她來時,治療師們便放慢速度,“禮讓三分”,盡量避開。不過經(jīng)過幾次接觸,我逐漸熟悉這位病人,也慢慢摸索出了規(guī)律,邊治療邊與她聊天,同時對其它要求作好準備,一旦提出馬上用上。在我的精心治療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心理狀態(tài)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她感到了十分滿意。
在診所,病人相處時間長了以后會對治療人員表達感激。不時送東西,用的、吃的,也有小費。物理治療人員休息房有許多這類東西,我們便叫前臺和其它部門同事分享。有位黑人司機對我很好,每次近中餐時前來治療,帶一份盒飯,治療也沒有“額外”的要求;書店老板Louisa也請過客,得知我要回國探親,她還專門送過英文書給我兒子。
每周三的中餐,由皮膚科醫(yī)生請大家吃Pizza。周五則是診所派給工作人員免費中餐,在對面中餐館點盒飯,每人不超過8美元。紐約中餐館很多,多為簡易外賣店??谖斗謨深悾阂活愂敲朗街胁?,顧客以西人為主,特別是外賣,基本迎合他們的口味,我們診所周五派的就是這一種;另一類是正宗中餐,菜與中國飯店無異,是真正思鄉(xiāng)解饞之處,法拉盛和中國城有些餐館屬于這一類。
診所圣誕Party吃西班牙餐,一般在老板講話,發(fā)給員工新年年歷和100美元“紅包”后分享。有些同事吃完飯,跳舞跳到很晚。病人圣誕時也會送給治療人員圣誕新年卡,里面夾有5-10美元現(xiàn)金,那位挺刁的老太太就給我送過禮。在中國是病人請醫(yī)生,在美國是診所“請”病人。車禍病人到診所就診。有專車接送。圣誕或新年時,診所給病人送禮,供奉“財神爺”。也會給律師(部分病人來自他們的推薦)和其他相關部門“敬貢”。
我在Riverdale康復中心工作Full time,有帶薪病事假、節(jié)假日休息、每年兩周公休。每天上班8小時,一周5天,年薪2.5萬美元,當然要交稅(J1身份不用交稅)。美國稅制有不同比率,一人低于1.5萬美元年收入不交稅,交出部分也可退回。有的美國人從不工作,領取救濟金照樣生活,只是退休福利會受到影響。交稅對辦理家屬、親戚的經(jīng)濟擔保非常重要。
自從拿到工卡以后,我的工作、生活開始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變不了的還是那顆中國心。其實西方人對中國除抱神秘感外,也不乏鐘情者。1998年,Charles帶父母專程去過北京、上海、西安、桂林和香港游玩。Tamhankar也到過中國。有位病人去中國游武漢時,居然在紅樓前留下了照片。當告知對方我的母校曾在隔壁時,她非常高興,連說:“Nicel”
收到美國綠卡
1997年秋,在新的崗位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因為房東賣房,我開始尋找新的住處。還是通過《世界日報》上的廣告,我找到了在Kissena大道46-40號的新住址。這是一棟私家House,有一二兩樓加地下室。房子主人是臺灣學生Connie,她在圣約翰大學讀法律,父母住美國西部,由她負責房物管理和出租。因美國規(guī)定地下室不能出租,她便自己住那里。
二樓有三間房,大房住一位原武漢雜技團的年輕演員,探親來美獲得綠卡,在佛羅里達餐館打工,每月回來一兩天。另外兩房分別住著錢琳和王瑋:錢是佩斯大學MBA學生,打工讀書;王來自中國青島,國內(nèi)有公司,旅游來美。剛來時信心十足,夸口一兩年拿下綠卡,他短期做過理發(fā)師,在《世界日報》發(fā)表過房間裝璜文章,但不到半年便改變決定回國。之后住進來一位新學生,說來他的運氣真算不錯,許多獲獎學金者還被美國領使館拒簽,這位四川大學的在校生既無TOEFL。又無GRE,更無獎學金。單憑紐約皇后大學一紙英語學習1-20,竟然拿下簽證。按照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來美學習英語者移民嫌疑重,一般拒簽。他是我碰到過最為幸運的一位中國留學生。
一樓兩房由客廳改建,小房住著福建人、開出租車為業(yè)的朱君,大房我住,月租金280美元。朱君人挺仗義,常去賠場。有次開車帶我和樓上老鄉(xiāng)去大西洋賭城,一鐘頭贏回1千美元,不過失手的機會更多。據(jù)稱,他的錢除了吃住用,剩余一部分寄回國內(nèi)妻兒,另一部分則交給了賭場。
搬到新住址不久,得到一個消息:趙鐵夫要結婚了?;槎Y選擇在周末舉辦,我很榮幸地受邀做伴郎。那天我們先去曼哈頓中國城照相館,新郎新娘在那里拍新婚照,我在那里選擇伴郎服裝。試來試去,總嫌西服太大,最后揀了一套小號的穿在身上。然后與趙鐵夫和新娘、伴娘一道,乘Limousine豪華婚車去了長島一家大教堂。車身很長,里面裝有電視,不過在喜慶的氣氛中,誰也顧不上關心電視上播放的內(nèi)容。
有關人士齊聚教堂后,結婚儀式宣布開始。我和新郎站在教堂前面,在隆重優(yōu)雅的婚禮進行曲中,身穿潔白婚紗的新娘在父親陪同下,從后門進來走向前方。此時彩紙飛揚,一片歡呼。女方父親親手把女兒交到新郎手中。新郎、新娘由牧師帶領交換誓詞,同舟共濟,陪伴終身?!癐 do”聲中,互相將戒指戴上對方手指,新郎親吻新娘,意味著雙方喜結連理。從此世上又少了兩位寂寞的單身貴族。大家衷心祝愿這一對新人幸福美滿、白頭偕老。
最熱鬧當數(shù)晚上的聚餐了。完成所有儀式后,我們來到法拉盛的東云閣酒樓。少不了新郎新娘表演節(jié)目,唱歌、朗誦還不夠,兩人必須啃懸在半空中的蘋果,免不了“咬”到對方嘴唇。不知是誰現(xiàn)場出了一個更為刁鉆的節(jié)目,要求新娘用手將雞蛋從新郎褲腳送進去,順褲腿往上推,直到褲襠處,再從另一只褲腿滑出。這可是難倒了新娘子,好在新人雙方配合默契,除在褲襠處稍有曲折,總的說還算順利。表演引起大家的捧腹大笑,也為兩人的婚姻生活帶來了一個浪漫而又幸福的開始。
新住址房東裝有Cable,為我們增加了不少的電視臺。裝Cable手續(xù)很簡單,電話選定公司,他們立即來人免費安裝。Cable服務有不同費率,最低月費9.99美元。高的69.99美元或更多。費用高則收臺多,衛(wèi)星電視可收六七百個臺。新電影或成人片可電話Order,Cable公司按時放送,每部4.99美元?;局形呐_兩個,31頻道《華語電視臺》24小時播送,73和99頻道的《美國中文電視》晚上20-24點有節(jié)目。
在這個新的地址里,我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寄來的綠卡申請批準函。1997年11月21日,我去曼哈頓下城的移民局辦公室排隊兩三個鐘頭,交上登記照,辦理了臨時綠卡,即護照蓋印。1998年下半年,我收到了移民局寄來的正式綠卡,從而為我的北美移民劃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