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去西班牙辦事,一切處理停當(dāng)后,在一位移居西班牙的好友陪同下,參觀了西班牙的風(fēng)景名勝,并到英國、丹麥等幾個歐洲國家走了走,看了看,游覽過程中,除了旖旎的自然風(fēng)光令我大飽眼福外,各國一些民風(fēng)和習(xí)俗更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班牙人的友善之心
朋友居住的西班牙馬略卡島,這里是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不僅自然風(fēng)光優(yōu)美,還有很多名人遺跡,如肖邦和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熱戀時在島上的住處;英國詩人羅伯特·格雷弗斯的故居等。朋友知道我對歷史名人感興趣,便帶我一一參觀。
參觀羅伯特·格雷弗斯的故居所在地“得雅村”那天,為了體驗鄉(xiāng)村風(fēng)情,我們住在了附近的小旅館里。第二天早晨我們7點多起床,準(zhǔn)備去參觀肖邦故居,不料開車剛走出“得雅村”不遠,車子就出了故障,朋友經(jīng)過檢查發(fā)現(xiàn)是一個配件出了毛病,需要更換,車上沒有備品,附近又買不到,只能去城里購買,于是我們站在路邊等出租車。
由于這里比較僻靜,時間又早,因此出租車不是很多。我們在路邊等待著,然而等了大約一刻鐘也沒見到一輛出租車的影子,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朋友不免有些焦急起來,不時踮起腳左右翹望著。這時從去城區(qū)的相反車道遠遠駛來一輛出租車,我們一見趕緊舉起胳膊招手示意,但出租車并沒有反應(yīng)。依然快速行進著,當(dāng)車逐漸駛近時我才看到里面有乘客,便泄氣地放下手,出租車從我們身邊匆匆駛了過去。
然而。那輛出租車駛過40多米后突然剎車停了下來。我聽到剎車聲趕緊扭頭望去,只見出租車后門慢慢打開,車里的乘客走下車來。
“唉!真幸運。那人到地方了!”我自言自語著。
從車內(nèi)下來的是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先生,朋友剛要邁步趕過去,只見出租車輕快地倒著駛了過來,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赝T诹宋覀兩磉叀WM出租車的朋友告訴司機要去的地方后,不知隨口說了句什么,結(jié)果引來司機一番話,我見朋友聽完司機的話后,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就問:“剛才你們說什么了?”
朋友告訴我:“一上車我跟司機說要去城里,然后說了句‘真沒想到,我們這么幸運!’司機聽了我的話馬上說:‘不是你們幸運,是那位老先生提前下了車!’”看到我有些詫異,司機告訴我:“其實那位老先生并沒到地方,離他上車時說的我去的地方還有很長一段路,他是看到你們在路邊打車后臨時決定下車的,當(dāng)時他對我說:‘我就在這兒下,讓他們上車吧!看這兩個人這么焦急打車的樣子一定有急事,我反正沒什么要緊的事,下去后再等一輛車就是了?!阅銈儜?yīng)該感謝那位老先生?!?/p>
聽朋友轉(zhuǎn)述完與司機的對話,我感動不已,不由自主地扭身從出租車后窗朝剛才上車的地方望去。那位老先生站在路邊等下一輛出租車的身影還能看到,他那銀白色的頭發(fā),在晨風(fēng)的吹拂下不時輕盈地舞動著,隨著出租車的飛馳,他的身影在我的視線里漸漸遠去,就在他的身影消失的那一瞬間,我的心為之一震,敬佩之意油然而生,老先生對我們這些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表示出的友善深深震撼了我。盡管后來朋友說,這種事在馬略卡很平常,許多人都會這樣做,但那位老先生站在晨風(fēng)中等出租車的身影卻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
英國人忌諱在熟人面前買便宜貨
朋友的親戚在倫敦唐人街開了一家工藝品店,專營國內(nèi)一些特色產(chǎn)品,生意還不錯,出于好奇,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在店內(nèi)觀看起客人購物來。
朋友在倫敦唐人街開了一家工藝品店,專營一些國內(nèi)有特色的產(chǎn)品,生意還不錯。也許是出于好奇吧,一個周末的上午,我便在店內(nèi)觀看起客人購物來。
當(dāng)天開門不久,店內(nèi)便走進來五六位金發(fā)碧眼、穿著時尚的女士,她們一個個舉止優(yōu)雅,一邊挨個柜臺仔細觀看著,一邊竊竊私語,感嘆中國工藝品的奇特與精良。當(dāng)她們走到一個擺著貝殼工藝品的柜臺前時,其中一位停住腳步,仔細觀看起用貝雕制作的掛畫來。服務(wù)員一看趕緊拿出幾幅擺到她面前,她非常禮貌地說了聲“謝謝!”便高興地一件一件挑選起來,其她幾位見狀。也停住腳步,站在她身旁欣賞起來。那位女士經(jīng)過一番精心挑選,最后拿著一幅仕女掛畫端詳起來。這時旁邊一位新來的客人喊服務(wù)員,于是我自告奮勇幫助接待這位女士,我十分熱情地對她說:“貝雕畫是我們中國沿海城市特有的工藝品,制作歷史悠久,工藝精良,店里的貝雕畫今天是特價,非常便宜,您到其他商店或者專賣店是很難買到這么便宜的貝雕畫的……”誰知我的話音還沒落,那位女士原本燦如桃花的微笑馬上不見了,她非常尷尬地瞟了同伴一眼,把掛畫往柜臺上一放。臉色很難看地轉(zhuǎn)身就走。
這位女士的舉動,令我非常意外,不覺自言自語地嘀咕起來:“是我的服務(wù)不夠熱情?還是我說錯了什么?做錯了什么?”我反復(fù)思索,一時難以找到答案??吹轿依Щ蟮臉幼?,旁邊那位服務(wù)員送走客人后對我說:“剛才您說的話我都聽到了,這件事的問題不是出在你是否熱情上,而是出在你那句‘便宜貨’上,因為英國人特別忌諱在熟人面前買便宜貨,認為那樣有失自己的身份。在這里,看到幾個英國人一起出來買東西,服務(wù)人員介紹完產(chǎn)品,讓他們自己挑選就好,千萬不能一個勁兒勸他們買便宜貨!”
我沒想到,由于自己對英國文化不了解,一句話竟使那位英國女士不但喜愛的掛畫沒買成,還在同伴面前失了顏面,心里覺得很對不起她……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世界各國人們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因此不論在國外還是國內(nèi),遇到外國朋友。在不了解其國家風(fēng)俗的情況下,一定要慎言,否則不僅會給對方造成尷尬。弄不好甚至?xí)绊懹颜x。
老鄉(xiāng)在丹麥取洋妻受“洋罪”
自小喜歡安徒生的童話,《美人魚》、《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有那些留有中國人身影的作品《夜鶯》、《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既然到了歐洲就不能不探訪這位童話大師的故鄉(xiāng),于是在朋友的陪同下,我走進了丹麥。
在丹麥,處處都能感受到安徒生的氣息,位于奧頓斯的安徒生故居博物館里的兩座安徒生塑像栩栩如生,展示著大師昔日的風(fēng)采;哥本哈根長堤海濱下,漂亮的美人魚,記錄著《海的女兒》那美麗的愛情傳說……這令我感觸頗深。同時令我感觸深刻的還有那些居住在丹麥的中國人的生活,他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宛如童話般可樂的故事。
生活在哥本哈根的一些中國人經(jīng)常相聚,大家湊到一起,泡上~壺茶,在茶葉那淡淡的清香中,聊生活,說趣事。舒展情懷。朋友在丹麥有幾位好友,一天他帶我參加了一次這樣的聚會。那天,我身邊坐著一位來自遼寧的老鄉(xiāng),性格中依然保持著東北人的豪爽,而且非常健談,他從口音中聽出我是大連人后非常高興,熱情地與我聊了起來。聊天中我知道他是留學(xué)后留在丹麥的,在這里已經(jīng)生活十多年,經(jīng)過奮斗,自己開了一家超市,因為經(jīng)常賣一些高品質(zhì)的中國商品和稀奇古怪的中國玩意兒,生意很不錯,不僅買了房,還娶了一位丹麥洋太太。
話語問我對這位住洋房、娶洋妻的老鄉(xiāng)羨慕不已,大加贊賞,沒想到他卻大倒苦水:“你是不知道,我是娶洋妻受洋罪!苦哇!”接著他用調(diào)侃的語氣跟我講述了所受的“洋罪”——
我是典型的東北大漢,五大三粗,性情豪爽??商俏坏?zhǔn)缗?,嬌小玲瓏,性格?nèi)斂。我們倆談情說愛時倒也卿卿我我、你親我愛,可真到一個屋檐下過日子了,我才發(fā)現(xiàn),大到家庭政事的處理,小到穿衣吃飯養(yǎng)孩子的做法,觀念差異很大,不僅如此,結(jié)婚多年,至今我們連說話都要用第三國語言。不然經(jīng)常是猴子吃麻花——滿擰。我到丹麥10多年,沒學(xué)好丹麥語,這不能怨我笨,只怨丹麥語太難。太太嫁給我7年,也沒學(xué)會中國話,這也不怪她不勤奮,因為學(xué)漢語不比學(xué)丹麥話容易。沒辦法,我們只能用英語溝通。
我和大多數(shù)中國男人一樣,希望娶個賢惠妻子,能洗衣做飯,相夫教子,可談戀愛時偏偏昏了頭,找了一位農(nóng)場主的掌上明珠,太太從小生活優(yōu)越,對烹飪、女紅等家政業(yè)務(wù)一竅不通。結(jié)了婚我眼見希望落空,于是退而求其次,希望太太能安心在家,保證窗明幾凈,把那中西合璧的寶貝兒子帶大就行,可她就是不買賬,非得和絕大多數(shù)丹麥婦女一樣,在外謀個職業(yè),于是早出晚歸,比我還忙。萬般無奈,我只得挺身而出,一人兼數(shù)職,既當(dāng)小老板也當(dāng)火頭軍,既當(dāng)?shù)之?dāng)娘,雖然家中經(jīng)常滿目狼藉,白白糟蹋了那偌大的房子,不過倒也樂得和兒子摸爬滾打。自由自在。
倘若如此便能相安無事倒也罷了,可仍免不了戰(zhàn)爭紛起。最典型的要數(shù)對孩子的撫養(yǎng)。我們的兒子一出生,太太就堅持認為,孩子從來到人世到半歲前。一定要在室外睡覺,只有這樣才能練就一副鋼筋鐵骨。我可舍不得兒子受凍,遂斥太太之舉“野蠻”,整天和太太展開拉鋸大戰(zhàn),你前腳把兒子抱出屋外,一轉(zhuǎn)身,我后腳就把他抱進室內(nèi),寸步不讓。很快,兒子在紛爭中長大,可隔三差五總會有點感冒什么的小毛病,太太就一口咬定是我不讓兒子在室外睡覺的罪過。我歷來信奉“好男不和女斗”,于是忍辱負重。不愿與太太,尤其是她這個洋女人斗。我不愿兒子吃太多西藥,便找來做中醫(yī)的中國朋友,為兒子看病調(diào)理,于是世事輪回,太太看著那“草根樹皮”熬出的中藥。大斥我“野蠻”。
爭吵不斷,心情不佳,寂寞愁腸何處訴?惟有同胞是知己!于是我便找結(jié)交的中國好友傾訴,其中不乏年輕漂亮的女子,這下可惹火了太太,舊火沒熄新爭又起。不過壞事也能變好事,太太新學(xué)會了兩句中國話,只要她在家里接聽電話,聽筒里一傳出講中國話的女人聲音,她會很利落地說上一句:“他媽的!傻帽!”
老鄉(xiāng)講到這里,我不免開懷大笑:“咳!看來洋太太也會吃醋。在這一點上東西方倒沒什么差異,你可以聊以自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