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課堂實際出發(fā),依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培養(yǎng)興趣為目標,在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方面采用各種手段教學。
關鍵詞:低年級;提高課堂效率; 多種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2-088-001 低年級學生,尤其是剛從幼兒園升至一年級的小朋友,非常--正規(guī)的課堂教學是他們非常不適應的,他們根本無法忍受長時間地坐在位子上聽老師講課,容易走神、講小話,或者自顧自地玩,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顯得尤為重要。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好壞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一、巧妙的導入引人入勝,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爾基曾說過:“最難的是開始……如同在音樂上一樣,全曲的聲調,都是它給予的?!币粋€好的導入可以從一開始就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整節(jié)課做好+良好的鋪墊,并且會給這節(jié)課增色不少。
例如,在學習“1-5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如果現在還是非??菰锏暮诎迨浇虒W,學生肯定毫無興趣。為此,根據教材內容,我在本課的引入部分創(chuàng)設了—個動物園的情景,問:“這節(jié)課老師帶你們去動物園里參觀小動物,想不想去?”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接著出現了一幅動物園的場景圖。然后讓學生來說說動物園中發(fā)生的故事,但是要求故事中一定要有數學知識,這樣就迫使學生去學習鞏固這些數字知識,而且學生的興趣高漲。又例如在教學“10的組成”時,我就利用小朋友都喜歡吃糖的特點,首先出現10根棒棒糖來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然后問小朋友這么多棒棒糖吃不完怎么辦,他們就會想出辦法:把它們放起來。接著就很自然的出現2個糖罐:“一個糖罐最多能放9根糖,你有幾種方法呢?”在這樣一種輕松愉悅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無意注意,幾十雙眼睛緊盯屏幕,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有聲有色地回答著每一個問題。
二、發(fā)揮想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課堂語言是一本書,一本讓師生回昧無窮的書;好的課堂語言是一首歌,一首讓師生心情愉悅的歌?!敝灰覀儼盐蘸谜n堂教學語言,定能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數學的教學內容較抽象、枯燥、無味,它沒有形象生動的語言及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不易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生認數和記數時,應采用具體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為了讓學生記住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的特點,我教學生背誦順口溜:“正方體:四周平平,大小一樣;長方體:四周平平,有大有?。粓A柱:兩頭圓圓,中間柱子;球:滾來滾去真好玩”,并且把球比喻成調皮的孩子,以此來幫助學生記住這些立體圖形的特點。
三、聯系生活,為學生刨設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規(guī)律的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fā)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前盡早感受,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數數”前,由于學生剛入學,互相之問還比較陌生,我就設計了“自我介紹”的活動,介紹內容必須包括“家里有幾口人”這樣,就把要學習的“數數”的知識蘊涵在其中了。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例如教學《豐收的果園》一課可以采用互動教學策略。在書本圖畫情境中導入,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學生不知不覺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后,讓學生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要求學生把問題說完整,在互動學習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提問題意識和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體驗著學習的成功與樂趣。從而發(fā)展自己的認知結構,既有所學,又“樂在其中”。
四、課堂教學中注意隨機應變和適時引導?;钴S數學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孩子們都喜歡幽默的老師,這樣的老師能給孩子以親切、平易近人的感覺。如果老師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課堂中去,會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在一次全鎮(zhèn)公開課“認識單數和雙數”時,由于緊張誤說:2是單數。說完后意識到說錯了,馬上進行補救:“對不起,老師說錯了,誰來告訴我2是單數還是雙數?”一個小朋友大膽的說:“2是雙數。”我的評價是:你比老師還厲害!我要向你敬個禮!幽默的語氣和詼諧的敬禮動作引得全場嘩然!
五、創(chuàng)造寬松自在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低年級兒童最富于想象,而且易于激發(fā)。例如,在教學分類時,我沒有限制學生怎樣分類,而是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分類。在“分一分小朋友”時,學生想到按衣服顏色分,按有沒有戴帽子分,按男孩、女孩的分.并且還講出了自己的道理。讓他們自己明白分類的標準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兒童的本性是愛活動,好奇促使他們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嘗試。麗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思維往往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撐,動手操作能豐富兒童的感性認識,建立清晰的表象,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因此加強實踐活動是低年級小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學習方法。通過操作,各種感官參與活動,順應了他們的好奇、好動的特點,使他們在親自感知事物的同時,發(fā)展了思維,開發(fā)了智力。
泰戈爾說過一句話:“果子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的事業(yè)是甜蜜的,但是,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葉是謙遜地,專注地垂著綠蔭?!毙碌恼n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真正關注學生,用心去愛學生,和學生一同成長,這樣我們就會不斷找到靈感,不斷從學生身上尋覓到新的課程資源,這樣我們的數學課堂才會不斷地煥發(fā)出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