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變中學英語評價現(xiàn)狀,就必須改革以往單一的評價機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元評價機制:要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完善終結性評價體系;建立小組評價體系,完善自我評價體系;要建立非正式評價體系,完善正式評價體樂。
關鍵詞:英語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2-104-001
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總是碰到這樣的問題:平時課堂上學--生一個個生龍活虎,可每到期末要對學生進行總結性的英語測試時,學生卻一個個憂心忡忡:我連單詞都寫不出,肯定考不好。不管老師如何對學生再三解釋,不用默寫單詞,學生仍不放心。這是因為學生對于“測試”的理解就是書面考試,就是寫單詞,而對英語測試的另一個重點 N語卻不屑一顧。多年來根深蒂固在學生心目中的考試制度,使得學生對于“測試”這個詞膽戰(zhàn)心驚。每每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總讓我不得不反思:怎樣使評價深受學生的歡迎?我們的英語學科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通過多年的摸尋、探索,我認為要改變中學英語評價現(xiàn)狀,就必須改革以往單一的評價機制,建立行之有救的多元評價機制。
一、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完善終結性評價體系
在英語教學評價過程中,用終結性評價代替過程性評價的現(xiàn)象是嚴重存在的,這是當前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區(qū)域。學生學習有一個過程,對過程中的情況要用形成性手段進行評價,對學生的最后學習效果要用終結性手段進行評價,二者不能混淆。但目前這二者往往被混淆。
《新課程評價》提出課程評價要重視發(fā)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xiàn)評價功能的轉變,這就意味著必須要有新的評價體系來適應這一新的評價理念,而這—評價體系最重要的內涵就是要擯棄單一的評價學業(yè)成就,這一點也是世界各國的教育界所普遍認同的。中學英語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包含一般性發(fā)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決定了我們的評價目標也必須更全面,更注重層次性。在這些教學目標中有一些目標可以量化評價,比如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等;而對于有些目標如策略、情感、態(tài)度等,采用傳統(tǒng)的檢測評價手段和方法是無能為力的。在這樣的情形下,建立形成性評價更能有效檢測學生語言發(fā)展狀態(tài)和趨勢,因為它記錄的不僅僅是看得見的變化過程,更隱含了學生頭腦內部的思維過程,內心情感體驗等看不見的因索。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習過程及其結果的評價,并通過這種評價來影響學習過程。教學評價專家認為,形成性評價更有益于促進學習。形成性評價必須是經(jīng)過仔細計劃而確定的。通常一次評價的分數(shù)或者點評并不能對學習產(chǎn)生多少形成性影響;而有關學習狀況、需要、未來學習主題的公開討論卻有非常巨大的潛在影響。形成性評價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根據(jù)各校各班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形成性評價可以讓我們從多個側面看到學生的發(fā)展,終結性評價則更能反映出一位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終結性評價是對某種外部原因結果的評價,或者用于判別每個特殊的學習者是否獲得某些能力,是否可以進行某種課程。終結性評價一般是在某一種學習經(jīng)歷結束之后進行,即學習者不再繼續(xù)這項學習了。但這種終結是模糊的,有時一個最終的測驗是為了幫助學習者認識自己的實力、弱點,并改正自己的學習。然而不少學校在英語進行終結性評價時,形式卻很單一,主要評價形式就是書面測試。雖然有的學校設置了期末聽力、口語測試,但普遍存在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的現(xiàn)象。這既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全面的評價,又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因此,我們必須完善傳統(tǒng)的總結性評價體系。
我們在設計終結性評價內容及標準的時候,要考慮到評價內容的全面性,顧及到學生的差異性,設想到評價方式的激勵性。如,我在對我校初一的學生終結性評價時則采用筆試、聽力、口語相結合的方式,而將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的綜合口語上。對口語評價我則采用了“自選菜單式評價”,此方法融合了自選強項、自選難度、小組合作等多種評價方式。事先給予學生一份“自選菜單”,而這一自選菜單則是根據(jù)一學期英語教學內容設計自選內容,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水平選取適合自己的內容與表演形式進行準備。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學生愿意選擇與自己水平相一致的選項,往往向比自己英語水平高一個等級的選項挑戰(zhàn)。在這次的期末口語評價活動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學生濃厚的興趣,還看到了學生自編自演的各類精彩節(jié)目。
二、建立小組評價體系。完善自我評價體系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通常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成績打個分就算是對學生一學期的評價了。而《新課程評價》提出要讓各層次人員參與教學評價。這既包括教師,也包括教師以外的人員,如學生、家長等。而小組成員之間經(jīng)常在一起完成各種學習任務,相互交流的機會最多,相互了解的也最清楚。因此讓小組人員參與到英語教學評價中來,既能對某人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又能對某人提出客觀、詳細的意見,還能提高小組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增強小組集體意識。由于中學生的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因此在進行小組評價時,教師必須給小組制定一個評價標準:既要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又要包括學生的作業(yè)情況,還要包括學生課外使用英語的情況,評價標準盡可能細致,以便于學生操作。
三、建立非正式評價體系。完善正式評價體系
在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評價形式就是測試,教師用試卷對學生進行檢測(這是正式評價的一種方式),似乎是教師和學生唯一一種評價關系??赡苡薪處煏枺翰挥脺y試如何評價?其實,非正式評價就是不用測試評價,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需要工具的支持。前面我們提到的檔案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都屬于非正式評價工具。
當然,評價只是英語學習的一部分,要讓學生熱愛英語的首要條件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怎樣讓學生覺得英語學習的每個組成部分都那么趣味盎然?這也是我們英語教學者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