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褐腐病主要危害桃樹的花、葉、果和一年生幼嫩新梢。近年來,在棗陽市已逐漸成為危害桃樹的主要病害,以危害幼樹新梢為主,一次梢、二次梢和三次梢均能受害,一般在枝條基部受害后,發(fā)生潰瘍,病斑環(huán)繞枝條一圈后。枝條枯死并從基部折斷,同時伴隨流膠發(fā)生。危害嚴重的當(dāng)年就能導(dǎo)致整個大枝甚至整棵樹枯死,給果園造成相當(dāng)大的損失。根據(jù)幾年的調(diào)查分析,總結(jié)出此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
1 發(fā)生規(guī)律 褐腐病病菌在僵果和枝梢潰瘍組織中越冬,翌年春季產(chǎn)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在通常情況下先侵染花和葉片,5月中旬以后侵染枝梢和果實,此后出現(xiàn)反復(fù)侵染,在我市一般以幼樹枝梢受害最重。分生孢子萌發(fā)溫度范圍為10~30℃,最適萌發(fā)溫度為24~26℃。病菌生長最適溫度為24~25℃,桃園病害流行溫度為21~27℃。
2 病害流行條件
2.1品種抗性 油桃較易感病,白桃抗病較強,棗陽市栽培的油桃品種中五月火、曙光、濰坊系列油桃等均不抗褐腐病。
2.2 氣候因素 高溫多濕是影響病害發(fā)生的主要因素,5~7月多雨潮濕,褐腐病常流行成災(zāi)。
2.3 栽培管理粗放 樹勢衰弱,地勢低洼,土壤黏重的桃園發(fā)生危害較重。冬季清園不徹底,病菌基數(shù)逐年加大,也是造成病害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2.4 防治不當(dāng) 用藥防治不及時,不注意發(fā)病前的預(yù)防,發(fā)現(xiàn)病斑時才進行防治,錯過了防治最佳時期。既浪費藥液,又不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3 防治措施
3.1 清除病源 結(jié)合冬季修剪,徹底清除病蟲害僵果、殘枝落葉,集中帶出果園燒毀,以降低病蟲越冬基數(shù),減輕來年發(fā)生危害程度。
3.2 加強栽培管理 選擇抗病品種,確定合理栽植密度。適時夏剪,確保果園通風(fēng)透光;生產(chǎn)管理過程中,大景施用有機肥,減少氮肥施用。增加磷鉀肥及鈣肥的用量。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提高樹體抗性;疏通溝廂雨季做到排明濾暗。降低園內(nèi)濕度。
3.3 噴藥防治 桃樹發(fā)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進行芽前消毒,落花后10天左右噴布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5月份病菌侵入枝梢盛期。可用70%甲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也可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80%乙蒜素1000~2000倍液,從5月上旬開始,間隔10~15天連噴2~3次,防治效果較好。
李國軍 陳小敏(湖北省棗陽市特產(chǎn)局 441200)
柿果脫澀的幾種簡易方法
剛收獲的新鮮柿子果肉內(nèi)含有一種叫可溶性單寧的物質(zhì),也稱“柿子素”,柿子素存在于柿的果肉中,分散在特殊的單寧細胞內(nèi),呈水溶性,在口嚼時,細胞破裂而流出,與口中黏膜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變成有收斂感的濃郁澀味,不堪食用。因此,將成熟的澀柿果肉中的可溶性單寧變?yōu)椴豢扇苄跃托枰獙ζ溥M行脫澀處理。下面介紹幾種柿果脫澀的幾種方法,供選用。
(1)溫水脫澀法。即用草簾圍護大缸保溫,將柿果浸入加℃左右的溫水中,保持水溫,經(jīng)10~24小時即可脫澀。此法可使柿果保持原有硬度及脆度,且果色鮮亮。
(2)鮮果混存脫澀法。100千克柿果與3~5千克蘋果、梨等分屢相間,置于密閉容器中,利用鮮果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及乙烯催熟,3~5天柿果變軟脫澀,色澤艷麗,風(fēng)味佳。
(3)草木灰脫澀法。草木灰脫澀法是將需脫澀的柿子放入水缸中,在水缸中再加入柿子重量5%的草木灰,在水缸中加人40℃溫水,用塑料薄膜將水缸密封。在室外經(jīng)1~2天即可達到脫澀的目的。
(4)石灰水脫澀法。將采收后的柿子浸泡于用生石灰剛配好的4%的石灰水內(nèi),約2~3天即可脫澀。此法脫澀的柿果鮮脆可口。
(5)乙醇(酒精)脫澀法。可選用一個大約能裝15千克柿果的紙箱,在紙箱內(nèi)鋪墊0.03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然后,按每千克柿果4毫升的用量制作2~3個酒精棉球,然后把酒精棉球放入箱底,擺放一層柿果后,要墊上一層隔離紙板,這樣可以防止隔傷柿果,當(dāng)紙箱擺滿后,即可蓋上塑料布,扣上紙箱,放置室外一般經(jīng)1~2天后,柿果即可脫澀。也可將采收后的柿子分層放入密閉的容器中,每層柿子果面均勻噴灑一定量35%的酒精(最好加入適量醋酸)或白酒,裝滿柿子后密封,在18~20℃條件下5~6天即可脫澀。
(6)二氧化碳脫澀法。把澀柿裝入密閉的容器中,注入二氧化碳氣體(最適宜的脫澀濃度為70%),如果密閉容器帶有壓力計,注入二氧化碳氣體后,可使其壓力為0.7~1.2千克/平方厘米。此法具有脫澀快、脫澀數(shù)量多、果實脆而不軟和耐貯運等特點,在15~25℃溫度下,經(jīng)2~3天后就能脫澀。
(7)乙烯利脫澀法。0.25%乙烯利水溶液噴布在已成熟、即將采收的柿果上,或?qū)⒉墒盏氖凉⒂诳鹬?,直接浸入上述溶液?分鐘,經(jīng)3~7天,即可軟化脫澀。
曉岫(湖南省益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 4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