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干果,怕干、怕水、怕熱、怕凍,而且不能曬干后出售。在很,多情況下易產生嚴重霉爛,影響商品價值。
1 栗果貯運中發(fā)生霉爛的原因
1.1 栗果不成熟引起霉爛
栗果采收時大多用打落的方法,但是不同品種成熟期不一致,即使同一棵樹的栗苞也有部分發(fā)黃部分還是青苞的情況。這些青苞中的栗果還未成熟。含水量高,堅果表皮角質化差,堆放過程中,病菌易侵入產生腐爛。
1.2失水風干引起霉爛
栗子在失水的情況下,生命活動受到影響,失水的栗子放在濕沙中或保水的條件下再吸水即產生霉爛。風干3天后栗子失重25.4%,沙藏后有80%在貯藏中霉爛,風干5天以上栗果沙藏后全部霉爛。
1.3不合理的貯藏運輸引起霉爛
一是貯藏溫度過高,栗苞打下后,堆得過高,數量太多,栗苞發(fā)熱。導致堅果發(fā)熱霉爛;二是運輸過程中栗子間無填充物,堆放在一起,由于呼吸作用引起高溫而霉爛;三是打栗苞剝取出來的栗子,堅果含水量大,如果立即貯藏也容易霉爛。
1.4病蟲害引起霉爛
一是在栗果成熟過程中以及粟苞堆放時,象鼻蟲、桃蛀螟等害蟲咬傷果皮和果肉,穿孔蛀人栗果中。從而引起霉爛;二是貯藏期間栗果內生理變化,導致病菌侵入引起霉爛。危害栗子的病菌主要有青霉菌、鐮刀菌、木霉菌、毛孢菌、紅粉霉菌等。
2 防止栗果在貯運期間霉爛的方法
2.1科學采收
當板栗樹上的半數以上粟苞發(fā)黃開裂時開始采收,這時部分栗子已經落地,可在清晨及時撿拾,余下的用竹竿打落采收。
2.2適地堆放
球果采收后要堆放在地勢較高的陰涼地方,堆積高度不超過1米。為了防止發(fā)熱,不要將球果壓緊,也不要太陽直曬,上面可蓋雜草等物,以達到降溫保濕作用。堆放10天左右。將栗苞中的栗果取出,陰干1天后即可貯運。
2.3熏蒸殺蟲
根據栗子的數量,裝入麻袋或竹筐等透氣容器內,然后放進密閉的熏蒸室、熏蒸箱,每50立方米用二硫化碳1.5~2.5升。氣溫高藥量可少些,氣溫低藥量適當加大。將二硫化碳倒入表面積較大的淺器皿內,放在栗子袋的上面,讓汽化后的二硫化碳氣體下沉。藥液分布在房內的不同部位,使二硫化碳氣體分散到每個角落。注意把門窗關嚴,縫隙用紙封起來,1~2天后即可把害蟲殺死。
2.4沙藏處理
在冷涼背陰的地方,用葦席、秸稈等搭成遮陰棚,棚內地面平整,鋪上10厘米厚的潔凈粗河沙。將要沙藏的栗果用清水漂洗干凈,撈出浮于水面上的不成熟果、風干粒、病蟲果、霉爛果。撿出受傷開裂的次果。然后將下沉的成熟栗果取出晾干。與濕沙混合,二份沙加一份栗果,或一層沙一層栗果進行沙藏。
沙藏堆高出地面40厘米,寬1米。長度按栗果數量而定。上面及四周覆蓋10厘米厚的濕沙。沙的濕度以手捏能成團,稍一碰又能散開。沙藏堆間隔10天左右翻動1次,撿出爛粒。在翻堆1~2次后。待夜間氣溫降到0℃時人溝貯藏。沙藏溝選擇在干燥、排水良好、背風陰涼處,溝深和寬度各1米。先在溝底鋪一層濕沙,然后將沙藏過已經混合好的沙和栗果均勻放入溝內,厚度為80厘米左右,每隔1米插入一小捆直徑約10厘米的秸稈至溝底,以便通氣和進入冷空氣,上面先蓋席子,待平均氣溫下降到0℃時再加厚濕沙或濕土,使粟果既保持低溫又不受凍害。早春時加厚濕土,保證低溫,抑制芽的萌發(fā)。
2.5帶刺苞貯藏
選在排水良好的場地或室內,下面鋪10厘米厚的沙子,晴天收回無病蟲害、尚未開裂的栗苞。堆好后用秸稈等覆蓋,25~30天翻動1次,如堆內發(fā)熱或干燥,適當潑水,以降低溫度和保持一定的濕度。
2.6壇藏或缸藏
對于少量栗果可貯藏在壇內或缸內,壇(缸)內鋪些濕沙并且放置在陰涼的地方,達到低溫保濕的效果。
(作者聯系電話:1393255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