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驗園概況
試驗園設在五蓮縣于里鎮(zhèn)管帥村。地處日照市北部丘陵地區(qū),年平均氣溫13.1℃,1月份平均氣溫-2.4℃,7月份平均氣溫25.2℃,年降水量916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538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3天,屬暖溫帶季風氣侯。試驗園面積4公頃,棕壤土,pH值6.8~7.0,品種為布蘭瑞克,2003年春定植,行株距為4米×3米,共栽植3300株。
2 試驗結果
2003—2008年6年累計每667平方米產量8670.6千克,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產量1445.1千克,按近5年均價4元,千克計算,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產值5780.4元:間作物5年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產3497.3元(間作第1、2年草莓收入18000元、第3年西瓜收入1560元、第4年濰縣青蘿卜收入1028元、第5年花生收入396元。)6年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無花果和間作物收入9277.7元。試驗園6年每667平方米總投入為2243.6元,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投入373.93元,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純收入為8903.77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目前五蓮縣及周邊地區(qū)已發(fā)展面積800公頃左右,并形成了網絡銷售,每年收益1億元左右。
3 栽培技術
3.1 良種壯苗,精心栽植
選栽較豐產穩(wěn)產、果大而均勻、適于生食與加工兩用的布蘭瑞克品種。定植前挖深1米、寬2米的條溝,施足底肥,回填后灌水沉實。選高1米以上、根頸粗2~5厘米以上的壯苗,栽前將苗根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于3月中旬(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挖穴定植,定植后灌足水,再培土到苗木根頸部位,然后將苗木全部用地膜包扎(萌芽后解除),并以樹干為中心覆蓋1平方米地膜。實踐證明,這樣定植的苗木成活率達99.3%。
3.2 加強土肥水管理
苗木定植前于條溝中每667平方米施優(yōu)質圈肥4噸、尿素1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定植后第2年秋末深翻行間,深度1米,2年內全園翻完。結合深翻每667平方米施圈肥2噸、硫酸鉀復合肥100千克,麥糠或雜草1噸、尿素50千克。
在深翻整地施肥的基礎上,適期進行追肥。每年3月中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0千克;在春果、夏果和秋果的膨大期(5月下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各追肥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鉀復合肥40千克。每2年于10月中旬施基肥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圈肥2.5噸。結合噴藥每年噴布0.3%磷酸二氫鉀3~4次。結合追肥進行灌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澇,10月下旬要澆越冬水。
另外,定植后1~5年樹盤覆草,第6年后全園覆草(覆蓋20厘米厚的麥秸、雜草、樹葉和花生皮等),秋末結合施肥將覆草埋入地下。
3.3合理間作
定植后第1、2年果園間作草莓,每年9月中旬栽植,每667平方米裁1.8萬~2.0萬株,冬季覆蓋地膜。翌年4月可收草莓1500~1800千克。第3年行間種西瓜,西瓜收獲后再問作濰縣青蘿卜,第4、5年間作花生。切忌間作小麥、玉米、大豆和棉花等高稈作物。
3.4合理整形修剪
采用自由小冠疏層形整枝,每年于3月上旬進行修剪。定植當年于40厘米處定干。剪口下可萌發(fā)3~4個長80~150厘米的枝條,選上部直立枝作中央領導干,選3個方位和角度適宜的枝作主枝,并將第1主枝以下的萌芽全部去掉。第2年在距第1層主枝100厘米處選3個方向與第1層主枝相互錯開的枝條。作第2層主枝。第3年在距2層主枝80厘米處選兩個較水平的枝為第3層主枝。并剪除中央領導干的延長枝(落頭),第4年整形基本完成。
3.5防治病蟲害
無花果病蟲害少,但在靠近蘋果和梨樹的園片有紅蜘蛛、天牛、角斑病發(fā)生。對紅蜘蛛可噴布15%掃螨凈1500倍液或20%螨死凈2000倍液防治;對角斑病可噴布68%菌銹敵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對天牛可采用向孔中灌注樂果10倍液或敵敵畏100倍液塞孔進行防治。
3.6適時采收與防寒
無花果的采收適期為6月中旬至10月,具體時期可依產品的不同用途而定。外運果要在八、九成熟時采收:當?shù)劁N售以果頂上小孔裂開,果皮上網紋明顯易見時采收,此時,果實風味最佳。采收時間以晴天的早、晚溫度較低時進行為好,注意輕拿輕放,盡量不擦傷和撕裂果皮。
無花果幼樹期間最怕凍害,為此,定植后的前1~2年在行間間作草莓,一是有利于小雪前樹干培土(30厘米高);二是草莓入冬前覆蓋地膜,能提高地溫,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另外在園中每隔8米用玉米秸等豎一道高1.5米、東西向的風障??纱_保無花果不受凍害。3、4年生無花果樹。冬季樹干培土綁草把即可防寒。
(作者聯(lián)系電話:0633-521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