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新品種‘北玫’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以‘玫瑰香’為母本,‘山葡萄’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1954年雜交,1956年開始對雜種實生苗進行抗寒試驗,1960年選出抗寒單株,開始釀酒試驗,1965年選出并定名。2003年開始進行區(qū)域試驗及品種對比試驗。多年的試栽、生產試驗和釀酒試驗表明其優(yōu)良性狀表現(xiàn)突出。2008年12月通過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 品種特征特性
植株生長勢強。嫩梢綠色。幼葉黃綠色,下表面有黃白色茸毛。成齡葉片大,心形,葉背有稀疏黃白色短茸毛。葉片3裂或5裂。成熟枝條紅褐色。果穗圓柱圓錐形,平均質量160克,最大220克。果粒著生中等緊密,大小整齊,圓或近圓形,紫黑色,平均質量2.6克。果皮厚,果粉中等。果肉軟,有肉囊。果汁紅褐色。味酸甜,有玫瑰香味。每果含種子2~4粒??扇苄怨绦挝?0.4%~25.4%,明顯高于父、母本,可滴定酸含量0.87%~1.17%,出汁率77.7%。釀制的葡萄酒品質明顯優(yōu)于‘北醇’酒。寶石紅色,酸甜可口,入口柔和,酒體平衡、醇厚,具有悅人的玫瑰香味,香氣持久,酒質上等。芽眼萌發(fā)率82.7%,結果枝占芽眼總數(shù)的97.53%。平均每一結果枝上的果穗數(shù)為2.13個。早果性好。在北京地區(qū)4月中旬萌芽,5月中旬開花,9月下旬漿果成熟。抗寒性能強??固烤也 赘〖八共∧芰?。適宜進行有機葡萄的生產。
2 栽培技術要點
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以及南方部分葡萄產區(qū)均可裁培。棚架或籬架,中短梢修剪。產量宜控制在1.5千克,平方米左右。華北地區(qū)種植冬季不用埋土防寒,入冬前灌足凍水。少量施肥。
王利軍 黎盛臣 范培格揚美容 昊本宏 段偉李連生1鐘靜懿;張映祝文麗珠張風琴 羅方梅李紹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優(yōu)質抗寒抗病釀酒葡萄新品種‘北紅’
‘北紅’葡萄新品種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54年利用歐亞種栽培品種‘玫瑰香’為母本。‘山葡萄’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1959年初果。1960年開始釀酒試驗并進行抗寒、抗病篩選,1965年選出并定名。根據(jù)我國葡萄酒生產現(xiàn)狀,從2003年開始重新對其釀酒特性、抗逆性及栽培性狀進行研究,并于2006年開始進行區(qū)試及品比試驗。優(yōu)良性狀表現(xiàn)突出,釀酒品質獨特。尤其抗寒、抗病能力強。2008年12月通過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 品種特征特性
植株生長勢強。嫩梢黃綠色。幼葉黃綠色,下表面有黃白色茸毛。成齡葉片心形,葉背有黃白色短茸毛。葉片淺3裂。成熟枝條黃褐色。果穗圓錐形。平均質量160克,最大290克。果粒圓形,藍黑色。平均質量1.57克。果汁紅色,無香味。每果粒含種子2~4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8%~27.0%,明顯高于父、母本,可滴定酸0.89%~1.26%,出汁率62.9%。釀成的葡萄酒品質明顯優(yōu)于‘北醇’酒,酸甜可口,有藍莓和李的香氣,入口柔和,酒體平衡、醇厚,深寶石紅色。澄清透明。酒質上等。芽眼萌發(fā)率71.1%,結果枝占芽眼總數(shù)的98.1%,平均每一結果枝上的果穗數(shù)1.76個。早果性好。北京地區(qū)4月上旬萌芽,5月中旬開花,9月底漿果成熟。果穗、果粒成熟一致??购詢?yōu)于‘北醇’,抗炭痘病、白腐病及霜霉病能力強,適宜進行有機葡萄的生產。
2 栽培技術要點
在我國華北、東北、西北及南方部分地區(qū)均可栽培。棚架、籬架栽培均可,中短梢修剪。產量宜控制在1.5千克,平方米左右。在我國大部分葡萄酒產區(qū)冬季可不埋土,不埋土地區(qū)入冬前灌足凍水。控制施肥最防止枝條旺長。休眠季做好清園工作,果實發(fā)育期可不噴藥或少噴藥。
范培格 黎盛臣 王利軍 楊美容 吳本宏 李連生鐘靜懿 張映祝 文麗珠 張風琴 羅方梅 段 偉 李 紹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中熟油桃新品種‘瑞光美玉’
20世紀初美歐國家有計劃地開展油桃育種。相繼育出一些新品種。從歐美引入的油桃品種大多風味偏酸,不適合我國消費習慣。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yè)果樹研究所在國內率先開展油桃育種,先后育成多個油桃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但果面近全紅、硬肉、離核等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油桃品種還很缺乏。‘瑞光美玉’是以‘京玉’ב瑞光7號’雜交(1990年)獲得的中熟油桃新品種,2005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 品種特征特性
樹勢中庸,樹姿半開張。一年生枝陽面紅褐色,背面綠色。葉長橢圓披針形,葉面微向內凹,葉基楔形近直角;葉綠色;葉緣為鈍鋸齒;蜜腺腎形,2~4個。花為薔薇型,粉色;花藥橙紅色,花粉多;萼筒內壁綠黃色,雌蕊與雄蕊等高。
果實近圓形,縱徑6.85厘米,橫徑7.05厘米,側徑7.34厘米,平均單果質量187克,最大253克。果頂圓或小突尖;縫合線淺,梗洼深度和寬度中等。果皮底色黃白,果面近全面著紫紅色暈,不能剝離。果肉白色,皮下有紅色素,近核處紅色素少;肉質為硬肉,硬度高于‘瑞光7號’,汁液中等,風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離核。
在北京地區(qū)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開花,7月下旬果實成熟。比‘瑞光7號’晚約8天。果實發(fā)育期98天左右。花芽形成較好,復花芽多,花芽起始節(jié)位低。各類果枝均能結果,幼樹以長、中果枝結果為主,豐產性強,盛果期樹產量30噸,公頃以上??购^強,無特殊敏感性逆境傷害和病蟲害。
2 栽培技術要點
適合在北京、河北、山東、河南、遼寧、山西、陜西等適宜桃栽培的生態(tài)區(qū)域種植。加強基肥、硬核期追肥和果實迅速膨大期追肥等3個最關鍵時期的施肥管理,注意及時灌水。夏季修剪應注意及時控制背上直立旺枝。適時采收,防止采收過晚出現(xiàn)的果肉粉質化,品質下降等問題。
郭繼英 姜 全 趙劍波 陳青華 李新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yè)果樹研究所 北京1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