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09)9-0032-02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競爭也日趨激烈,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標準重新定位,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幾所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測評方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對比和評價,探討了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并對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高校;綜合測評
Integrated methods of assess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oughts
Xu Yan
【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socie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social, and employing units to reposition the standard of talen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is paper, several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brie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drawbacks and problems, and has proposed his own views.
【Key words】univers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綜合測評是指對大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標與實施細則,平時考核積累,每學年評定一次,是大學生獎學金、三好生評比和畢業(yè)生就業(yè)的重要依據和參照,是一項與每一個大學生都密切相關的工作。大學生綜合測評是素質開發(fā)與提高的起步,又是其素質開發(fā)的方向,它具有明確的教育導向和積極的教育約束作用,能把教育中教和學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有力地提高大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是大學生素質管理開發(fā)的有效手段。
經過多年來的發(fā)展,綜合素質測評的推行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更為深遠的影響是它引導大學生從各方面綜合提升自己,克制了部分較差學生懶、散、玩,放任自流,“混”到畢業(yè)的錯誤傾向,增強了大學生自我約束力,為大學生將來就業(yè)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1 部分高校綜合測評對比分析
作為一名在校本科生,在經歷幾次綜合測評之后,尤其在擔任班級干部時,更直接地參與到了測評工作中,深感該項工作的復雜、繁瑣,對綜合測評有一定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多數(shù)高校的綜合測評辦法在指標體系上都把德育、智育、體育作為三個基本指標,并對應成相應的分數(shù)。綜合測評成績=德育分+智育分+體育分+附加分(獎懲分),不同的是各高校對于不同指標規(guī)定了不同的比例。
華北電力大學:智育指標60%,德育指標30%,體育指標10%;
中國農業(yè)大學:智育指標70%,德育指標20%,體育指標10%;
北京科技大學:只考核智育指標,根據學習成績評定一、二、三、四等獎學金,再取符合要求的學生申請參加答辯,評定特、一、二等獎學金,對于附加分的規(guī)定,設立特殊獎學金,獎勵那些在社團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學生;
北京林業(yè)大學:智育指標70%,德育指標20%,體育指標10%;
北京農學院: 學習成績平均分在75分以上再按照德育、體育依次向下排序,對于附加分的規(guī)定,參加社團工作的只有正副部長才有加分;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只考核智育指標,按照學習成績加權平均排序,平均分在75分以上的評為三等獎學金,80分以上為二等獎學金,90分以上為一等獎學金;
在實際調查中,各高校針對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不同權重的設置,并在各院系中按照院系的發(fā)展愿景進行適當?shù)男薷?,但是很多學生對學校的綜合測評體系都不是很清楚,學校每年都有一個網絡系統(tǒng)為學生統(tǒng)一進行核算。即使部分學校中學生了解如何測算,反映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涉及到了各個層次方面。
2 綜合測評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各高校的綜合測評大致是類似的,一般就是從品德、學業(yè)、體育、課外活動等方面對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進行打分,再綜合最后成績來確定獎學金的歸屬,這其中涉及到的每一個評定項目都有明確的量化指標。由于存在人為的完全量化等方面的缺陷,現(xiàn)行的各高校綜合測評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問題:
2.1 測評體系指標設定不合理
(1)智育標準:目前北京市許多高校實施的綜合測評,測評重點還是局限在“智”的方面,智育指標作為測評比例中比重最大的部分,很多高校都是以學期成績作為智育評價標準,這會傾向于注重測評學習的結果,忽視了學習的過程;注重測評看得見的智力因素,忽視了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非智力因素。這個指標本來就容易引導學生過于追求學習成績的高低,而現(xiàn)實中不少學生為取得各門功課的高分忽視了全面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這與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存在偏差,這是對全面發(fā)展的誤解。這種評價盡管肯定了學生知識積累上的差異,但智育指的應該是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僅僅只是學習成績。在調查的幾個學校中,都是將學習成績直接作為智育指標進行考核,這樣的考核是不全面的,是傾斜性的,甚至于有些學校直接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定獎學金的唯一指標,使學生們缺乏了參加社會活動的積極性,是不可取的。
(2)德育標準:高校學生綜合測評體系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我認為各高校在制訂學生道德教育的標準概念寬泛,具體標準模糊,因而造成了在這一項的評分上人人都得滿分的結果,否定了個性差異,使得這一標準毫無意義,形同虛設。而且德育考核中如政治上進心、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的評定沒有固定的標準,主觀因素比較重,沒有科學可行的方法進行衡量。在調查中的學校中,很多學生都不清楚這一指標是如何打分的,對這項指標的意見也是最大的。
(3) 體育標準:目前北京高校采取體能測試作為大學生綜合測評的體育得分,但無法體現(xiàn)一個大學生身心發(fā)展是否健康。未來社會對大學生的身心素質有極高的要求,而僅僅以體能測試成績作為體育得分是不全面的。
2.2 測評體系操作有漏洞:
在大部分高校,綜合測評成績=德育分+智育分+體育分+獎懲分。各高校綜合測評中智育主要看成績和學術成果,課外活動一般會根據擔任的不同社會職務和參與活動情況規(guī)定不同項目的分值,而品德則主要是由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干部評議出來的,容易導致部分學生有目的的與他人搞好關系,動機不純,且由于品德和文體附加分項目的不定性,使得一部分學生由于功利性,過分追求加分,不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且德育都是根據感覺打出來的,平時表現(xiàn)又缺少誠信的記載,這容易使學生在勾心斗角的功利追求中迷失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此外,由于部分學校公選課也含在綜合測評范圍內,所以導致學生們只注重選修課數(shù)量,不重質量,一味地追求學分的積累,這就與綜合測評的本意背道而馳了。一般附加分在德智體的綜合成績上直接加分,因此在綜合測評成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為了這些加分,可能會積極地去爭取擔任學生干部,參加社團,從而耽誤學習,不分主次;甚至為了加分,有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勉強自己去做,如身體不好,但因無償獻血的加分比較高,就“積極”參加獻血。
3 對綜合測評的思考
3.1 思想品德指標(20%):
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操行測評成績和班主任給予的考評成績三部分組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占到10分,占到各理論課程的平均分成績的一定比例。操行測評成績可以包括學習態(tài)度,集體觀念等,由學生評分,占到5分。班主任或輔導員給予的考評成績可以占到5分,為了實現(xiàn)考評的公平性,可以隔一段時間考核一次,根據實際表現(xiàn)計分。
3.2 學科綜合素質指標(70%):
我認為,學習始終是學生的天職,只有儲備了一定的知識和掌握了一定的專業(yè)技能,我們才能在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嶄露頭角。基礎的學科學習成績還應占大部分比例,有良好扎實的基礎才能以后步履輕松。測評體系中還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包括英語、計算機、科技創(chuàng)新、學術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能力,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和發(fā)散思維,有獲獎者應該予以加分激勵,使同學們不要僅埋頭于書本中,還要引導積極參與到實踐中,勇于思考,勇于實踐。
3.3 身心健康指標(10%):
我覺得不能單純的只考慮身體素質,應該由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兩部分組成。總分為10分,其中身體素質成績?yōu)?分,心理素質成績?yōu)?分。身體素質成績由體育課成績、體能測試成績、課外群體活動三部分,心理素質內容可以根據各高校或具體到各院系的實際情況制定,由本班學生匿名或輔導員共同打分取平均值。
3.4 附加分(獎懲分):
附加分的加減可以乘以一定的比例,以至于不會出現(xiàn)分數(shù)過高的現(xiàn)象,差距過大,或是設立專項獎學金,獎勵那些社會工作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此外,各高??梢愿鶕嶋H情況設立專項獎學金,獎勵那些為學校做出突出貢獻的學生,如藝術、體育特長生,他們也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努力著,可以適當?shù)募右哉疹?。專項獎學金可以使學生個性優(yōu)勢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挖掘學生在各個層面的素質發(fā)展和個性“閃光點”。
學生是綜合測評評價的對象,綜合測評體系的優(yōu)劣,關鍵在于是否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再學習能力的發(fā)揮。學生綜合測評體系不應是單一的,一成不變的。我們要與時俱進,盡可能地逐步完善測評體系,更好的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給予指導。
參考文獻
[1] 李振全,陳霞.學分制條件下高校綜合測評評估機制研究.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許二平,姬旺華.對高?,F(xiàn)行的大學生綜合測評制度的調查分析[J],2005年1月
[3] 郝詠梅,李純成.淺論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J],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