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一家大型塑膠制品廠工作整整十年了!
也許有人會問,你現(xiàn)在每個月的工資不少吧?在廠里面也該是個主管級的人物了吧?不,恰恰相反,我現(xiàn)在過得并不如意,每天工作都是小心謹慎,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終日。幾次想辭工,卻又下不了決心,對這個工作,現(xiàn)在只有混的心態(tài),只有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我是在1999年進這間廠的,做車床銑床技術工作。當初進這個廠工程部的時候,我就是作為一名專業(yè)技術人員招進來的,所以底薪和津貼都比生產(chǎn)車間的技術人員和組長們要高。這個工作單一,輕松,一直備受尊重,就連那些臺灣經(jīng)理和老板對我也是客客氣氣的。那幾年,廠里的經(jīng)濟效益又比較好,工資是一年一漲,在每次漲工資時我們的主管經(jīng)理對我也是倍加關照,工資也是漲得比較多的。所以對這個廠,我有一種歸宿感和依賴感,每天按部就班,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
兩年前,工程部主管私下叫我辭工和他一起創(chuàng)辦一個模具加工店。他說我們買一臺車床一臺銹床,和一些簡單的工具,為那些小廠加工模具,總比在這個廠強多了。你專門負責技術,我在外聯(lián)系業(yè)務……正如有一句話說的那樣:窮人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我真的沒有這個野心,說實話,錢我也想多掙,但我害怕失敗,對外面的事情我向來一無所知,沒有絲毫把握,可在這個廠里就不一樣了,我每個月輕輕松松就能夠拿到二千多塊,這個錢是有保障的,長期的,穩(wěn)定的,所以我沒有答應他?,F(xiàn)在這個主管創(chuàng)辦的模具加工店已發(fā)展為廠,辦得有聲有色,自己買了小車,讓人羨慕。
雖然我有些后悔,但我本來就是個追求平淡生活的人,只希望過上安安穩(wěn)穩(wěn)的日子就別無所求??墒翘煊胁粶y風云,如今塑膠制品廠越來越多,同行業(yè)競爭比較大,僧多粥少,加上我們廠里內(nèi)部管理混亂,訂單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我們工程部,基本上很少開發(fā)新產(chǎn)品了。而我們工程部有八九個人,這些人都是技術人員,每個月在我們這一塊老板要開出三萬多塊錢的工資。老板經(jīng)過再三考慮,決定解散我們工程部。不愿意走的人,安排到生產(chǎn)車間去。雖然老板沒有降我們的工資,但很多人放不下這個面子,紛紛辭職,另找出路。
我沒有走,老板剛開始安排我到品質(zhì)部去,相對于生產(chǎn)車間,是個不錯的地方了,但在我的要求下,老板同意我去機電組。我想,和機器打交道,才能發(fā)揮我原有的技術。
在機電組,我主要做一些保養(yǎng)工作,再就是燒焊鐵架子和一些雜務,以及協(xié)助維修機器等。剛開始的時候,機電組的事情很多,每個周末都要加班,雖然辛苦一點,但每個月的工資比我以前在工程部還要高?;叵肽切┺o職的、被安排到生產(chǎn)車間的同事們,我覺得我是幸運的。
可時間長了,問題也就出來了。我沒有經(jīng)過電工知識的系列培訓,雖然在工作上耳濡目染了很多,但我還是無法單獨完成工作,而新進的員工又不理解我的情況,往往對我直翻白眼。在機電組里,除了機電組主管外,就數(shù)我的工資高了,因為我的底薪和津貼都是在工程部時確定的,這一切,也讓其他電工心里不平衡,常常對我挖苦諷刺,不僅在工作上故意使我難堪,而且在大小場合說我這樣沒用那樣沒用。
漸漸的,老板也對我不滿起來,一言一行表明我好像是多余的。哪個部門工作忙不過來,就叫我去幫忙。有一次,安排我去事務組卸膠粉。我累得滿頭大汗,而事務組的倉管們,背著手在廣場上踱方步,臉上對我露出譏笑的表情,這一切讓我無地自容。
說實在的,我也曾想過要辭工,但沒有哪間工廠開出的工資有這間廠的高,看在錢的分上,所以也就忍辱負重堅持下來了。寧可受人的氣,也不能受錢的氣。
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后,我們工廠受到的影響比較大。現(xiàn)在老板基本上不讓我加班,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只能夠拿到基本工資了。這和以前的工資總額比起來,工資縮水了一大半。
我一直不辭工還有一個原因:在附近工廠我有一個老鄉(xiāng),他辭工僅僅半個月后,他所在的部門就解散了,不愿意調(diào)動工作崗位的人工廠補助了上萬元,最少的也有幾千塊,而他,因為提前辭工了,一分錢也沒有得到,他后悔得腸子都綠了!再說,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工業(yè)區(qū)也有幾家工廠倒閉了,那些員工也拿到了應該得到的補償。換言之,如果我們工廠也倒閉的話,按勞動法的規(guī)定,我也能夠拿到二三萬塊錢的補償金呀!
有我這種思想混日子的人,在我們廠子里也還有好幾個,他們有的從領導崗位上下來,受人歧視,現(xiàn)在都不想做了,但在這個廠做了那么長的時間,把青春和熱血都放這里面了,就這么灰溜溜地回去,大家都心有不甘,只希望有一天,能夠拿到一筆補償金。
我現(xiàn)在一上班就等著下班,看到老板就趕緊躲避,不想看到他那張苦瓜臉和冰冷的眼睛。這種日子,讓我度日如年,精神一直處于超負荷狀態(tài),可是想等我們廠倒閉,又是那樣的遙遙無期。因為廠房是老板自個買的,他的資金又雄厚,他一家人都在這個廠里面,怎么說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我有時不禁問,我能耗得過老板嗎?
(lzy11057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