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篾匠的手藝屬于祖?zhèn)?。技術(shù)精湛,聞名遐邇,村里人用的籃子、背簍、簸箕、籮筐……等等,大都出自他之手。
劉篾匠六十歲那年,二女婿在上山砍柴時(shí)被毒蛇咬傷了,未及醫(yī)治,就見了閻羅王。女婿一死,二閨女的日子,就過得更加地艱難。
來年正月,二閨女給劉篾匠拜年時(shí)說:爹,我不想讓濤兒讀書了,讓他跟你學(xué)篾匠吧。有個(gè)手藝在身,將來不愁找不到媳婦呢。
濤兒是劉篾匠的外孫,從小聰明伶俐,是塊讀書的好料子。劉篾匠曉得二閨女的難處,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會(huì)做出這種決定的。于是,劉篾匠便對二閨女說:濤兒不能不讀書,往后他的學(xué)費(fèi)由我來出,只要濤兒有出息,他讀到哪兒,我就送到哪兒!
二閨女聽了,急忙叫濤兒給外公磕頭。濤兒很聽話,頭磕得“嘭嘭”直響,如同搗蒜一樣。那年,劉篾匠給的“壓歲錢”,就夠濤兒交一期的學(xué)費(fèi)。
濤兒曉得自己讀書不易,因而也就比以往更加刻苦用功,每次考試,都排在班里第一、第二名。每次考完試,濤兒都將成績單拿給劉篾匠看。劉篾匠看了,就頻頻點(diǎn)著腦殼,一副很是欣然滿意的模樣。
每年假期,濤兒都是在劉篾匠那里過的。濤兒很懂事,上午做家庭作業(yè),下午就幫劉篾匠當(dāng)下手。祖孫倆的配合,倒是很默契呢。
那年暑假,劉篾匠家的葡萄結(jié)得比以往都要多。一串串葡萄在腦殼頂上掛著,就像顆顆碧綠耀眼的珍珠。
一天,祖孫倆在葡萄架下吃飯。飯是稀飯,菜是咸菜,還有一小碟辣椒炒肉。劉篾匠就著咸菜,喝著稀飯??墒掷锏目曜?,卻始終不夾那碟炒肉。
見此,濤兒就問:尬公(鄉(xiāng)村的俚語,土話,外公的意思),你不愛吃肉么?
劉篾匠聽了一愣,笑著說:我都這把年紀(jì)了,吃肉不起什么作用。倒是你,正長著身體呢,肉可要多吃啊。說著,夾了一筷子肉給濤兒。
濤兒嘴里嚼著肉,含糊著說:怎么不起作用?娘說了,多吃肉身上才能多長肌肉呢。
我的身上有不少的肌肉吶。劉篾匠一邊說,一邊展示給濤兒看。
看到劉篾匠那瘦骨嶙峋、干柴棒一樣的手臂,濤兒笑疼了肚子。劉篾匠見了,也忍不住呵呵笑起來。
夜晚,天熱睡不著,祖孫倆就坐在葡萄架下,一邊吃著葡萄,一邊扯著閑話。
劉篾匠問:濤兒,你想念大學(xué)么?
想呵!
念完大學(xué)了呢?
在城里找個(gè)好工作。
然后呢?
然后?然后肯定要將娘和尬公接到城里去過日子呀!
劉篾匠聽了,心里就一陣暖和,仿佛被三月的太陽曬著一樣。打那以后,劉篾匠干活的勁頭就更足了。
濤兒呢,先是考進(jìn)了縣城的重點(diǎn)中學(xué),幾年后,就被一所名牌大學(xué)錄取了。
時(shí)光荏苒,日子一天天地流逝。不知不覺地,一晃,很快就又到了葡萄葉兒飄落的季節(jié)。就在這葡萄葉兒飄落的季節(jié)里,年邁體衰的劉篾匠終于病倒在了自己的床榻上。
那天,病入膏肓的劉篾匠開口說話了:枕頭里有一張存折,總共是一萬塊錢,是給濤兒留著的……還有一年,濤兒大學(xué)就畢業(yè)了……一陣咻咻的喘息之后,劉篾匠繼續(xù)艱難地說道: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