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會點12:
歡迎異關節(jié)類!
時間:
9500萬年前,中生代之白堊紀。
地點:
這次會合可能發(fā)生在南美,所有加入朝圣之旅的異關節(jié)類都起源于南美,并一直生活在南美,南美洲自從2億年前與非洲分離之后就是一個孤絕的大陸。事實上,直到300萬年前巴拿馬地峽隆起將南美和北美連接在一起之前,除南美外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異關節(jié)類。巴拿馬地峽的隆起還讓犰狳遷移到北美,并生存至今。
加入者:
現(xiàn)生的異關節(jié)類包括總共3類30個現(xiàn)生物種,它們是:樹懶、犰狳和食蟻動物。共同祖先12是我們3500萬代前的曾祖。
特征:
異關節(jié)類為原始真獸類之一,是瑚存最古老的真獸類,保存著真獸類的原始特征和獨特的特征,如脊柱后部的胸椎和腰椎上有附加關節(jié)。由于從真獸誕生的初期就已經(jīng)分化了出去,其成員之間差異較大。多數(shù)有齒(食蟻獸沒有牙齒)但無齒根(故名),齒可終生生長。這些牙齒構造簡單,沒有釉質(zhì)。不具門牙和犬牙。
犰狳科是唯一有殼的哺乳動物。生活在中美洲、南美洲和美國南部地區(qū)。它們的殼分三部分,前后兩部分有不能伸縮的整塊骨質(zhì)鱗甲覆蓋,中段的鱗甲呈帶狀,與肌肉連在一起,可以自由伸縮。尾巴和腿上也有鱗片,鱗片之間還長著毛,腹部無鱗片只有毛。犰狳科的牙齒數(shù)量很多,但都很細小。
形貌:
在所有異關節(jié)類動物的脊椎中,椎骨之間的連接都非常奇特。這個共同祖先看起來像鼯,因此不需要耗神費力想象它們的模樣?,F(xiàn)在,歡迎那些怪模怪樣的哺乳動物——樹懶、犰狳和食蟻獸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吧!
起源:
異關節(jié)總目中有2個較大的目,分別是有甲目(包括犰狳科和已滅絕的雕齒獸科)及披毛目(包括樹懶亞目和蠕舌亞目)。披毛目是胎盤類哺乳動物下的一個目,現(xiàn)有物種僅分布于美洲,包括了食蟻獸、樹懶及已滅絕的地懶。披毛目的起源可追溯至古近紀(約60萬年前。僅在中新代稍后的一段時間),原生于南美洲,后因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而在北美洲也有分布。
朝圣路上的現(xiàn)生物種總數(shù):453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