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西班牙足協(xié)紀律委員會公布了對皇馬后衛(wèi)佩佩的處罰決定。由于佩佩在對赫塔費的比賽中有惡性犯規(guī)的行為,他將被精致參加十場聯(lián)賽,禁賽細化為:佩佩對卡斯克羅的連續(xù)兩腳惡意犯規(guī)被處以四場禁賽,毆打阿爾賓被處以四場禁賽,一張紅牌處以一場。以及最后時刻沖入場內(nèi)慶祝被處以一場,總計十場禁賽。佩佩的十場禁賽,也是皇馬隊史上被連續(xù)禁賽場次最多的一次。由于本賽季西甲聯(lián)賽行將結(jié)束,所以,其余的四場將會在下賽季兌現(xiàn)。西班牙足協(xié)紀委會的這個決定,算是對這樁沸沸揚揚的球場惡性事件畫上了一個句號。不過在球迷心中,佩佩事件所引發(fā)的波瀾,遠不是這樣的一則處分決定就能消散的。
情景再現(xiàn)
相信看過視頻的球迷對佩佩當時的瘋狂舉止大為困惑,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撒旦附體”。雖說佩佩此前也有過和隊友巴爾博亞在訓練場上干仗的前科,但在大多數(shù)球迷眼中,佩佩顯然和馬特拉齊這樣的“惡人”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而這也是“佩佩事件”所引發(fā)的綠茵大討論的由來。壞人犯事不奇怪,怪的是好人犯的事比壞人還要壞?;蛟S這也印證了那句千古流傳的“會叫的狗不咬人”。
事后,佩佩和皇馬俱樂部立即展開了危機公關(guān),畢竟,正處于和巴薩死磕到底的節(jié)骨眼上,缺少一個主力后衛(wèi)自然影響戰(zhàn)斗力,能爭取少停則少停,二則身為一支世紀豪門,如此污點,對俱樂部的形象自然也有損。于是,我們看到了當事人佩佩聲淚俱下痛心不已的認錯和悔改,其“因為太愛皇馬而犯錯”和“甚至不想踢球了”的言論顯然也博得了不少同情分,而皇馬上下包括隊友馬塞洛、主帥拉莫斯都對佩佩施以援手。較之此前媒體預計最嚴重的38場禁賽,如今的禁賽十場顯然已是法外開恩,其中還包括伊瓜因黃牌取消的順水人情。
如果從心理層面去探究佩佩事件,或許能有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從當時的情境上看,佩佩回追中用手輕推了卡斯克羅一下,而后者的順勢倒地在佩佩看來摔的有些夸張,這個倒地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裁判一定會判罰點球,而此時的比分是2:2,比賽已經(jīng)進行到第88分鐘。此前皇馬好不容易由古蒂扳回了一球才出現(xiàn)平局,若對手將點球罰進,銀河艦隊很可能輸?shù)舯荣悾绱艘粊?,和巴薩的差距還將擴大,一個賽季的努力很可能就此付之東流。不能肯定佩佩在那一瞬間想得這么周全,但這些想法一定在他的腦海中擦出了火花,于是,惡從心頭起恨向膽邊生,踢你一腳以泄心中怒火,居然沒踢到,那接著踢!當裁判向佩佩出示紅牌后,處于惶恐之中的佩佩顯然意識到自己已鑄成大錯,于是上前對倒地的卡斯克羅示意友好,催促他快點起來。而由于他之前那記直接傷人的動作給人的印象,加之已經(jīng)被出示紅牌,佩佩唯一能做的應(yīng)是盡快下場,所以,他示意卡斯克羅起身這個原本想挽回事態(tài)的動作,在對手看來也充滿了威脅。于是,對方?jīng)_了上來,頭腦依舊處于發(fā)熱狀態(tài)的佩佩只好惡人做到底,一記隔山打牛,將阿爾賓的嘴巴打歪。此后,卡西利亞斯沖了上來,籽瘋狂的佩佩拉開,而后者在下場時,對第四官員惡語相向的畫面,也一并被記錄在案,如此短短時間,諸多劣跡爭相上演,佩佩的行為估計遠非失禮失態(tài)失常所能解釋。
在心理學上,佩佩一連串的不可思議近乎瘋狂的行為,可以稱之為行為失控。普遍意義上,人的行為是受著思維和情緒支配的。在通常情況下,大腦經(jīng)過思考后作出決定,然后付之于行動。由于大腦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才采取的行動,一般都是符合“常規(guī)模式”的。如此一來,人的行為大多合乎正常而且可控。若是未加思考,在一時沖動下作出決定并付之于行動,往往很容易犯下錯誤。臨床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過度擔心自己情緒失控會鑄成大錯時,便容易行為失控。在這里,過度關(guān)注與擔心不僅是一種壓力,而且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它會讓我們的注意力指向我們擔心與恐懼的地方。鑒于這一點,我們可以推敲佩佩當時的心理:他過度擔心自己的行為會給球隊造成負面影響,他急于做些什么來消除不利影響,于是適得其反,他所有的行為都導致了他預期目標的另一端。在心理學上,憤怒、壓力、緊張和恐懼等極端情緒都容易誘發(fā)行為失控,而這些情緒對于那些在綠茵場上激烈拼爭的球員來說,顯然司空見慣,一旦這些不良情緒超出他們的承受范圍后,行為失控的舉止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向內(nèi)斂的齊達內(nèi)就曾讓我們大為吃驚。
異曲同工
2006年德國世界杯決賽,齊達內(nèi)頭頂馬特拉齊的一幕,相信球迷們依然歷歷在目。這個超乎常規(guī)的動作,是歐洲50年最佳球員齊達內(nèi)留給綠茵的絕唱。關(guān)于兩人孰是孰非的論斷,至今依然未有定論。雖然齊達內(nèi)在事后的采訪中表示絕不后悔,但如果情景再現(xiàn),相信他會考慮另外一個能表示憤怒和還擊的動作,而不是“鐵頭功”。作家兼心理咨詢師畢淑敏有一次和讀者談到齊達內(nèi)時,曾頗有見解地分析道:
“我相信當時馬特拉齊一定是侮辱了齊達內(nèi)的女性親人。一個男性在聽到后源于本能,采取了很原始的辦法來解決。在這時他忘記了國家、忘記了球隊,只想維護男人的尊嚴。而事實上,齊達內(nèi)應(yīng)有自己的應(yīng)對模式。他的內(nèi)心不應(yīng)隨馬特拉齊的話而變化,馬特拉齊的話語只能表現(xiàn)他的下流,但齊達內(nèi)沿著這種言語暴力迅速予以反擊。這無疑是一種行為上的失控。”
今年4月3日,在德國對威爾士的世界杯預選賽上,波多爾斯基掌摑巴拉克的不敬動作,其實也是一種行為失控。當時,德國隊以2:0領(lǐng)先,但在威爾士的全力反撲下,德國隊后防有些吃緊。在一次無謂丟球之后,巴拉克批評了波多爾斯基幾旬,后者顯然很不樂意接受,回敬隊長管好自己的事。巴拉克上前推了波多爾斯基一把,后者伸出右臂將巴拉克的手推開,順便在巴拉克的臉上“拍”了一掌。巴拉克被波多爾斯基的反應(yīng)給震驚了,當即愣了幾秒鐘。考慮到比賽還在繼續(xù),巴拉克選擇了息事寧人,克制住了情緒,將是非帶到賽后去論斷。如果說波多爾斯基行為失控的話,巴拉克后續(xù)的行為經(jīng)過了思考,并用理性克制了感性,避免了沖動這個魔鬼的誘惑。
事實上,那些喜歡將“口水”作為武器的綠茵英雄們,也是一種行為失控,只不過,這種行為失控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太過接近,這種“相似性”易于得到人們的理解,姑且把這些行為和網(wǎng)球場上的奮力摔拍之類歸結(jié)為一種淺度的行為失控。在籃球場上,行為失控的場景也不罕見,火箭“三巨頭”之一的阿泰斯特在2004年的奧本山宮給我們上演了一出“明星打架”的教學片,其出手的力度和準度較之羅馬里奧有過之而無不及。太陽底下并無新事,佩佩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西班牙足協(xié)禁賽十場的處罰無非是敲山震虎,以儆效尤,能治治標,卻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