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并形成道德品質的過程,而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道德品質的形成,都是通過心理活動實現(xiàn)的。作為教育者只有掌握學生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了解學生的心理,才有可能富有成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教學,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師任務。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沒有主見,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能力不足,遇事總是依賴別人而不能自主或自給,具有依賴性;有的學生自卑,感到不如別人,悲觀失望,遇到困難或受到批評,學習熱情和興趣就會減弱,變得消極;有的膽怯而懦弱,表現(xiàn)為對困難的畏難情緒,以及在公開音樂場合的緊張、怯場。這些心理障礙,都影響少年兒童的健康發(fā)展。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利用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增加自信心,排除與學生心理狀態(tài)不相符合的個別因素和心理負擔,自如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動作,以保證學習活動的成功呢?我認為:
一、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活動,可以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克服依賴性
1 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發(fā)揮主體創(chuàng)新意識。一個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必然有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遇到什么事會想一想,然后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它,而具有依賴性的學生卻不愿去這樣做。
首先,教師要給予充分的發(fā)揮自己個性的時間和空間,鼓勵他們提出問題,甚至可以是標新立異。敢于提出問題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必由之路,沒有問題就沒有結果,也就沒有了創(chuàng)造。
其次,要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活動,無論是在唱歌、演奏、欣賞活動中,教師必須滲透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自己去聽,去感受,去體驗,去思索問題。
2 使學生具有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會學生學習。
在教學中,我力求真正做到發(fā)現(xiàn)式的教學,改告訴學生是什么為讓學生自己探索出是什么,使學生不再依賴別人,而靠自己。如在“找春天”的活動中,我讓學生利用音源資料來展現(xiàn)春天。學生們積極性很高,不再依賴別人,充分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有的用塑料袋的抖動模仿春風,有的敲文具盒表示春雨,有的用可樂瓶裝水表示春水,有的用自己制作的紙盒敲打模仿春雷,還有吹口哨模仿鳥鳴、青蛙叫等,同學們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再現(xiàn)了春天的美景。我發(fā)現(xiàn),在這次活動中,一些依賴性較強的孩子也有了不俗的表現(xiàn)。
二、多種方式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表現(xiàn)為對個人能力和品質作出偏低的評價。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唱歌差,不敢開口唱,生怕別人笑,連唱歌考試都在躲,不愿露面:有的學生碰到音樂知識題就說:“我什么都不會”,低估自己的能力等。這些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 制定合理的目標要求,對這部分自卑的學生,要求不能訂得過高或過低。過高易受挫折,過低也會覺得沒有成就感,即學生經過努力便可以達到標準。
2 多表揚、多鼓勵。這種方法可以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可以使學生經常處于渴望取得新成就的精神狀態(tài)之中。經驗表明:受到表揚、鼓勵多的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受到批評教育多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情緒窒悶,學習積極性低,學習效果較前者遜色。因此,它是一種積極的教育方法。
3 多進行個別輔導。如對一些在唱歌技巧,在音樂知識上存在問題的學生,加強輔導,一定讓他們掌握住難點,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強自信心。
三、在藝術音樂實踐活動中解除膽怯心理
膽怯和懦弱是一種性格缺陷,它的基本表現(xiàn)是膽小怕事。意志薄弱,經不起挫折與失敗。如一位學生嗓音很不錯,父母為他報名參加唱歌比賽,可他怎么都不愿意在觀眾面前表現(xiàn)自己,喪失了一次展現(xiàn)才華的機會。
解除這種心理的方式:
1 氣勢激勵。讓學生學會自我打氣,自我鼓勵。我曾教導學生,讓他們別緊張,要在心里想:我能行,我最棒,從而鼓舞自己的士氣。
2 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地參加音樂活動。鍛煉他們的勇氣和膽量,對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肯定。如利用課內組織班內音樂會,讓每個學生自選表演形式主內容,使其把公開表演視為一種樂趣,一種展現(xiàn)才華的機會。教師注意學生的點滴進步,并給予充分肯定。
3 接受失敗,不怕失敗。使學生明白失敗是正?,F(xiàn)象,學會正確對待失敗與挫折,讓學生懂得任何學習都必須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的過程,堅定克服困難的決心。
四、通過創(chuàng)造音樂藝術的潛移默化作用進行教育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始終把握創(chuàng)造最美的音樂這根主線。因為完美的音樂藝術不僅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也會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尤其是學生能在一種自然的,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其效果必將是顯著而優(yōu)良的。
除課本上的音樂內容外,我還帶給學生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因為好的音樂可以移風易俗,可以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是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革命接班人的手段,更是個人恰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使個性更加完善。我還給學生們講述一些國外音樂家成長的經歷及動人的故事,讓學生體驗成功要付出的艱辛,堅定他們學習音樂的決心。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形成,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讓我們攜起手來,充分發(fā)揮音樂學科的特殊功效,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