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仔粥是著名廣東小吃,以魚片、炸花生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而成。我初中畢業(yè)隨父親在廣東呆過一段時間,在眾多的粵式菜品中,我獨獨喜歡它爽脆軟滑,鮮甜香美的滋味,以至于至今都對它記憶猶新。
小船,粵俗稱艇。舊時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枝灣,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灣晚唱”便指這里。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來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專門供應(yīng)“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老板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
粥品店里,常有關(guān)于“艇仔粥”的記載。據(jù)說,它源于魚生。《南越游記》載:“嶺南人喜取草魚活者,剖割成屑,佐以瓜子、落花生、蘿卜、木耳、芹菜、油煎面餌、粉絲、腐干,匯而食之,名曰魚生?!薄皬?fù)有魚生粥,其中所有諸品,因魚生之名而名之。”
艇仔粥即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后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蔥花、姜、浮皮、油條等,吃前用滾粥沖燙即成。剛端上來的艇仔粥熱氣騰騰,芳香撲鼻,鮮甜之味撲面而來;再一仔細(xì)品嘗,您會發(fā)現(xiàn)粥底綿爛,加上集眾多物料之長,爽脆軟滑兼?zhèn)?,鮮甜香美俱全,實在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我在廣東呆了七八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我考取了美國的學(xué)校,家里也由廣州遷回到老家湖北,便很少再去那里了。在美國讀完博士回來,我特意回了一趟廣東,舊時住的街道還在,只是人已搬走不少,常去的粥品店如今已變成了一家賓館,早已沒了往日的模樣。廣州的老同學(xué)聽說我回來,為我舉行了接風(fēng)儀式。宴席上,我又一次品嘗到了久違的艇仔粥,只是熟悉中有了一絲陌生。朋友告訴我,如今的艇仔粥有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比如燕窩艇仔粥、生菜豬紅粥、南瓜魚茸粥,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而且,艇仔粥也不再只是民間美食了,已堂堂正正登上了大雅之堂。這恐怕是當(dāng)年搖艇叫賣者想也想不到的吧。
材料:魷魚絲、燒鵝肉絲、炸面、蛋皮絲、浮皮、螺肉、蝦仁、炸花生、叉燒、魚片等依個人喜好選取適量,蔥花、蕪芫、姜絲及鹽、味精等調(diào)味品適量,白粥一碗。
做法:各種材料先分別處理好,吃的時候在碗底放滿材料,粥底滾開后即熱騰騰地澆在上面,再灑上調(diào)味品,一碗鮮香清甜的“艇仔粥”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