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治慢性腸炎
清晨起床后,取一塊拇指大小的生姜,洗凈后用小刀將皮削掉,切成薄片,嚼碎后用溫開水送服。午、晚餐用姜片當菜用。我愛人患腸炎半年多,用上述方法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海葉夢生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點評:結腸炎的主要癥狀有:腹瀉或便秘,腹部鈍痛或隱痛,或腹脹,大便帶黏液,有些伴腸鳴。中醫(yī)認為結腸炎與脾胃、肝、腎功能的失調(diào)有著密切關系。生姜具有發(fā)表散寒、止嘔等功效,對于脾胃虛寒引起的結腸炎具有一定的療效。結腸炎病因較復雜,各人的情況不同,不可照搬,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編者注:參閱本刊2003年第11期第1頁、2004年第9期36頁)。
鮮桑葉治療咽喉炎效果好
將一把鮮嫩桑葉洗凈后放入碗內(nèi),搓爛,用剛燒好的開水沖泡10分鐘,取液加入適量蜂蜜調(diào)勻后,慢慢含服。也可把藥渣加水適量煮沸15分鐘左右,取液去渣加適量蜂蜜,含服,一天數(shù)次,如此經(jīng)幾天服用后,慢性咽炎癥狀即可明顯緩解。
廣西 溫云貴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點評:慢性咽炎是一種常見病,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主要是咽部黏膜炎癥。中醫(yī)稱本病為“虛火喉痹”,認為本病可由陰虛火旺、痰阻血淤、陰虛津枯等所致。鮮桑葉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能,對陰虛火旺所致之慢性咽炎療效較好。值得注意的是,鮮桑葉藥性偏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者應慎用。對于嚴重的慢性咽炎,應由醫(yī)生根據(jù)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蛇泡草治痔瘡
我今年60歲,30多年前曾患上痔瘡,大便經(jīng)常帶血,患處感覺火辣疼痛。當時多次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病情。我記得在26歲那年又復發(fā)了,正好看到一本老書,上面有治療痔瘡的方子,我半信半疑,就本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按照書上講的方法服用后,我的痔瘡果然痊愈,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復發(fā)。
方子如下:取新鮮蛇泡草200克洗凈,加黃酒250克(若無黃酒用等量的醪糟水也可以),煎10分鐘,濾渣取汁用。每周1次,連服3次即可痊愈。在服用期間忌煙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重慶 袁世民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蛇泡草,植物名叫“蛇莓”,又稱三匹風、龍吐珠等,為薔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蛇泡草在全國各地多有分布,為民間常用草藥。蛇泡草性微寒、味甘酸,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散淤等功效,主治熱病、驚癇、咳嗽、吐血、咽喉腫痛、痢疾、癰腫、疔瘡、口瘡、蛇蟲咬傷、燙傷等。近年來,蛇泡草因具有抗癌功效日益受到醫(yī)藥界的重視。藥理研究證實,蛇泡草除了有抗癌作用外,還有增強免疫、抗菌、降壓等功效。經(jīng)系統(tǒng)文獻檢索,雖未見蛇泡草能治痔瘡之臨床報道,但鑒于此草藥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功效,且擅治癰腫、疔瘡及等外科之疾,料單用蛇泡草煎服對痔瘡腫痛、出血也當有一定療效。
不過,方中加用黃酒令人質(zhì)疑。原因是痔瘡患者最忌辛辣之品(尤其是酒類),即使低度的黃酒、啤酒也不宜飲用,否則會刺激直腸和肛門,加重痔瘡出血或脫出。
牛奶粥補血方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時,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調(diào)以白糖進食。
哈爾濱李少白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本方出自《調(diào)疾飲食辨》、《本草綱目》等,原方用于“大補陰血”,“老人甚宜”,為滋補虛損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調(diào)理,或久病不能痊愈的老人,臟腑虧損,陰血虧虛,就會表現(xiàn)為虛損,因此應大補陰血。方中以牛乳為主,能補陰血,益虛損;以粳米為輔,合用而成大補陰血之方。本方滋補之力較強,尤適用于虛弱勞損,形體羸瘦者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品對脾胃虛寒泄瀉及痰濕水飲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