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的講壇好像是沒有座位的,發(fā)言人一般只能站著講話,這設計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夠人性化。簡短的發(fā)言倒也無妨,如果發(fā)言一長,則發(fā)言者簡直就像是在受體罰。據(jù)說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會場設計也都如此。更有甚者,據(jù)說講話還要限定時間,發(fā)言一旦超過時間,就會有鈴聲響起,趕你下臺——讓發(fā)言者盡失尊嚴,實在令我等看不下去。
中國的會場設計與聯(lián)合國的相比則大不相同,不但講臺上有發(fā)言者的座位,而且還有發(fā)言陪侍者的座位,這就是我們常見的主席臺。
我們常常聽到、看到許多機關會議的報道,除了報道某某領導講話,某某代表發(fā)言,某某主要領導作總結性發(fā)言并對會議進行高度贊揚外,許多時候,還要補充一句:“在主席臺上就座的還有……”
其實在主席臺上發(fā)言的也就那么兩三位領導,至于就座的其他領導,只不過是一種區(qū)別于普通老百姓的待遇?!霸谥飨_上就座的還有”的那些人們,只是職位更低一級的領導,或者雖然不是領導,也是一些有特殊身份、有特殊代表作用者。更有老百姓將其稱為“有頭臉”的人們。
這些“有頭臉”的人們,有些甚至在會前連會議的精神都不知道,當然知道不知道對他們來說也無關緊要,他們只是在開會前被臨時通知。既然坐在那里無事可做,只好莊嚴地目視臺下。其實他心里清楚,坐在這里是一種精神享受,就像某級別的領導可以配備秘書,某級別的領導可以配備小汽車一樣……
既然臺上有舒適的坐椅,又有“在主席臺上就座”者的陪同和助威,領導們當然就可以高談闊論一番了。不發(fā)言而長時間地坐在主席臺上,這也是長期練就的一手好功夫。否則,初來乍到,面對臺下蕓蕓眾生,你該擺出怎樣的坐姿,堆出怎樣的面部表情,都是很難把握的。
中國一向官多,所以有“十羊九牧”一說。某單位的某辦公室,除了一名打雜的臨時工,十一個人中就有八位是領導,剩下的那三位還是主任級科員。如果大家都是領導,怎樣區(qū)分呢?這就關系到待遇問題了。待遇多種多樣,比如住房,一百平米是一種待遇,二百平米是又一種待遇了,四百平米就是另外一種待遇。當然如果一個人能搞到幾處別墅,那就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更高待遇了。再比如出差,到底是坐公交車還是坐出租車,是坐硬座還是軟臥,當然有財務制度明文規(guī)定。至于說“吃喝嫖賭全報銷”,那是另外極個別腐敗分子的待遇,不屬于我們討論的范圍。
在主席臺上就座,這其實也是一種待遇。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就如同梁山英雄一百單八將排座次,如果把順序搞亂的話,那結局是可想而知的。主席臺上排座次,說到底還是一種官本位思想的表現(xiàn),雖然許多人樂此不疲,但我以為,還是取消這種做法為好。其實,對于是否有必要在會場上設主席臺也值得商榷。有話就上臺講兩句,無話就坐到臺下與民同樂聽一聽,何樂而不為呢?老百姓對于當官者的看法,是看你從善多還是做惡多,在意的也只是你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實事,并不計較你“在主席臺上就座”了多少次。
最后我想說的是,“在主席臺上就坐的還有”者們,應該珍惜自己寶貴的時間,因為許多會議,比如傳達文件,廳一級的傳達你“在主席臺上就座”,處一級的傳達你還“在主席臺上就座”,輪到科一級的傳達你又“在主席臺上就座”……這豈不讓大家誤以為你的全部工作就是“在主席臺上就座”?現(xiàn)在是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干什么都應該講究效率,試問,光靠在主席臺上就座能帶來什么效益呢?如果你是學者就趕緊去做學問,如果你是管理者就趕緊去做好本單位的發(fā)展規(guī)劃,如果你僅僅有某種象征性的職銜,而且你又年事已高、身體欠佳,支持不住數(shù)小時的會議(這種情況打打瞌睡是情有可原的),還是不要跨入“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者們的行列。出門遛遛狗,或在家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豈不亦樂哉?
(作者系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生)
題圖/會場一景/李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