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于極限速度的偏愛是與生俱來的,速度可以讓人在極限的狀態(tài)下得到一種相對的釋放與解脫。所以在二戰(zhàn)末期,病魔纏身的希特勒會讓他的司機在午夜的公路上開車狂飆,希特勒的心情是舒緩了一些,但司機卻瘋了。但希特勒好歹也沒在柏林市區(qū)里狂飆,就“是否威脅公共安全”這一點上說,中國的“富二代飆車黨”,連一個國際公認的“殺人魔王”都不如。
其實,極速體驗者各國都有,他們也幾乎耗盡畢生心血在研發(fā)新的機器,讓他們可以“健步如飛”。英國人理查·諾貝爾和他的“火箭車”,就曾是國際飆車族中的“達人”,不過如今,他要被擊敗了。
一個由美國和加拿大的志愿者組成的“北美之鷹”小組,在美國的內(nèi)華達荒漠中夜以繼日地進行著實驗,他們的目標是:時速1000公里!打破諾貝爾和其助手在1997年創(chuàng)下的時速763公里的記錄。但他們還需改裝他們的“火箭車”設計?!拔覀兩裰呛芮逍?,你可以把我們和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相比較,就知道我們和他們一樣正常。”“北美之鷹”小組組長薩德爾說。
現(xiàn)年63歲的諾貝爾也不甘示弱,他正在位于布里斯托爾的西英格蘭大學打造他的全新“火箭車”——“獵犬SSC號”。這個類似于在火箭上安裝了4個輪子的家伙,是由固液混合動力的火箭助推的,可以獲得27500磅的推力,而且火箭可以在緊急時刻立即關閉,對車身并不構成影響。而“獵犬SSC號”的主動力裝置Eurojet EJ200 引擎,則是現(xiàn)在仍在英、德、意、西等國服役的“臺風戰(zhàn)機”的引擎,真是來頭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