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繁峙縣副檢察長穆新成被紀檢部門實施“雙規(guī)”后,記者了解到其資產(chǎn)超過1億元?!半p規(guī)”當天扣押回的5輛車,均價值百萬。
穆新成雖然不是全國第一個被“雙規(guī)”的反貪局長,但是,穆新成在這一腐敗案件中演繹的“黑色幽默”卻值得好好回味。
“黑色幽默”之一——仕途變遷幽默。穆新成畢業(yè)于一所農(nóng)機學校,也就是說,穆新成所學專業(yè)與檢察官是毫不相干的,穆新成畢業(yè)后被分配到縣畜牧局上班。但是,由于他有一個擔任縣委組織部長、副書記的“好爸爸”,于是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檢察官,并最終成為了貪官們相當害怕的反貪局長、副檢察長。穆新成從管“畜”變成管“人”,個中隱含多少官場的“幽默”成分,可能一看便知。
“黑色幽默”之二——“履職”行為幽默。反貪局長者,拒貪、防貪、打貪、懲貪也。然而,對于穆新成來說,其所作所為卻與反貪局長之職截然相反,不僅不反貪,反而利用反貪局長之職,抓住某些礦主、官員“都有擺不上桌面的事、都不干凈”,大行貪婪之能、大做貪婪之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nèi),就讓自己貪成了一名“億萬富翁”。如果不是東窗事發(fā),穆新成到底會“富”成怎樣?反貪局長如此之“貪”,誰說不是官場的一大幽默?
“黑色幽默”之三——公益之“心”幽默。從眾多貪官的腐敗案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凡是大貪,沒有幾個不是信佛的。逢佛必拜,逢香必燒,逢菩薩必祈禱,也是眾多貪官的共同特點。所不同的是,穆新成不僅信佛,而且“善”做公益事業(yè),把貪來的財物用于扶危濟困、修廟種樹,“博”得了許多“好”名聲,以至于當?shù)赜袀€別群眾還把穆新成稱之為“小俠”,其幽默成分之高、含量之濃值得反思。(摘自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