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約有3億人收看 NBA,而對于這3億人來說,看NBA其實就是看姚明,姚明所在的休斯頓火箭隊儼然已經(jīng)變?yōu)椤爸袊鸺牎?。而最近,NBA克利夫蘭騎士隊出讓15%股份,讓投資家黃健華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第一個真正擁有NBA球隊的華人。
NBA是一個完全以商業(yè)為目的的職業(yè)聯(lián)賽,各隊老板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那么,克利夫蘭騎士隊為什么會選擇一個華人投資者呢?
NBA,早就盯上了中國市場
NBA去年在中國的收入大約為5000萬美元,這是NBA在海外的最大一筆收入。
早在20年前,NBA就盯上了中國市場。1987年春天,當時的NBA總裁大衛(wèi)·斯特恩在中央電視臺門口“蹲點苦守”,“推銷”NBA比賽錄像帶。如今,NBA已經(jīng)在多次場合中表示“中國市場,是除美國本土之外NBA最重要的市場?!?/p>
挑起騎士隊大梁的球員“小皇帝”布朗·詹姆斯在訪談中說:“你必須考慮全球市場,我在中國擁有大量球迷,他們對我非常重要。”明星球員的要求,顯然也符合老板的意思。這時,黃健華步入視野。
“黃是誰?”,當美聯(lián)社關于中國投資者入股騎士隊的消息一出,眾人異口同聲地問。
在涉足NBA之前,黃健華經(jīng)營著包括紐約揚基棒球隊在內(nèi)的一些職業(yè)球隊的贊助業(yè)務。低調(diào)的他平時很少接受采訪。媒體通常形容他“很有背景”。
事實上,現(xiàn)年45歲的黃健華出生于廣州,他的祖父母都是羽毛球運動員,他年輕時也打羽毛球,在廣州比賽的最好成績是前六名。
黃健華的母親是英語系教授,所以他自小的英文基礎就不錯,但進入廣州中山大學后他卻選擇了日語系。改革開放后,他來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拿到東亞經(jīng)濟研究的碩士學位。1988年大學畢業(yè),由于當時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巧需要一位同時會講英語、日語、華語和粵語的亞洲碩士生,于是黃健華就成了華爾街的稀有人才,他也成為首位進入紐交所工作的華人。據(jù)說,當時想到紐約上市的亞洲老板都得先找到他打聽情況。
黃健華發(fā)現(xiàn),華爾街的老板們除了股票就談體育,談如何買球隊,球隊如何運作才可以獲得最大的商業(yè)價值,他領悟到了體育產(chǎn)業(yè)所蘊藏的巨大價值。
四年后,他離開紐約證交所,開始給一些超級富豪做財富管理,并逐步躋身于美國的富人階層。1995年,黃健華在奧蘭多湖畔富人區(qū)購買了豪宅,有位鄰居大媽給了黃健華幾張她兒子比賽的門票。這個大媽的兒子,就是NBA著名球星奧尼爾。比賽的結果是,火箭隊以4比0橫掃奧尼爾率領的魔術,這是黃健華的第一次感受NBA的巨大魔力,火箭隊也讓他印象深刻。
2002年,火箭隊的老板亞歷山大遭遇離婚風波,需要支付高達1.5億美元的巨額費用給前妻,這就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最貴離婚事件”。亞歷山大的財務顧問是個猶太人,和黃健華是好朋友,他找到黃健華說,火箭隊的老板最近離婚,現(xiàn)金都給老婆拿走了,他現(xiàn)在需要一筆錢,你對火箭隊有沒有興趣?亞歷山大當時開出的價格是5億美元。在黃健華看來花5億美元購買火箭隊股份并不劃算。盡管關于購買火箭股份的談判沒成,但是黃健華卻成了亞歷山大的合伙人,亞歷山大將火箭在中國市場的大量生意交給黃健華打理。
通過姚明,
NBA抓住了中國的“消費皇帝”
也是在同一年,姚明在NBA選秀中以狀元的身份被火箭隊選中,姚明新秀合同的價格為1802萬美元。在姚明加盟NBA后,NBA的許多官方活動就都開始有意無意地瞄上了中國,并且讓姚明當開路先鋒,更是打著“NBA中國賽”的金字招牌,以姚明的火箭隊為首,在上海和北京舉辦多場比賽。
常駐中國的NBA星探說,“姚明的影響是無止境的,自從他加入聯(lián)盟以來,了解NBA的中國人變得比美國人還多。”
對于那些腳蹬白球鞋、身穿嘻哈風格大T恤的中國青少年來說,是姚明讓他們開始喜歡籃球,開始喜歡NBA。而這些年齡大多在18歲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正代表了未來10年中國最具消費能力的“消費皇帝”。
據(jù)NBA的官方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目前是斯伯丁在北美以外最大的籃球銷售市場。球衣方面,姚明的球星球衣在中國的熱賣數(shù)量占到了全球售量榜的第六位。NBA商品在中國有5萬個銷售點,包括阿迪達斯、沃爾瑪及家樂福。
但NBA向中國推銷的既不是籃球,也不是體育用品,而是特殊的NBA文化。不過與麥當勞或者是韓劇的遭遇不同的是,對于NBA的文化大舉“入侵”,文化保護主義者鮮有質(zhì)疑,人們甚至在身穿NBA球衣的姚明身上感受到了民族崛起的自豪感。
姚明與火箭隊續(xù)約時,姚明的合作總價值為7600萬美元。
而火箭隊的很多中國元素和中國贊助商也是黃健華介紹去的。鮮為人知的是,在黃健華的幫助下,亞歷山大利用火箭和中國的親近,將他的投資投放到了中國市場?;鸺侵需F公司的八大股東之一;還是中國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中材料的四大股東之一;安踏是耐克和阿迪達斯之外中國最賺錢的體育用品,火箭是其最大的海外股東。
NBA中國:搶灘中國的橋頭堡
如果說,NBA進入中國最開始依靠姚明這樣的明星來刺激中國市場,靠的是像黃健華這樣既熟悉美國又扎根于中國的投資人來穿針引線,而2008年NBA中國的成立就成為NBA開拓中國市場的里程碑事件。
NBA中國是一個獨立的新實體,全面領導NBA聯(lián)盟在大中華區(qū)的所有業(yè)務,范圍包括中國內(nèi)地,香港、臺灣和澳門。
而擔當NBA中國掌門人的竟是陳永正,昔日的微軟亞洲區(qū)總裁,他于2007年10月15日閃電加盟NBA中國,這則跳槽事件當時被媒體描述成“陳永正三級跳”,陳永正曾說自己選擇NBA中國是受了前任老板鮑爾默的啟發(fā)。鮑爾默曾對他說:“很多人將中國看成全球制造基地,這是不全面的,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每人喝一罐可樂,就是13億罐。
NBA在中國的收入主要包括3個方面:合作、授權和球賽。在中國,NBA的官方合作伙伴包括聯(lián)想、海爾、蒙牛、李寧、匹克等中國品牌。第二個收入是電視、網(wǎng)站、廣播、報紙等媒體的內(nèi)容授權。NBA在美國授權ESPN、時代華納等電視的授權費用是數(shù)億美元,20多年前NBA剛進中國時,中國電視臺還付不起授權費,就采取廣告分成加部分授權費的模式,這倒是讓NBA吃了不少虧。但出人意料的是,NBA因禍得福,由于中國廣告市場崛起,通過廣告分成加部分授權費的模式比單純的授權模式賺得更多。除了電視媒體,在中國,NBA還與新浪、搜狐等網(wǎng)站合作,此外還與多家廣播電臺、平面媒體進行內(nèi)容的授權合作。同時,NBA已經(jīng)在中國開通官方網(wǎng)站。第三項收入來自于NBA球賽。
NBA一心吃掉CBA
就在NBA中國布局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籃球職業(yè)聯(lián)賽CBA也經(jīng)歷了十幾年的改革,對比NBA完全以掙錢為目的的純商業(yè)化,CBA新聯(lián)賽是一邊想賺錢,一邊又想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球員,復雜而具有中國特色。
NBA早就意識到,要打開中國市場,必須占領中國籃球這個陣地,拿到中國男籃的商務開發(fā)權,就意味著抓住了全中國對籃球的關注度和贊助商的資金流向。而NBA遲了一步,敗給了瑞士公司。對于這樣的結果,當時的NBA的亞洲高管只說了一句,“輸給盈方,NBA不愿多說”。
NBA的真正目的就是讓籃球成為中國“第一運動”。只有當籃球真的成為中國的第一運動,作為最具觀賞性的NBA比賽,毋庸置疑地將在中國掙到更多的錢。
熟稔于體育產(chǎn)業(yè)、又是資本運作老手的黃健華,當然早就想擁有自己的NBA球隊。按說現(xiàn)在騎士球隊各方面都在進步發(fā)展,騎士老板吉爾伯特不會出售自己的股份,這等于是讓別人與自己一起分享球隊,但金融危機后,球隊經(jīng)營狀況不像之前幾個賽季那么好,吉爾伯特急需用錢,黃健華的機會到了。
按照騎士現(xiàn)市值4到5億美元計算,騎士隊15%股份的價錢大概在6000~7000萬美元,雖然黃健華做投資多年,但他也不可能拿出這么多錢去玩一支球隊。據(jù)克利夫蘭當?shù)孛襟w透露,此次收購騎士15%股份的并非黃健華一人所為,幕后大老板乃是實力超雄的香港上市公司——新世界發(fā)展集團,該集團的大老板就是叱咤香港商界的大富豪鄭裕彤。據(jù)200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最新統(tǒng)計,鄭裕彤以4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chǎn)位居全球第132位。在NBA的30支球隊老板排行中,僅次于開拓者老板、微軟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保羅·阿倫和魔術隊的理查德·德沃斯而位居第三。有如此財大氣粗的香港財團作幕后支持,騎士的底氣頓時增加不少。
黃健華入股騎士隊就這樣留下了一個懸念,因為黃健華與姚明私交甚篤,而姚明一直拒絕火箭隊的續(xù)約要求,一旦姚明和黃健華走到一起,NBA的中國市場格局就將被改寫。
體育產(chǎn)業(yè)的魅力就在于,以身體強健為基礎的NBA文化,絲毫讓你感覺不到那是一種文化入侵,盡管它和韓劇一樣,每年從中國賺走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