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瑪雅文化和輝煌燦爛的中國文化東西呼應,相映成趣。
瑪雅象形文字與中國的象形文字很相近,但符號組合遠比漢字復雜,至今未有人找到解讀的突破口。乳狀袋足是中國史前陶器中最有特色的器形,但它竟然在美洲印第安民族的陶器上可以看到——瑪雅文化遺址出土的袋足彩陶罐的乳狀袋足和夸張的色彩給了這件器皿特殊的吸引力,對比強烈的紅、黑色幾何圖案非常醒目。
瑪雅有著發(fā)達的玉文化,瑪雅文物中有相當一部分玉器。珍愛玉石并且將琢玉技藝發(fā)展到較高水平的,在世界上只有中國人和美洲瑪雅人兩個民族,更為巧合的是,這兩個民族都有把玉與生命、繁衍聯(lián)系起來的信仰,有些瑪雅玉器竟與江南史前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東北地區(qū)的紅山文化的玉飾驚人相似。
瑪雅時期石刻雕塑上的花紋圖案和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花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瑪雅文化中的羽蛇神形象與中國人發(fā)明的牛頭鹿角、蛇身魚鱗、虎爪長須、可以騰云駕霧的龍有些相像;瑪雅壁畫上的羽蛇頭像、瑪雅祭司所持雙頭棍上的蛇頭雕刻也接近龍頭的造型。除此以外,羽蛇神和中國龍崇拜都與祈雨有關。
其實早在公元5世紀時,中國僧人就曾東渡墨西哥,自16世紀起,“中國之船”滿載著瓷器和絲綢,破萬頃浪,抵達墨西哥,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原產瑪雅故國的玉米,早已成為今天華夏大地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近來,人類學家又為我們提供了人種學上的證明:瑪雅人和中國人都有明顯的蒙古人種的獨有特征,如果把世界上的人類分為白、黑、黃三大種,那么瑪雅人和中國人同屬黃種人。典型的瑪雅人體格強壯結實,腿部粗短,寬肩闊顱,眼睛呈棕褐色,頭發(fā)黑而直,膚色從淡黃色至淺黑色不等,看起來和中國人相差無幾。
據(jù)說,直到今天,墨西哥有些地區(qū)的印第安部族還酷似中國人,以至于當?shù)厝私o他們起了個綽號:中國人。
大約在四萬到五萬年前,印第安人的遠祖跨越白令海峽,不知不覺就從亞洲走到了美洲。后來由于冰河時代消失了,冰層重新化為海水,美洲又和亞洲隔絕了,印第安人后無退路,只好向美洲腹地進發(fā),越往南走,氣候越溫和,植被也越來越茂盛,他們的步伐加快了,在兩萬年前,印第安人的足跡已擴展到了北美、南美大陸各地。在漂移、擴展過程中,印第安人的族系、語言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數(shù)以千計的民族與語言集團。在這片充滿生機的熱土上,一種堪與亞洲文明相提并論的瑪雅文明掀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