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 青
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還用說嗎?在國內,如果產婦自己選擇奶粉喂養(yǎng),醫(yī)院除了惋惜之外不會追究什么。但在加拿大,醫(yī)生、護士認為,母乳喂養(yǎng)是母親的責任,也是醫(yī)生、護士的責任,甚至是全社會的責任。
懷孕期間,我曾問我的家庭醫(yī)生:“加拿大政府為什么給1年的產假?”他奇怪地看著我,“嫌長?等你喂奶了就知道了!”擔心自己體質欠佳,我又問:“我可以母乳喂養(yǎng)嗎?”他更奇怪了,反問:“為什么不可以?!”翻翻手上的病歷,他十分肯定地說:“你沒問題。沒問題就應該母乳喂養(yǎng)!”
我是清早5點多鐘生下女兒的。護士做完產后護理,把包裹好的寶寶遞給我老公,告訴他:“讓你太太先休息一下,等會兒護士要過來教她喂奶!”
什么?馬上就開始?我剛剛陣痛了十多個小時啊,哪還有勁?迷糊了一陣醒來,果然進來個中年女護士。她輕輕把我扶起坐好,開始培訓?!跋仍囅掠疫叞??!毕冉涛野茨σ粫?然后用右手輕柔地托住小家伙的頭,把小嘴巴對準目標一扣??
因為是順產,第二天早上我們即出院。離開前,護士給了我一張“母乳喂養(yǎng)輔助中心”的電話號碼表,提醒我,市衛(wèi)生局的護士會安排家訪,在此之前如有什么問題,可以去母乳喂養(yǎng)中心,人稱“喂奶診所”,會很有幫助的。
回家的當晚我便發(fā)現,不是我奶水不足,而是女兒吸不出。半夜時分,女兒餓得“嗷嗷”直叫,把外公外婆都吵醒了,他們勸我干脆喂配方奶粉吧,但想起醫(yī)生的話,我咬咬牙堅持道:“明天去喂奶診所!”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來到附近的一家喂奶診所。那兒出奇的安靜,穿著白大褂的母乳喂養(yǎng)顧問們說起話來輕聲細氣。等候時我看到,每個房間里都有一個已“大功告成”的小家庭——媽媽抱著吮得正香的寶寶,爸爸則靠在母子身邊無聲地微笑。好溫馨的場面!
這一次,顧問們不但教我如何按摩,更做示范教我以正確的姿勢配合嬰兒的吸吮本能。我們把女兒左擺右擺,橫抱豎抱,折騰了好一陣,我總算明白了不少。想想,這是女兒的人生第一課,又何嘗不是我這個當媽媽的第一課?
一個多星期后,衛(wèi)生局的護士來家訪了。環(huán)顧我家,確定沒有什么不利于小寶貝生長發(fā)育的潛在危險因素后,護士就讓我演示喂奶過程給她看。看著看著,她發(fā)現了問題:“小寶寶似乎更愛吃右邊的哦!”于是,她又指導了一番,臨走前特別叮囑:“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們。6個月后我再打電話來?!?/p>
半年后,我們去家庭醫(yī)生處做例行檢查。我驕傲地告訴他,我已經辛勤喂奶半年,出生時不足5斤的女兒現已長得白白胖胖,我也應功成身退——給她斷奶了吧?他問:“為什么?要上班了嗎?”我搖頭。他便不容分說地命令道:“那就接著喂,喂?jié)M一年!還有6個月,好好干!”
這一條龍的服務環(huán)環(huán)相扣,“逼”功之勁,執(zhí)行之力,簡直讓人不可抗拒,我也就乖乖地當了一年不折不扣的“奶?!?
休完產假回公司上班,我發(fā)現,盡管每家醫(yī)院各有特色,但“逼奶”之功卻大同小異,女同事們幾乎人人都喂了1年左右。在加拿大想要逃避母乳喂養(yǎng)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