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擁有一顆好奇心,而所有的詩人都像孩子。在那些分行的句子中,他們純粹地奉獻著自己的快樂與憂傷,還有那一顆充滿幻想與想象的好奇之心。
二十多年,累倦的海子停止了在靈魂世界里的沉溺與跋涉,讓鐵軌帶他去了遠方。當(dāng)時人之騷動已無從知曉月,人們驚訝于詩人種極端的靈感。我想,海子只是好奇,“面朝矢海,春暖花開”的世界是否盛開在天堂,于是,追逐著好奇心,他的靈魂沿著伸向遠方的鐵軌走向了天堂。沒有人明白,到底是什么傷了他,傷了這個時代的詩人。
自己置身于這個世界,未曾感念過它的美好,兒時的那顆好奇心早已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失殆盡。而詩人不,他愿“從明天起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與蔬菜”;他愿“把幸福傳遞給山那邊的每一個人”;他愿“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缮鐣c感情浪潮的拍擊是那樣的決絕,世界之混沌迷茫,內(nèi)心之彷徨,讓那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世界只如希臘神話一般虛幻,詩人墜入了思想的黑洞。它在哪里?難道只在天堂?詩人的好奇心開始發(fā)問。不斷追尋。
有人說,那是因為詩人太過敏感,或許還有扭曲的想象。是的,我們可以從別人追述的點滴往事中發(fā)現(xiàn)詩人性格的灰暗與偏狹。而我相信,憤怒與苦難是詩歌的養(yǎng)分。那顆布滿傷痕的心靈,在夢想的詩意畫面之外,憂郁且顛沛流離。
詩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與他人對話,在戰(zhàn)栗與不安中記錄下痛苦與希冀。詩歌是他們的靈魂在自我搏斗中結(jié)下的果子,卻在口碑傳唱中散發(fā)著溫暖。但作為感情動物的我們,怎能不慨嘆看盡世界,卻看不破紅塵?為何不追逐著那顆好奇心,讓那“春暖花開”駐人間?
世人與詩人的心靈,相距太遙遠。懷著一顆好奇心的詩人,總在云端看著世間的我們,而我們要做的是讓那“春暖花開”的世界不只是盛開在海子燃燒詩集的熊熊火焰中,讓那個懷著好奇心在陽光下獨自盛開的靈魂不再孤獨地裝點世界。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也愿懷抱好奇心的海子找到那個真實的世界;我也愿云端的海子,時時思念,這人間的茶點、人間的鹽。
整體評價:
這是一篇新穎獨特的考場佳作。考生緊扣“好奇心”這一主題揣摩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對詩人的離世做出了獨特而又合理的解讀。文章語言清婉秀麗,筆觸靈動親切,娓娓道來的深切感悟,揭示了詩人性格的缺陷是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執(zhí)著向往和依靠,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
(江雪松評價)
(責(zé)任編輯張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