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瑋
墨西哥人的后花園
在美國,人們大多把墨西哥,特別是鄰近美國西部沿海地帶當作美國的后花園。我也去度過假,西班牙風格的小餐廳,碧藍的晴空與多彩的花卉,豪華的酒店裝飾著墨西哥特有的顏色,異域風情從一處處細節(jié)里冒出來、彌漫開。
美國人,特別是加州人把墨西哥海灣當作度假勝地,很大的原因,一在于物價的差異,二是那兒缺乏工業(yè)的原始。其心態(tài)和口氣,有點像近年我聽中國人談去越南旅游時的樣子。去年我在南寧開會,有朋友鼓動我去越南,說在這是窮人,到了那兒立馬感覺底氣足了,成了富翁,錢特經(jīng)花。
只有富翁才有后花園吧?我在美國中西部時,有幢按自己心意造的房子,整個后花園都是我精心設計,然后一花一草一磚一木地實現(xiàn)的。心型的草地,近百株郁金香花圃園,紅白大塊地磚拼出抽象的圖型,本色枕木搭的桌椅可坐八九個人,各色玫瑰、心愛的紅楓,還有果實累累的桃樹……
然而,我坐在后花園里享受的時間,遠沒有修建它的時間多。那套精致的鑄鐵工藝小桌與兩張椅子通??罩N页3?粗鼈?現(xiàn)在是常常想著它們,想我和它們的關系,也就是一種擁有的滿足吧?
后來我賣了那幢房子,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幢房子。賣了它以后搬到洛杉磯,這里是美國房價最貴的地方,寸土寸金,許多房子的所謂花園都是象征性的,這就讓我失去了安家購屋的欲望,但又總覺得沒有自己的后花園就不像是在美國的家。
我們租了個沒有后花園的別墅,離海不遠。因為沒有后花園,也就不便常常邀友聚會。東西海岸的人不像美國中部地區(qū)的人那樣喜歡在家里開PATY,缺一個真正的后花園一定是個重要原因。不常在家宴請朋友的我倆,只能改變生活方式,常去海邊走走。
洛杉磯的海邊真是美極了,不僅美,而且是“窮人”的天堂。那里是最美的歡樂之地卻一分錢門票都不必花,公共停車場也是國家補助的,極便宜,且節(jié)慶日常免費,若進去的時間不長,計價器也會顯示免費。伸到海里的觀展臺上有時會搭起臺子演唱,夏季周末海邊草地上也有各種音樂會演唱會,一切都是免費的。
但在那里享受和玩樂的中國人不多,中產(chǎn)階級的白人也不多,最多的是墨西哥裔的全家老少們。他們快樂極了,自由地享受著,穿著普通短衣褲的大人孩子在海浪里戲耍,完全不在乎身材,也不在乎有沒有一件得體的泳衣。他們的快樂充滿了整個海灣,整個海灣像是他們自家的后花園。與他們相比,那幾個穿著高檔潛水服卻只在海邊晃蕩、潛不出多遠的人反倒成了種幽默的點綴。
除了西裔人,多的就是老人和青少年了。其他人呢?不喜歡海嗎?當然不是!對于有錢人,近旁的海不去,定要計劃了遠遠地去墨西哥的海灣度假。對于正在趨向有錢的準中產(chǎn)階級,大都在努力奮斗為了擁有一座帶后花園的房子。卻不知道,陽光之都,洛杉磯的黃金西海岸早已成了墨西哥人、洛杉磯無產(chǎn)階級的后花園。
記得我有個朋友是北京人,他在美國向人介紹起北京時,所有的地方不是在他家前邊,就是在他家后邊,我們笑他是把半個北京當作了自家的后花園?,F(xiàn)在想想?yún)s不敢再笑他了,執(zhí)著于擁有的其實能擁有的極少,放下占有欲的人卻擁有了天地,后花園是這樣,人生不也是這樣嗎?
找個樹洞說話
六月的洛杉磯原本該像春天,海洋氣候,早晚是很有些涼意的,今天卻反常地熱,仿佛是夏夜。夏夜是屬于童話的時段,我的童話早就離開了我,藏在房間的角落,或是零零碎碎地掉在記憶的縫隙中。
想到童話就想到了樹,我喜歡非常大的樹,老樹。在洛杉磯和舊金山之間,有一片紅杉樹林,我在小說《紅墻白玉蘭》里特別描述過它,那些樹的特點就是巨大并古老。過了八百歲的樹,就脫盡了樹皮,裸呈出銀灰蒼白的主桿,極光滑,筆直粗壯地立著直指高天,我喜歡它們圣潔的肅穆。林中也有許多沒到八百歲的樹,樣子卻更像老爺爺,黝黑粗糙的樹皮和藤蔓糾纏著,像一把老胡須。
在西方的小說和電影里都看到過,趴在樹洞上說話的事,那是有樹的地方的童話。中國有這個說法嗎?我沒什么印象了,即便有,對于我這類生長在高樓林立中的人也是淡漠的。中國人太多、樹太少,要說話,便會很自然地找個人來說,因為找人比找樹容易。找不同的人,喝不同的東西、也就傾訴著不同的心里話,友情常常就是建立在這些掏心窩子的傾述上的。
美國不行,原本人就少,又還特注重隱私權,你去找人家掏心窩子說一通,對他卻成了負擔,成了尷尬。
今晚,突然很想有個沉默的深潭般的樹洞,博客是不能代替的,博客有人看,話說得穿上衣服……博客也不像大樹,缺了分大樹般仿佛的人氣人形。我也曾嘗試在海邊麗日中,坐到一個不懂中文的流浪漢身邊,把他當棵樹。可惜沒說多久,他就走了,想來是不愿受干擾。
拋在樹洞里的話會如何呢?會不會像種子一樣長出點什么,那就可怕了。但若要它包著大團在我心里都要爆炸的東西,在黑樹洞里沉默、干癟下去,最后悄悄地化為塵土,這又讓人覺得失落。話們是否也爭話權?最誠實的話,最需要說的話,都是沒有人要聽,也不能讓人聽的,只能放進樹洞里。它們在樹洞里會建個王國嗎?還是保持散淡的農(nóng)耕,甚而是逍遙無為呢?
這世上,樹越來越少,老樹更少了。我在中國旅游時,間或也看見些老樹古樹,大多被圈在仰慕中,驕傲輕浮得很,不屑聽人的話了。人總還是需要獨語的,信仰有時候也像個老樹洞,我不知道懺悔室格窗后的神父,會不會嫌人話太多,但上帝是不嫌煩的。這個世界似乎只有他有許多空閑,并且絕對保密??上袝r會有反應,就像扔進樹洞里的話突然長出植物來,顯明了種子的屬性,讓我不能回避。因此,人會稱天為鏡,我自己也寫過一篇《天眼為鏡》,只不過人大多不想天天活在鏡子面前。人對天原本沒什么可隱藏的,但人呼天時,有時并不都想讓良心被喚醒。今晚的我心里想要個昏黃的老樹洞,天卻突然收斂了光芒,在我面前做了個老樹洞,我就沒話了,只是倒進去了許多眼淚。
責任編輯:黃艷秋